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讨

2022-09-02 00:51白小娟
成才之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多模态绘本小学英语

白小娟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依托绘本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以生活化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以色彩鲜艳、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的绘本元素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从英语绘本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不生动、资源挖掘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对此,教师可基于多模态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变革与创新。文章简要分析多模态资源应用于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多模态;“视听+”;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4-0119-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绘本被引入英语课堂并融入课程元素,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其对学生的语言兴趣激发及语用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对绘本元素的挖掘不充分,课堂以单模态为主,缺乏对学生视、听、说、读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低效化问题突出。鉴于此,研究多模态理论下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开放的、多元化的互动空间。

一、多模态理论简析

R. Barthes(罗兰·巴特)在《图像的修辞》中,首次提出“多模态”概念,并尝试运用多模态理论研究图像与语言在表达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之后,相关学者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将符号、文字、建筑等非语言因素引入多模态研究中,提出“多话语模态”概念,并开始从话语表达与话语意义的角度研究各种符号模态的影响与作用。总体来看,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交际与交流的多模态、交互性、动态化是有意义的信息传播过程,语言文字能够表情达意,而图画、音乐、色彩等也是意义的源泉,与语言文字共同生成意义。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除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社会符号本身,还要关注图像、色彩、声音等非语言符号系统,以促进信息的交互传递与高效沟通。

二、多模态理论在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营造开放式互动空间

语言教学中的语篇通常以多模态形式呈现,既包括口头的、书面的,也包括视频的、音频的,并以不同的文体形式呈现。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英语绘本教学中,可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充分而深入的对话。多模态理论下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具有视、听、触等多感官的语言刺激形式,尤其注重开展真实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开放、多元化的互动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将单模态的绘本教材转化为具有声音、文字、色彩、视频、图片的多模态语篇,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理解语篇及语境,体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2.形成多感官语言刺激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重视学生听、说、读等基本英语技能的培养。多模态“视听+”背景下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为学生营造了可视化、动态化、情境化的学习空间,其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形式生动呈现英语绘本资源中的语言材料,对听力训练与语篇阅读进行整合、加工,为学生的听力表达、语言体验、语篇理解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相较于单模态的语言材料,基于多模态“视听+”的绘本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强化,在语言视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输入、内化巩固、交流分享等素养,使学生的英语整体语用素养与语感能力得以提高。

3.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强调语言输入练习,将语篇作为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将词汇、语法等知识嵌入语篇,让学生在语篇阅读训练中积累词汇,并内化语法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只会做题,不敢开口”“哑巴英语”的现象较为普遍。久而久之,语言输出就成为英语阅读的短板,即学生能够根据图片信息理解故事情境,却对单词发音与句型运用掌握得不熟练,不理解绘本中的英语句子,不会用英语简要概述故事情节。多模态“视听+”材料的使用可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习得过程,并在整体输入、内化巩固、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而遵循语言习得基本规律的多模态“视听+”课堂互动,也从认知角度体现深度学习的内在要求。

