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探讨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防治

2022-09-07 06:41张亦可郭珈宜李峰曹坤燕伏玉龙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正骨筋骨肩关节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劳损性肩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又称“冻结肩”“五十肩”。到目前认为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征是盂肱囊的炎症性粘连和僵硬,肩关节疼痛,以及各个方向特别是外展、外旋和背伸方向活动受限

。据统计,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2%~3%,常见于40~70岁,女性多见

。根据目前的研究,西医认为肩周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为主,继而出现以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僵硬期,恢复期内逐渐恢复运动和功能

1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

平乐正骨认为,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天地与万物生长的法则,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保持健康所要遵循之道,而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恢复机体平衡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要义。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一般是由于外在的外邪入侵、外伤以及内在的劳逸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打破了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引起气血、脏腑、阴阳、筋骨失衡,进而导致疾病。而在肩周炎的发生过程中,也存在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方面。内部失衡在于人到中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因而正虚无力抗邪,腠理开泄,易于外感;外部失衡在于风寒湿邪入侵人体,与气血相搏,气血流通受阻,经络闭塞不通,因而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在肩关节局部表现为痹痛。因此在整个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注意恢复气血运行,脏腑平衡。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对肩周炎的治疗上强调标本兼顾、脏腑平衡、气血平衡、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在治未病方面重视起居规律及膳食平衡,从而去除机体失衡的因素,纠正太过与不及,进而使得机体平衡,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2 运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治疗肩周炎

2.1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平乐正骨认为

肩关节周围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病的病因病机核心为五脏平衡失调及气血平衡失调,即失衡致病。

五脏失衡,则气血功能失常,筋骨失养,进而出现气血、筋骨失调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平乐正骨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心主血,脾统血,肝升肺降可行气活血,脾胃功能失常则引起气血化生无源,气血津液精气不足,因此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气虚、津亏、气滞、血瘀等。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筋肾主骨,人过中年肝肾渐衰,肝血渐虚则不能荣筋,肾精不充则不能壮骨,因而筋骨不利,气血不畅。《黄帝内经》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脏腑失衡则气血凝滞,脉络不通,瘀滞局部,造成肩关节肌肉软组织粘连,产生疼痛及活动受限。患者年老体弱,素体正气不足,加之肩部劳损,气虚血瘀,又逢入睡时肩部暴露在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而疼痛,这是外邪入侵导致的失衡;或者暴力性损伤而造成局部脉络不畅,气滞血瘀,经络痹阻,筋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从而导致疼痛,这是外伤引起的失衡。《正体类要》有记载:“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外邪入侵及外力损伤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同样会对脏腑产生影响,这是由外到内导致的脏腑气血失衡。

马勒中国与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成投资协议,将在常熟高新区新建一座现代化的研发中心,从而更好地贯彻马勒集团的双轨战略,即在不断优化内燃机的同时大力开发用于电动交通的创新解决方案。新研发中心预计将于2020年6月前完工。新址毗邻马勒压缩机(苏州)有限公司。该工厂刚刚在11月28日举行了二期厂房启用典礼,并同时签署了三期厂房的投资协议。完成二期扩建后,马勒压缩机工厂建筑面积从 13 000 m2 增加到 24 000 m2,年产能从100万台增加到150万台。而计划中的三期厂房将用于电动压缩机的生产,这将是压缩机工厂进入电动交通领域的重要一步。

1473人高血压患者平均HCY水平为19.63±15.72μmol/L,平均男性HCY水平22.11±17.07μmol/L明显高于女性16.24±9.58μmol/L,并且随年龄增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升高,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01.

2.2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肩周炎防治上的应用

目前,水生态保护修复的应用基础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需加大投入,重点开展水工程生态学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过鱼设施、生态流量保障与生态调度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为长江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2.1 从整体治疗入手,注重整体辨证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伤侵及人体,即使是一部分的受损,但必然会影响全身脏腑气血。对于肩周炎,应当分清其轻重缓急与主次,从整体辨证论治,以整体为本,局部为标,既医外伤之标,又治内伤之本,标本兼顾

2.2.4 以强调恢复肩关节的动静平衡为关键

2.2.2 以恢复脏腑气血平衡为基础 平乐正骨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得各部分互相联络,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气血根于五脏,又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所以,气血的平衡与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密切相关。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伤科的病因病机无不与气血相关

。平乐正骨治疗肩周炎强调以调理气血为总纲,调节气血平衡以恢复脏腑平衡,临床常用平乐郭氏正骨传承药养血止痛汤加减。此方包括当归、白芍、生地黄、丹参、鸡血藤、香附、乌药、牛膝、秦艽、五灵脂、桂枝、威灵仙、甘草、大枣等,诸药合用可使气虚得补、血虚得养,有益气活血、疏通经络、濡养筋脉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肩周炎的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WANG Jiu-sheng, HU Fang-yuan, CAO Peng, ZHANG Xiao-ping, WEI Li, MEI Chang-lin

对于肩周炎,既要注重进行肩关节局部的治疗,又要注重整体治疗,平乐正骨将肩周炎分为气虚型、风寒湿型、损伤型和气滞型,从整体辨证,然后进行辨证施治。给予舒筋活血、理气止痛、通利关节的治法,在局部施以推拿、针灸、熏蒸等治疗,又要注意同时进行整体调节,依据证型给予药物口服,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得利。同时在诊疗过程中,当以患者为本,在关注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情况,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也可以加强患者的依从性。以患者为核心,医患合作,加强沟通,共同促进病情康复。

