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精液进口依赖程度及原因分析

2022-08-30 10:03刘雪凝阎来庆刘巧香刘国世
中国奶牛 2022年8期
关键词:冻精奶业公牛

刘雪凝,阎来庆,刘巧香,刘国世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2.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打好种业翻身仗。在我国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种业翻身仗”已提上日程。从海关总署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牛冻精自美国进口,美国牛精液占绝对数量优势。本文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及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分析我国2010-2020年牛冷冻精液的进口情况和依赖程度,并简要分析我国自美国大量进口牛精液的原因。

牛冻精是指牛的冷冻精液,主要用于发情母牛的人工授精配种,由于冻精能够长期储存并且方便运输,不受时间、地区乃至国家限制,与人工授精技术结合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公牛的繁殖能力,对推广良种和加速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1]。奶牛群体遗传改良主要依靠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来实现[2,3],因此,冻精市场情况直观反映了我国奶牛育种的整体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http://www.customs.gov.cn/)和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https://comtrade.un.org/)。其中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关于牛精液进口剂量的数据来自孙志华等[4]发表的文献数据。

1.2 分析方法

1.2.1 相关性分析

鉴于我国海关公布的牛冻精贸易数据数量是以“千克”为单位,而奶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是以“剂”为单位,为了说明重量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 24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

1.2.2 进口依赖程度计算方法

分析牛精液进口依赖程度方法的具体步骤为:①中国从一个国家进口的牛精液重量除以中国从全世界进口的牛精液总重量,为指标1,指标1越高说明中国对该国的依赖程度越高;②中国进口该国牛精液的贸易额除以该国出口牛精液的贸易额,为指标2,指标2越高说明该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高;③指标1除以指标2,为指标3,指标3越大,说明中国依赖该国牛精液进口,而该国不依赖中国市场,因此中国对该国进口依赖程度更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牛精液进口重量和剂量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中国2010-2020年进口牛精液的重量和剂量情况如表1所示,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牛精液进口重量和剂量的person相关系数为0.767(>0.5),显著性为0.01(<0.05),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牛精液进口重量进行后续分析。

表1 2010-2020年中国牛精液进口重量与剂量情况

表2 中国牛精液进口重量与剂量相关性分析

2.2 中国牛精液进口量和进口额

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牛精液量(HS编号:05111000)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在2014-2016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图1)。从2010-2014年,我国进口牛精液逐年增多,2014年的进口量为8 765kg,接近2010年进口量的两倍。随后,在2015年和2016年,我国牛精液进口量连续下降,2016年进口量低至4 618kg,与2010年的水平相近。从2017年开始,我国牛精液进口量又出现回升的趋势,至2020年,牛精液进口量达到最高值,为10 177kg。2010-2020年我国牛精液进口额整体上呈平稳增加趋势(图2),虽然牛精液进口量在2015年与2016年有明显降低,但在进口额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

图1 2010-2020年中国牛精液进口量

图2 2010-2020年中国牛精液进口额

2.3 中国牛精液进口主要来源地

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结果发现,我国牛精液最主要进口来源地为北美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二者合计占我国总进口量的60%以上,并且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高达90%。其次为欧洲地区的荷兰、德国等地,但其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后合计占比不足10%。总体而言,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牛精液进口来源国,我国自美进口牛精液逐年增多(图3),除2012年,其余年份美国进口牛精液均占总进口牛精液的40%以上,2020年甚至高达92.5%。

表3 2010-2020年中国从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牛精液所占比重 单位:%

图3 2010-2020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牛精液占比

2.4 中国牛精液进口依赖程度分析

衡量国际市场进口依赖程度的方法是由Friedman和Lebard首先提出[5],该方法被诸多研究者使用,傅龙波等[6]、于滨铜等[7]等先后采用此方法衡量我国粮食进口以及棉花进口的依赖程度。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详见1.2.2。

基于上述方法计算中国牛精液进口对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四国的依赖程度,结果如表4和图4所示。整体而言,我国牛精液进口的依赖程度依次为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具体来看,在2010年至2012年,我国牛精液进口对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的依赖程度较高。在2013年出现拐点,2013年后我国牛精液进口对上述三国的依赖程度均有所下降,其中,荷兰下降最多,表现为我国在2013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未向荷兰进口牛精液;其次是加拿大,在2018-2020年我国对加拿大的牛精液进口依赖程度又有所降低,依赖程度指数控制在3以下,并且2020年我国未向加拿大进口牛精液;最后,我国对美国的进口依赖程度指数从2013-2020年未有太大波动,变化趋于平缓。四国中,我国对德国的进口依赖程度最低,除2010年外依赖程度指数均在1以下。

表4 中国牛精液进口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指数

2010-2020年,我国牛精液进口量和进口额增多,其中,奶业发达国家美国是我国最大的牛精液进口来源国,我国牛精液进口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也最高。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近十年来自美国进口的牛精液在我国总进口牛精液中占有绝对的数量,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3.1.1 我国奶牛育种工作的迅速发展