三、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1.融入多感官刺激,激发绘本阅读兴趣

(1)多模态语言材料熏陶。青少年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学生借助文字、图画、音频、肢体、表情等多模态语言材料,初步激发出对英语绘本材料的阅读兴趣,获得对语言的全新认知与全面反思。例如,在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的绘本阅读教学中,由于绘本篇幅较长,词汇有一定难度,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对此,教师不妨在Warm-up环节呈现多模态语言材料,以浅显易懂、直观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出示有关熊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名称,掌握bear的正确读音。在学生明确“Its a bear.”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图片识记单词。然后,依据绘本图片所营造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绘bear的体型特征,并设计故事悬念:一个小朋友要去捕熊,他怎么捕到那么大的熊呢?他应该遇到了很多困难吧?他是不是很聪明,也很勇敢?请大家一边看图听故事,一边和老师寻找问题答案。以问激趣,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以图为媒,迅速了解故事情节,形成阅读体验。在看图说话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以强化学生对重点句型与核心词汇的理解、掌握。由于语篇有拟声词的妙用、单一句型的重复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集体表演,在情境活动中理解、掌握重点句型“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we a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What a beautiful day!We are not scared.”。拟声词的反复出现,使学生仿佛听到勇敢的一家人经过河流、走过山川、穿过草原的各种声音,既有面对惊险的刺激紧张,又有克服困难后的舒缓放松,故事宛如在眼前。教师在设疑中融入对英语单词的理解与识记,通过图片、文字和音频向学生呈现绘本故事,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多模态交际情境设计。不同英语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从多模态“视听+”课堂获得成长。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词汇量不足,在语义表达、语篇理解与语法掌握方面处于弱势,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材料所呈现的真实性、生活化的情境辅助其理解,减少因词汇不足、语法欠缺等导致的学习障碍。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在绘本材料的基础上或自主复述故事情节,或以小组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或模拟情境交际互动,体验多模态“视听+”的语言刺激,积累词汇并培养语感。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对绘本材料进行加工、拓展,获得语用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在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其阅读能力也获得相应提高。例如,在Bunny and the Monster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交际表达需要,编写如下交际对话:“Who is there?”said Bunny.“It is a monster!”said Sunny.“Run!”said Jack.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完成对话,根据对话形成的连贯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在学生分角色对话的同时,教师可录音或拍成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发现其在发音、语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熟悉的肢体、表情、口语等语言模态切入,到音频、视频等绘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可在丰富多元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充分体验多感官刺激,感知多模态“视听+”模式下的语言输入形式,绘本阅读兴趣与建构能力也得以提升。

2.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绘本元素理解

(1)运用多媒体营造阅读氛围。青少年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营造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对绘本元素的理解。多媒体资源能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绘本阅读交互空间,使其在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英语情境中充分调动阅读兴趣,在视听结合、声色交融的阅读氛围中充分感知语言,并积极参与阅读交流与分享活动。英语绘本作为一种融合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的多模态语篇,在讲故事的同时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故事情节是否足够精彩、情感体验是否足够深刻,媒体资源的利用与阅读氛围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夸张的动作、表情等表演故事,或以形象的语言描绘绘本故事,或借助画笔将故事角色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多模态语境中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基于多模态理论的英语绘本阅读材料,既有静态的文本形式,也有动态的音频或视频形式。纸质的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具有视觉与文字两种模态,多媒体资源支持下的英语绘本,融合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了语言模态,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交互性、动态化的“视听+”英语阅读训练。可见,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是多模态“视听+”模式下英语绘本教学的有力支撑,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认知与交流方式。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資源将视、听、读、说等多模态语言形式融入绘本阅读中,促进学生对绘本元素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自由组合画面。在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自由组合画面,将绘本的某一元素或细节内容突出呈现,即突出阅读重点。由于绘本素材丰富,部分教师在筛选绘本材料并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往往注重阅读主题、词汇量大小、语法难易度、句型结构等因素,很少根据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言语实践活动需要开发绘本,这就导致学生将连贯性的绘本故事理解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的感知与发现。而教师对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使学生以音乐、视频、道具、板书等元素为桥梁,形成对英语语境的全面理解与深度建构。例如,在Please Let It Snow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预测文本主题,感知文本内容。之后,为学生补充“I have a new snow suit/hat/boots.”等句子,让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体验情境,解读绘本主题。最后,教师再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重构文本内容。

