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三苏家风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苏祠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综述

2022-08-29 11:58刘俞廷
文史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苏文史省政府

赵 栩 刘俞廷

2022年7月19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师范大学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承办的“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三苏家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苏祠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在成都举行。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崔志伟,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向成,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座谈会。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主持座谈会。

会议收到论文、建议共16篇。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领域特点和时代要求,在继承弘扬、创新转换等多方面、多维度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崔志伟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新方向。三苏祠蕴含的良好家庭家教家风传统是我们悠久的文化血脉,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崔志伟要求省政府参事室、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要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丰富发展当下家教家风的内涵,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不竭的精神动力,汇聚起更多的正能量。他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合作,集中专家学者的才智,汇集社会各方力量,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同时,支持开展“三苏”文化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欧美国家及日、韩等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互动,研究苏学,弘扬“三苏”文化。

李向成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莅会表示欢迎。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调研考察时的重要指示,指出家教家风的重要性;认为探讨和弘扬“三苏”家风及相关问题,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要之举。他对座谈会汲取传统家教家风家训精华,结合新时代特点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成果表示期待。

王红芯在讲话中指出,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璀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两创”方针、践行“两个结合”,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作为破题之举,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了新路,形成了影响。她表示,本次座谈会是当前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热潮下的恰逢其势、正当其时之举。她强调,当前推动以“三苏”为代表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挖掘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需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各界专家学者投身于研究阐释、保护传承、教育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工作,以推动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用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惠及普通大众。

王毅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三苏祠的保护利用情况及“4·20”芦山地震后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并围绕三苏祠的保护、研究及“三苏”文化传承传播等方面指出了具体行动路径:全面支持三苏祠以及“一江两岸”等地的“三苏”文化古遗址遗迹调查与保护,支持眉山市创建一级博物馆和5A级景区,推进“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中心建设,支持省内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三苏”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支持“三苏”文化对外传播,创新文化出海方式,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力求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及文旅开发多层面推动“三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多方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谢桃坊提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辩证地思考,传统家教家风文化也有需要被剔除的“糟粕”,应当结合当代价值对其中优秀文化内涵加以提炼。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省历史学会会长、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谭继和从被称作“华夏第一家训”的《大禹之戒》着手,梳理了中华民族家风家训的历史及巴蜀对华夏家教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并从中提炼出历代传承家教的根本精神,即“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从“忠孝文化”着眼,从家庭推及社会,从“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维度阐释了当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刘复生归纳出眉山苏氏家风“齐家敦亲睦族、为官勤勉公正、善于因材施教、重视读史”的几个特点,认为“三苏”“华实相副”的学风堪为世代楷模。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何崝分析苏轼参加省试时所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认为苏轼在引书时使用了 栝整合的方式;指出苏文提出的“三杀三宥”说,便是青年苏轼愿为天下苍生解除疾苦的最初宣言。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则从读书明智、生长环境、家教家风及时代背景,阐释了眉山苏氏家族之所以能造就出苏轼这样一位伟大奇才的多方原因。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黄宗贤关注了家风家学与苏轼艺术品格的建构问题,认为苏轼的艺术成就跟家风熏陶和家学传承密切相关——是苏氏家族“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家学氛围,成就了“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千古佳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诚和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阮怡则注意到苏轼将书斋阅读与旅行中对自然世界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提出苏轼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及教育理念对当代家风家教家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西华大学教授潘殊闲,围绕自身和团队深耕四川地方文化的已有成果,探讨了“清廉东坡”的人格、艺术和生活魅力。

苏轼塑像(在三苏祠晚香堂前)

省政府参事、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康提出要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家教家风建设与家庭育人功能、净化社会风气、干部教育管理等方面相结合。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建议相关机构及研究人员重新梳理历代家教家风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利用好家教家风与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作用及网络新媒体渠道,使当代家风家教符合新时代特点和发展实际。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赵义山建议除了对“三苏家族文化传统”予以发掘和总结以外,也要重视并挖掘巴蜀地区其他名门望族的优良家风;相关单位应予以配套支持。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何光伦建议将“三苏家风”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等重要内容,充分挖掘整理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资源,并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风家训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苏宁提出打造“文化环游专线”,以“诗歌之旅”的思路,打造巴蜀古代著名诗人故居环游专线,更好地弘扬巴蜀优秀家风家训内涵,开发其文旅价值。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诚建议在全省长期开展行之有效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项活动,设立各层级的指导机构,并明确具体内容和规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政府原参事,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曹德骏等建议创建四川(眉山)全球苏学研究中心,并创办相关学术期刊,进行资源系统整合,设计和实施苏学文旅精品等计划。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审谢雪就目前已有的家风家训出版物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读者对象不明确、目的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将“一老”“一少”作为主要对象,编撰《中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读本》等具体建议。巴蜀书社副社长白雅则指出,目前苏学在海外的传播仍以传统文献为主,缺乏非文献类且可读性极强的普及作品。她据此介绍了已出版的“三苏”书籍和未来的出版设想。

猜你喜欢
三苏文史省政府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三苏”基因根植工商 传统文化润泽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打造“五位一体”“三苏”特色校园文化
省政府2018年4月份大事记
省政府2018年1月份大事记
我为什么连续7年获省政府诤言奖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