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秩和比法的第二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攻防实力分析

2022-08-31 03:14朱德龙李昕宇黄武胜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手球快攻射门

朱德龙,李昕宇,黄武胜*

(1.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2020年12月22日,第二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在广东省江门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共6支队伍展开角逐。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支队伍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排名,第二阶段采用两层交叉淘汰的办法决出总冠军[1]。在得分统计上,出台了“特殊规定”:外围远射(9米线以外的射门)、快攻反击(包括一传快攻和推进快攻)、空中接力“快板”,均计为1.5分。经过九个比赛日的角逐,最终太平洋江苏队以超强的团队进攻能力,获得第一名;华体国奥队获得第二名,遗憾未能卫冕;山东男子手球队稳定发挥,获得第三名。启用“特殊规定”是为了更好地和国际手球运动接轨,在提升我国手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同时使比赛更具观赏性。研究主要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参赛6支队伍的团队进攻能力和团队防守能力逐个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客观的数据,科学且准确地找出各队之间攻防实力的差距。同时,对夺冠队伍的制胜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二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6支参赛队伍共22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通过中国手球协会图式手球竞赛技术统计系统(PHMS)数据服务网(http://www.handball.cc/livescore2/)收集每场技术指标数据。

1.2.2 视频分析法

通过咪咕视频网观看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共22场比赛,运用SportsCode软件对相关录像进行剪辑、归纳,以获取可靠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6支参赛队伍的表现,分别选取团队进攻能力指标9项:场均射门、远距离射门、近距离射门、边锋射门、七米球射门、快攻射门、突破射门、助攻和进攻失误;团队防守能力指标6项:失分、抢断、封盖、守门员扑救、对手射门次数和守门员扑救成功率,数据均为场均数值。

1.2.3 秩和比(RSR)综合评价法

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由田凤调于1988年提出,是一个新的统计量,是复合信息的载体,是综合效应的量化指标,也是非参数统计与参数统计相互融通的接口和切入点,有着极强的统计信息功能,在统计管理与统计研究中兼有描述性与推断性。秩和比法的基本特征为:设定算得RSR值越大越好,也即RSR值永远为高优指标[2]。秩和比计算公式为:RSR=∑R/(MN)。其中,M为参赛队伍评价的指标数,N为参赛队伍的数量,R为秩次,∑R表示参赛队伍选取指标的秩和值,秩和值范围设定在0~1之间,其数值越大,表明队伍综合实力越强[3]。研究将秩和指标的标准设定为5级标准(表1)。

表1 秩和比的5级评价标准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6支参赛运动队的团队进攻能力和团队防守能力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团队进攻能力包含场均射中、射门次数,场均射门成功率;远距离射中、射门次数,远距离射门成功率;近距离射中、射门次数,近距离射门成功率;边锋射中、射门次数,边锋射门成功率;七米球射中、射门次数,七米球成功率;快攻射中、射门次数,快攻成功率;突破射中、射门次数,突破成功率;助攻和失误。团队防守能力包括场均守住、对方射门次数,场均守门成功率;远距离守住、对方射门次数,远距离守门成功率;近距离守住、对方射门次数,近距离场均守门成功率;边锋守住、对方射门次数,边锋守门成功率;七米球守住、对方射门次数,七米球守门成功率;快攻守住、对方射门次数,快攻守门成功率;突破守住、对方射门次数,突破守门成功率;抢断、封盖和失分等数据[4]。再将数据导入SPSS26.0进行编秩和RSR计算,并导出RSR值和相应等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联赛各队实力及RSR评价

2.1.1 联赛各队团队进攻能力评价

表2 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团队进攻数据及秩次、RSR等级一览表

手球运动作为技能主导类身体对抗性同场竞技项目,在剧烈的肢体对抗下保证较高射门成功率、获得更多的助攻和极少的进攻失误是制胜的关键因素[5]。从表2中可以看出:团队进攻为B级的队伍共4支,分别是江苏队、华体队、安徽队和北京队;团队进攻C级的球队1支,为山东队;团队进攻D级的球队1支,为广东队。通过观察表2数据,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的团队进攻情况如下:

