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 《高等数学》 的教学探究

2022-08-29 07:14王晓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传授高等数学思政

王晓明

(山东交通学院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7)

0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所有课程的教师都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传授知识与引领价值相结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是公共基础课,课时多、战线长,而且安排时间一般与大一新生入学之时同步,此时的大学生刚从管理严格的中学时期步入管理相对放松、开放的新的校园环境,自由的生活学习方式以及网络带来的各种思潮和诱惑,都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冲击,高等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时机,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等数学所教授的内容来自17-19世纪发展起来的微积分和解析几何,其概念、定理和性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是天然的思政元素。例如教学中常用的四个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蕴含着普遍与联系、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运动变化与发展等哲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理性的辩证思维具有天然的优势。另外,微积分的发展史,历经人类前赴后继的艰辛探索,其中富含数学家的情感意志等人文要素更是极好的思政元素。教师应该主动挖掘这些思政元素,巧妙嵌入,将课程思政与教学融为一体。

1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的路径

1.1 重塑教育理念,提高思政能力

教学的三个境界“授人以鱼”——传授知识,“授人以渔”——启迪思维、传授方法,和“授人以道”——明确原则,升华精神。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方法,更应该注重立德树人,所以教师应该重塑教育理念、增强思政意识。这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的起点。

高数教师大都是数学专业出身,要注意克服专业认知的局限性,提高思政能力。首先,教师应该系统学习数学史、数学家传记、数学美学、数学的广泛应用等数学文化;其次,数学和哲学都是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对最广泛事物的研究,二者之间存在许多联系。教师可以对数学哲学做深入的学习,并以此为方法论,发挥专业认知优势,从专业角度深入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第三,数学课程教师在专业领域、思政课程教师在思政领域各有所长,可以建立教师与思政教师跨学科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协作,例如举办各种交流研讨会、合作申报教改项目等来共同提高思政能力。

1.2 建立融入思政的教学目标体系,编写融入思政的教学案例

首先就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素质能力结构要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在“课程思政”总目标的要求下,全面解读教材和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分解、选择和设计清晰具体的含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更要着力挖掘其内在哲理、价值,重新设计和重构教学内容,编写融入思政的教学案例,在揭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透过表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举一个反常积分的例子来说明。讲解反常积分时,学生开始都认为无界区域的面积一定是无穷大,但通过借助极限的思想方法,从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出发,最终发现由曲线轴所围成的无界区域的面积等于1。通过这样一个违反常规认知的例子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这时教师不要止步于此,而是可以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我们在平时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反常积分”,我们主观上认为某件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它实际上却是“收敛”的。所以平时看问题、想事情,不能想当然的感觉是什么就认为是什么,而一定要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辩证地看和思,下结论以及做出判断之前一定要全方位思考,养成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

1.3 评价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评价知行合一,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育人,全方面培养学生。因此,课程考核评价不仅应当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意志、态度、审美、进步状况等。从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个人素养三个方面多元化考核,考核采取常态化、动态化、滚动式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让课程思政有机渗透于整体评价中,将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融入思政元素,最终考核分数包含思政教育的评价成分。

表1 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部分)

2 高等数学中思政元素探索

高等数学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结合数学文化积极探索高数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找到课程中能挖掘到的知识点,围绕思政内容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科学精神等,提炼出其中的内在联系,适时、适量、适当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笔者从多个角度对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限于篇幅以下每一章节内容仅举几例来说明,不一而足(如表1,P217)。

3 结论

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教师应该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在心中,打破常规授课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思政的有效融入,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传授高等数学思政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传授技艺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