奶业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人已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2008年,原农业部发布实施了《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加快了荷斯坦牛良种培育步伐。人工授精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首先在奶牛中得到应用[8],尤其是精液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使人工授精技术成为奶牛育种中非常重要的繁殖技术[9]。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使优秀种公牛的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优势;可以减少种公牛饲养的数量,提高其选择强度,从而加快牛群的遗传进展;人工授精技术还能让参加后裔测定的青年公牛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母牛交配,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使得遗传评定更加准确[10~12]。因此,选择高遗传水平种公牛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奶牛群体的遗传改良十分关键[13,14]。美国在100多年前便开始了荷斯坦牛的选育工作,根据美国荷斯坦协会(Holstein Association USA)的数据,目前美国每年参加生产性能测定(DHI)的奶牛头数在440万头左右,每年参加后裔测定的公牛数量在1 200~1 500头,奶牛群体的遗传水平世界领先。美国生产的牛精液除了满足本国繁育需求外,还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用以遗传改良。而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正在迅速蓬勃发展,因此每年向美国大量进口牛精液。

3.1.2 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育种水平仍有差距

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在数量、质量和产值上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牛奶总产量为3 440万t,全国荷斯坦牛平均年单产达到8 300kg,较2008年的单产增加了3 500kg,增长了73%,我国奶牛群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我国奶业发展历程相对较短,育种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育种工作仍存在差距。

一方面我国奶牛繁育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我国开展奶牛DHI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参与DHI的牛群比例较低,奶牛参测比例尚不足20%[15,16],在数据规模和质量上存在提升空间;我国奶牛品种的登记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现有登记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奶牛品种的整体状况;我国牛群种源复杂、牧场资料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牛群系谱记录的深度和完整度方面也有上升空间[17]。

另一方面,我国平衡育种的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奶牛的主要育种目标还是以产奶量等生产性状为主,对奶牛繁殖、健康和长寿性性状的选择强度还不够。但许多奶业发达国家已经把生产寿命、饲料利用率、产犊难易等与繁殖、健康和长寿相关的性状纳入到选择体系中[18,19]。然而,由于我国多数牛场的产犊信息、繁殖和疾病的记录不全,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体系,导致无法开展全国层面的繁殖和健康性状数据收集和遗传评估,使奶牛整体的遗传改良进展迟缓[20,21]。

整体而言,我国的奶牛育种基础工作仍有待提升,种牛自主培育体系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目前国际上优良品种的种牛资源大多掌握在国外大型育种公司手中,一旦被国外企业形成垄断,则会不断提高我国进口成本,甚至可能形成种源“卡脖子”问题。

3.2 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3.2.1 规范牛冻精材料进口监管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不进口美国冻精是不可能的,但绝不能盲目进口,必须对冻精的精液品质、种用价值等进行严格检查与筛选,严防进口低质量冻精[22]。

进口冻精可纳入种用管理,由全国畜禽资源委员会对种用价值进行审批,防止育种价值低的冻精低价倾销,冲击国内市场;加强标准执行检查,所有进口冻精产品质量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强化遗传缺陷疾病筛查,防止缺陷基因在国内牛群大面积扩散,危害奶牛健康,造成严重后果[23]。

3.2.2 加强奶牛遗传改良,生产国产优质冻精

从管理进口冻精质量入手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途径还是要实现我国奶牛种源的独立自主,不断从育种层面提高我国奶牛生产性能,夯实我国奶牛育种的数据基础、坚持开展我国自主创新的奶牛育种。因此,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发布了《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在原有基础上计划开展新一轮的遗传改良。

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品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加强奶牛性能测定中心建设,扩大DHI参测规模,规范后裔测定和遗传评估体系规范,并开展奶牛体型鉴定[24],推进奶牛育种表型数据采集标准化和智能化,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增加奶牛健康、繁殖等功能性状的数据收集,建立完善的全国奶牛育种大数据平台,优化包括产奶、体型、繁殖、健康等性状的奶牛选择指数[25~27]。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奶牛育种也需与时俱进应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提高改进奶牛遗传选择的准确性,从而缩短遗传改良的世代间隔和加快改良速度[28~31]。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头种公牛每年可承担一万头以上母牛的配种,优秀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远远大于母牛,因此培育出一代优于一代的种公牛是奶牛育种的核心工作[32,33]。要突破奶牛核心种源对国外的依赖,就要开展自主培育优秀种公牛的研究、深入推进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建立优秀种牛自主培育体系,生产更多高质量的国产冻精,提高自主供种能力,摆脱对国外进口种源的依赖。

4 小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牛群遗传改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进口活体种牛、动物胚胎等品种改良方式相比,进口冷冻牛精液的方式更加便利、快捷,运输成本和疫病风险较低。我国牛精液进口总量逐年增多也反映出我国育种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进口牛精液对提高我国牛群遗传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进口高遗传水平牛冻精对丰富我国本土育种资源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排斥牛精液引进,但是应该态度明确地反对低遗传水平冻精无序引进,其直接后果是外来冻精低价倾销冲击国内市场,造成我国育种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受限,根本后果是严重冲击国内的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对我国奶牛种源自主培育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我国的基础数据统计工作也在向着系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自2022年起,我国海关对牛冻精贸易数据做了调整,由过去的公布进口重量变为公布进口剂数,与行业统计方式接轨。

种业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奶牛种业事关奶业振兴。随着我国养牛业发展和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立优秀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只是时间问题。但在此之前,我们要严防国外冻精倾销乃至形成垄断,维护我国种业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

猜你喜欢
冻精奶业公牛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公牛赞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