2.1.1.1 远距离射门情况

华体队和江苏队并列第一,场均射中7.3次;广东队和山东队并列第二,场均射中6.1次;安徽队和北京队,场均4.3和4.9次,位列最后两位。成功率方面,江苏队为47.22%,其余队伍均在40.00%以下。远射成功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录像回看发现,各参赛队防守阵型多为5-1或4-2的扩大区域防守,由于“1.5分制”刺激很多球队选择扩大区域防守,对中区严防死守,导致远射次数减少。(2)防守队员身形高大,本次比赛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89米,其中江苏队赵晨和广东队姚雪岩身高分别为2.03米、2.02米;各队守门员的平均身高为1.96米,华体队王权和何喜年分别为2.05米、2.02米;防守队员身形高大、脚步移动快速、防守面积较大,封挡能力强,远距离射门难度加大。(3)进攻队员未能利用突破摆脱防守,部分射门是在裁判员出示消极比赛预警手势后被迫出手,导致射偏或被封挡。

2.1.1.2 近距离射门情况

各参赛队近距离射中次数差距不大并且成功率都超过50%。由于比赛实行“特殊规定”,多数队伍选择扩大区域防守,导致后防空虚,对手的底线队员和切入队员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腹地展开进攻。由于距离球门很近,又缺少防守队员干扰,守门员防守难度极大。

2.1.1.3 边锋射门情况

安徽队场均射中4.14次,位列6支队伍首位;江苏队和山东队分别为3.6次和3.5次,分列二、三位。边锋射门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射门技术,优秀的边锋队员通过上线队员突破传球,借助自身快速的移动和出色的弹跳从小角度起跳跃入球门区,凭借滞空能力,扩大射门角度,完成高质量边锋射门。

2.1.1.4 “七米球”射门情况

在防守队员破坏了明显得分机会后,进攻方需要掷罚“七米球”[6]。掷罚球员和守门员进行一对一对抗,非常考验双方的心理素质和基本技术。在成功率方面,北京队以84.38%位列榜首,其余参赛队差别不大。七米球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交叉赛阶段安徽队和山东队常规时间打平,鏖战两个加时赛均为平局;但在掷罚“七米球”阶段,年轻的安徽队未能顶住压力,以一球之差负于老道的山东队。

2.1.1.5 快攻射门情况

本次联赛快攻得分为1.5分,数据显示江苏队场均有12.29次快攻射门,射中10.29次,成功率为83.72%,在各参赛队中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录像观察,江苏队发动快攻的方式大多为短传快攻和追击快攻。比赛中各队常用“中场快发球”进攻战术,在对方回防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展开进攻,获得快攻机会。江苏队、安徽队和北京队多场比赛均采用“5-1”防守,有效地限制了对手传导球的连续性。同时,这种攻击性的防守方式也提升了抢断的概率,通过抢断后一人运球或多人传球,形成快攻机会。

2.1.1.6 突破射门情况

安徽队和江苏队场均突破射中次数同为4.86次,但在成功率方面,安徽队的59.65%远低于江苏队的73.91%。本次联赛中大部分突破射门均通过传球发动,由于规则的限制,接传球后突破能利用“三步+运球+三步”的移动方式来摆脱防守,缩短和球门间的距离,与守门员形成“一对一”的局面,大大提升射门成功率。

2.1.1.7 助攻情况

江苏队、北京队和安徽队,分别以场均5次、4.25次和3.57次助攻位列前三。手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发挥团队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持球人的传球视野和无球人的穿插跑动,都是团队作战的重要因素。本次联赛中各队均使用了大范围隔位转移球技术,这也是现今世界手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隔位传球威胁大,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球转移到防守的薄弱区域,但非常考验队员间的默契。

2.1.1.8 进攻失误情况

进攻失误是负面数据,它能反映出球员个人技术和团队群体战术的熟练程度。华体队场均10.86次,是各队中最少的。一次进攻失误就意味着球权交换,如果再被对方抓住机会发动反击,将面临失去1.5分的尴尬局面。

2.1.2 联赛各队团队防守RSR的评价

表3 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团队防守数据及秩次、RSR一览表

手球比赛中团队防守不仅仅依赖守门员的出色发挥,也需要场上队员的通力合作。从表3中可以看出:团队防守B级的球队共有3支,分别为华体队、北京队和山东队;团队防守C级的运动队3支,为广东队、安徽队和江苏队。通过观察表3数据,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的团队防守情况如下:

2.1.2.1 防守远距离射门情况

华体队远距离对手射门次数为12.43次,为各队最多,但凭借守门员出色发挥,远射守住成功率超过50%;广东队远距离对手射门次数虽为各队最少,但远射守住成功率仅为25.42%,排名靠后。在本次联赛实行远距离射门得1.5分后,各队均加强了对外围远射的防守,扩大区域的“5-1”和“4-2”防守阵型时常出现,逼迫进攻队员退至中线附近组织进攻。此时,如果守门员远射守住成功率太低,会对全队防守造成打击,使得场上防守队员失去耐心和信心。