3.设计情境化活动,丰富绘本阅读体验

(1)视听交融以丰富情境体验。绘本的每一张图画都具有丰富的信息,封面与扉页的图片也蕴含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其或呈现故事场景,或交代主要人物,或揭示经典故事情节,或给出故事线索。如果教师只关注语篇而不重视这些绘本元素,那么,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将不足,对语言的领悟与探究也就不够立体、系统、形象。在基于多模态“视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中探究故事内容,丰富自身的情境体验。因此,针对这一类绘本,教师可根据故事情节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内容。例如,在David Goes to School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David在学校的成长与变化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化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上学、闯祸、值日、老师夸奖的情节,其他学生用“No yelling!No running!No chewing gum in class!Wait your turn!Pay attention!Raise your hands!You are staying after school!Recess is over.”等语句进行复述强调。

(2)图文并茂以领悟绘本内涵。图文并茂的情境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绘本信息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持续追问,进行文本复述,从而加深对绘本主题及内涵的领悟。而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又会推动学生、文本、教师的交流与对话,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挖掘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以表演、游戏、对话等情境活动重构绘本内容,深入领悟绘本内涵。例如,在Maisy Goes Camping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关于“郊外野营”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模拟并表演“搭帐篷”“吃晚餐”“篝火唱歌”等活动,并进行英语会话与交流,感受故事中Maisy与朋友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成功搭建帐篷的经历,体会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努力做事的态度,加深对绘本内涵的领悟。

4.依托多模态互动,建构绘本动态课堂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在交往与交流过程中多模态符号并用,能够丰富信息的输入手段,而信息的输入手段越丰富,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与理解也就越深刻。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而敏感,因此,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托多模态的多元化互动,为师生进行肢体、表情、口语等模态的互动交流提供广阔空间。融入音乐、视频、道具及板书等资源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交互性、动态化、可视化的情境中发展语言素养。例如,在I Went Walking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抛出问题:“I went walking,What did you see?I saw(a)__looking at me.”,让以学生以问题为抓手来串联故事情节,进行深度思考。这样,学生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提取信息、概括理解、语言内化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由于重点句式的反复出现,学生在阅读有声绘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音频、动画等资源理解绘本的主题表达,然后用图片上的信息完成问题解答。学生根据观察填入black cat、brown horse、red cow、green duck、pink pig、yellow dog等词组。这种贴近学生认知的故事框架,有关颜色、动物的英语词汇以图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能够让学生在表达与分享的同时,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形成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然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情节的理解与记忆,融入动作、表情、色彩、符号等的设计,分角色表演绘本故事,在活动体验中内化语言输入与表达,培养英语语感。

四、结语

基于多模态“视听+”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本质上是对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了英语课堂从单模态到多模态思维导向的转变。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倡导多感官刺激、多模态建构、多元化互动,恰好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呼应。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紧紧围绕“学”来展开多模态“视听+”绘本教学的探索,精选绘本素材,以“用”促“学”,依托多模态“视听+”,建构绘本动态课堂,真正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磬.SPP模式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My Five Senses绘本阅读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20(23).

[2]汪小燕,傅京.聚焦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究———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Tortoise and His Friends”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0(33).

[3]张晶.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助力影响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0(40).

[4]张青.浅析小学实施英语绘本阅读教学[J].陕西教育,2019(04).

[5]古越,孫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的多模态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04).

[6]胡海燕.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 2020(18).

[7]张玮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20(16).

[8]邓小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J].广西教育, 2020(17).

[9]江尧梅.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03).

Discuss on English Picture Book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odal "Audio Visual +"

Bai Xiaojuan

(Dongjie Primary School, Zheny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enyuan 744500, China)

Abstract: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can rely on picture book resources for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ctivate students cognitive experience with life-oriented situation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reading with colorful, storytelling and illustrated picture books,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and enrich students English knowledge accumulation.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picture book teach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method, not vivid classroom and insufficient resource mining are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teachers can reform and innovat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odal theor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multimodal resources in English picture book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English picture book reading based on multimodal "audiovisual +".

Key words: multimodal;"audiovisual+"; primaryschoolEnglish;picturebooks;readingteaching;strategy

猜你喜欢
多模态绘本小学英语
绘本
绘本
绘本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