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8-31 04:51叶裴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任务被广泛地提出和使用,其在学生的三观的树立和品德的培养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PHP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际,对课程大纲、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着力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程序设计;PHP;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7-0164-02

1引言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和重点课程之一,其在整个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程序设计类课程对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的养成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由于学科变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迅速提高和发展,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对学生的道德标准、素养水平等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新时代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同时具有专业的知识技术能力和高尚的素质品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多次强调了高等学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1]。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在各种教学中融入相应的思想与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的要求,并由此对高等教育制度做出了更深刻的变革和规定。如何更好地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特别是理工类课程的特点进行改革,有效地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课程带来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2思政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我国高校从2014年以来实行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课程思政的教学在高校中的程序設计类课程的推进和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边缘化

大部分高校进行规划和分析的时间过长,导致课程思政的改革真正投入使用的时间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政课程的教学始终处于高校教学“边缘化”的位置。程序设计类课程属于理工科的课程,其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较多而人文社科知识学习较少的专业特点,因此思政课程在理工类专业当中显得更加的边缘化,思政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与全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立德树人的理念产生了分歧[2]。

2.2疏离化

很多高校长期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学习和考察,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始终存在着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而且思政课程会更加偏向自然人文学科,导致很多理工科类的学生并不感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此外,由于思政课程没有与实际的专业课程进行结合,就导致了学生无法理解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从而极大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输出。

2.3落后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改革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或者技能进行拓展和更新,对于课程思政的内容却始终保留着过去的教学内容,很少甚至是没有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革新。教师对于思政教学的认知较为片面并且专业课程教材当中涉及的思政内容较少或者是涉及的内容相对老旧并且对相关的名人案例的实效性不足。

为了有效地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更好的发展,高校需要针对现存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变,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专业课程本身进行紧密的结合,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多样性,将教学的内容丰富化,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

3思政元素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融合的重要性

计算机编程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更新换代的步伐非常快。中国科学院的张钹院士指出,目前在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相对比较困难的方面还不是对某项技术的研究和理解,而是人们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转变思维,进行自己的探索和发明,而这些领域都必须通过中国目前高等院校以及相应的研发组织来完成和主导[3]。现阶段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关注点较多的仍然是在生存的压力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学生期望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来面对就业压力和竞争环境。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专业能力高于一切,具有相关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就足够了,因此,对于素质水平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缺失的问题成为了目前高校程序设计类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促使我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成功地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就需要在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思政课程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4思政元素与《PHP技术》课程的融合

4.1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的设计和编写是整个课程思政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需要教师对思政教学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进行有效的探究与分析,挖掘和《PHP技术》课程相关联的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思政元素,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学大纲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目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时代的发展特点,例如要对编程类的课程进行融合和更改,可以从目前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努力地进行自主创新。除此之外,不仅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思政教学内容的大纲。例如《PHP技术》属于理工类课程,很多学生对于人文自然学科并不感兴趣,因此对思政内容的热情度不高。教师可以从该领域的杰出人物入手,讲解他们对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促使学生从这些事迹中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感。

4.2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

《PHP技术》是一门程序设计课,课程知识点过于专业,很难与思政元素进行无缝衔接,例如基本语法、程序结构、数组、函数等,单从知识点层面很难与思政内容衔接,但可以从知识点的延伸方面去融合[4]。教师可以将科学思维、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美好品质进行结合,将深藏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程序案例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中美的贸易之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两国软件研发水平的对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程序设计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PHP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如表1所示。

4.3教学方法中融入课程思政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把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教学纳入到内容当中,导致往往学校即便开展了相应的思政教学也不能得到预期效果。所以,通过把学科思政的教学理论融入并贯穿于多样的教学方式之中,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理念,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德智育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科思政教学与案例教学法加以融合,通过大量的具体的实例展开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背景知识了解对应行业领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工作。例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为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尽管华罗庚先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和造诣,但是他并没有对美国提供的丰厚的待遇所动摇,而是毅然抱着一腔民族热情回归祖国,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以华罗庚先生作为案例,不仅为学生普及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向学生传授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之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类比法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思政教育作用。隨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犯罪的概率也在逐年上升且犯罪的手段也在进行着升级。程序设计类课程可以有效的为公司乃至是国家抑制黑客对程序的攻击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现在大部分的文件和资料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一旦让外国的黑客们有机可乘,侵犯到我国的国家网络安全,后果则不堪设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相关知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保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通过努力学习专业课程从而为保护国家的安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可以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课程相关的项目问题,从而加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交流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团队的合作,学生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进行相互的鼓励和互相的扶持,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4考核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

在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知识理论的查验与考核中,往往只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检查,在《PHP技术》课程中,实施多维度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沟通交流、合作贡献等素养,甚至包括学生自主评价的快乐和成就感等学习体验感。《PHP技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5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不仅仅需要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知识理论,同时需要人才具有创新能力、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观念[6]。思政元素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有机融合,需要教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梳理,为科技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2-128.

[2] 张娟,赵苏丽,张鑫,等.探索“课程思政”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6):48-49.

[3] 那俊,李丹程.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3):48-51.

[4] 吴丽萍.工匠精神下的“PHP+MySQL程序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9(20):99-101.

[5] 施晓芳,陈银燕.课程思政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为例[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9(5):538-544.

[6] 谢春丽,刘永阔,阎春利.“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2(1):95-97.

收稿日期:2022-03-21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白云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思政元素融入《PHP 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BYJY202102)

作者简介:叶裴雷(1978—),女,上海人,硕士,广东白云学院大数据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WEB应用开发。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