2.1.2.2 防守近距离射门情况

安徽队近射守住成功率为44.74%,是各参赛队中最多的。但其场均对手射门次数为10.86次,反映出安徽队在防守时“顾此失彼”,缺乏伸缩性,未能做到“一上两保护、密集带锯齿、第三者上扰”,重心过于偏向外围;随着防守阵型不断上移,腹地防守逐渐薄弱,没有对向球空切的无球队员形成堵截,让其切入腹地,形成近距离射门机会。防守时需要注意上顶后视情况及时撤回,注意保护和协防,避免对手在腹地轻松得球。

2.1.2.3 防守边锋射门情况

数据显示,山东队对手射门次数为2.71次,边射守住成功率为52.63%,居各参赛队之首。通过录像观察,山东队的防守阵型多为“5-1”扩大防守,防守的整体移动性强。在上三线队员将对方进攻队员往小角度区域逼迫的同时,边锋防守队员能够及时撤回,破坏对手边锋射门机会。即便对手选择小角度强行边锋射门,山东队守门员的选位和出击时机也使得对手很难射门成功。

2.1.2.4 防守“七米球”、快攻、突破情况

出现这三种射门时,守门员和射门球员“一对一”对峙,极其考验守门员的判断能力和封挡能力。广东队的“七米球”守住成功率为34.78%,场均能守住1.14个七米球。安徽队场均被快攻射门6.86次,整体退防意识强、速度快,能提前破坏对手快攻机会,避免失分过多。北京队的场均突破守住成功率为35.90%,表现优异。

2.1.2.5 抢断情况

安徽队和广东队场均抢断为5.29次和5次,体现了扩大区域防守的精髓。抢断虽是个人行为,但是离不开团队防守的配合。攻击性的扩大区域防守需要多名队员依次上顶,破坏对手的传球节奏,逼迫对手传球或接球失误,从而完成抢断,获得快攻反击机会。

2.1.2.6 封盖情况

比赛中共有3支球队场均封盖超过4次,分别为华体队、江苏队和山东队。其中,封盖次数较多的队员均是有意识地和守门员进行防守配合。场上队员封盖小角度、守门员封堵大角度,反之亦然,充分发挥团队防守的优势,限制对手射门得分。

2.1.3 联赛各队攻防能力RSR评价

表4 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各队攻防能力秩次及RSR一览表

将表2中团队进攻RSR值和表3中团队防守RSR值代入RSR值的计算公式中,得出各参赛队攻防能力RSR值,RSR值越大,表明参赛队的综合能力越强[7]。数据显示,本次比赛中攻防能力达到A级参赛队有1支,为华体队;B级队伍2支,分别为江苏队、北京队;C级队伍2支,分别为安徽队、山东队;E级队伍1支,为广东队。其中,华体国奥队属于攻守兼备型球队,太平洋江苏队属于攻强守弱型球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次联赛,江苏队获得了冠军,其制胜的关键在于优异的团队进攻能力。具体表现在:较高的场均射门成功率(63.75%)、默契的团队配合(场均5次助攻)、娴熟的个人技术(场均12.43次进攻失误)和犀利的快攻战术(场均发动12.29次快攻)。

“特殊规定”的正式实行使各参赛队的进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创造“1.5分”的机会,出现了更多的远距离射门和快攻射门机会,整体进攻配合更为成熟。同时,防守方式的变化也很大:强硬的个人防守动作和紧密的区域联防比比皆是,场上队员和守门员的防守呼应更加频繁,更高频率的攻防转换次数,都在此系列赛中出现。这些改变均符合现代手球的发展趋势。随着联赛的稳步发展,我国男子手球的竞技水平和世界排名也将随之提升。

3.2 建议

各球队应抓住“特殊规定”的契机,强化基本进攻技术。要加强远距离射门技术,通过交叉换位、突破分球等战术来压缩防守,运用“两步”跳起射门技术,尽量在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完成出手;要加强快攻战术执行力,抓住对方进攻失误机会或退防不及时,利用2~3人的短传配合或守门员一传配合,将球快速转移到防守半场,形成“多打少”完成快攻。

同时,球队还应强化球员的个人防守技术和防守整体性。要明确个人防守目标,在攻转防时,离球近的队员干扰传球,无球队员快速回位找人,争取破坏对方快攻机会;在阵地防守时,要注意整体的收缩性,避免“一位突大,整体落后”的尴尬站位。

猜你喜欢
手球快攻射门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浅谈篮球快攻战术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浅谈足球比赛射门方法的运用与培养
浅析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①
旋风小子(4)
手球进攻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