2.2.3 以恢复筋骨平衡为根本 平乐正骨认为,人体的筋与骨是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筋联络四肢百骸,通行血脉;骨支撑人体框架,支撑形体、保护内脏。骨为筋提供了附着点和着力点,筋有了骨的支撑,方能固定与收缩,而骨有了筋的附着,才能显示其活动的作用。而筋骨之间的关系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两者互生互化。而肝主筋,肝血充盛则筋强能束骨;肾主骨,肾藏精,肾精足则能强壮骨骼,方能连筋、张筋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认为在肩周炎的诊治过程中,需要重视筋骨的重要性,要恢复筋骨协调,保持关节运动动态平衡,筋骨平衡则筋与骨互存互用、筋强骨健。而筋骨损伤势必又连及气血,因此治疗要双管齐下,内外兼治,既要治疗外形之伤,又要治疗内在之损。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生以筋伤为主,在脏腑为肝,因此治疗要点在于治筋,疏肝,恢复肝血对筋的濡养。方以醋白芍、醋青皮、香附、乌药、沉香、延胡索、五灵脂、三棱、莪术为主,起到疏肝理气,养血止痛的治疗目的

。还可配合平乐正骨手法、舒筋活血汤熏洗及针灸进行综合治疗。

平乐正骨强调动静互补在临床中的应用,动静平衡也是动态平衡,不可偏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动”分内动、外动,“静”也有内静外静之分

。外动外静指的是形体的动静平衡,比如肩周炎患者,患病后一味地强调静养,反而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更加无法恢复,但是活动要在一定范围内,不宜过度,要使肩关节在静息状态下得到修复。而内动内静指的是精神层面,动则调神调息,静则精神安宁,从而使得心神舒畅。形体与心神共同协调动静平衡,可以促使全身气机调和。治疗过程中不光要注意形体的治疗,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调养,形神共养,动静互涵

,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有助于肩周炎的康复。

2.3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对肩周炎的预防和养护

平乐正骨强调养骨为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是保持正气充足不易感受病邪的内在因素。因此对于肩周炎需要做到防治结合,既要在治疗阶段积极治疗,又要尽量在疾病发生前将其防范于未然,比如调整起居,平衡膳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平乐正骨强调起居有常,强调人需要作息有时,劳逸适度,房事有节。适当的锻炼有利于预防和康复,可以进行一些功能锻炼,比如前举爬格法、侧举爬格法、抱颈撑合法、后伸摸背法等。一切以维持机体平衡为度,切不可太过或不及。不妄作劳,情志调和,则人体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平衡,气血畅运,筋强骨壮

。陈直有言“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也就是说对于疾病的预防和饮食疗法是十分重要的。在预防过程中,应注意膳食的多样化,《黄帝内经》曰:“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荤素、五味、寒热均应保持平衡,保证膳食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而在肩周炎的康复过程中,因肩周炎患者多是风寒湿三邪致病,因此饮食宜偏于温热,比如川乌粥可以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白芍桃仁粥,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以纠偏,以使机体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3 小结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是平乐正骨流派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核心理论,是对于人体生理与病理,疾病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在如今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认为,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伤之要在于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平衡理论注重天人合一、气血共调、筋骨并重、五脏协调、形神统一、标本兼顾、动静互补、膳食合理、起居有常。平乐正骨将平衡理论融入肩周炎的诊疗过程中,以恢复机体平衡为原则,防治结合,以恢复脏腑、气血与内外的平衡,形成了中药内服、外用、手法、功能锻炼等防治肩周炎的方法,并寄于患者的日常防治和养护中,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1] 中华中医药协会骨伤科分会.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T/CACM 1179—2019[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3):1-5.

[2] HUI JIAMING,LU WEI,HE YONG,et al.Molecular biology of frozen shoulder-induced limitation of shoulder joint movements[J].J Res Med Sci,2017(22):61.

[3] RUSSELL S,JARIWALA A,CONLON R,et al.A blinded,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assessing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frozen shoulder [J].J Shoulder Elbow Surg,2014,23(4):500-507.

[5] NOTEN S,MEEUS M,STASSIJNS G,et al.Effica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Mobilization Technique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6,97(5):815-825.

[6] 刘密,舒文娜,杜天信,等.平乐正骨辨证论治学术渊源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8,24(8):26-28.

[7] 郭艳幸,孙贵香,郭珈宜.平乐正骨筋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93-97.

[8] 肖碧跃,郭艳幸,何清湖,等.“和合”哲学思想对平乐正骨理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850-852.

[9] 崔宏勋,郭马珑,孔亮,等.平乐郭氏正骨流派诊治脊柱相关疾病的学术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2,30(1):78-80.

[10]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标本兼顾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七)[J].中医正骨,2013,25(3):75-77.

[11] 肖碧跃,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学术源流浅述[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 (11):30-32,41.

[12]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气血共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一)[J].中医正骨,2012,24(9):70-72,74.

[13]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J].中医正骨,2012,24(10):73-77.

[14] 寇赵淅,赵明宇,张向东,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对慢性筋骨病的临床诊治指导与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4):204-206.

[15] 王敬威,朱小磊,刘仁飞,等.郭艳幸教授平衡理论治疗肩凝的经验梳理[J]. 中医药导报,2017,23 (17):116-118.

[16]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三)[J].中医正骨,2012,24(11):65-69.

[17]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形神统一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五)[J].中医正骨,2013,25(1):66-69.

[18] 王敬威,王振亚,高山,等.郭艳幸平衡理论在银屑病性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1):78-80.

[19]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等.基于“治未病”理念探讨“平衡理论”在骨伤科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77-180.

[20]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等.基于现代医学视角论“筋骨互用平衡论”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医药通报,2021,20(1):27-31.

[21]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起居有常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九)[J].中医正骨,2013,25(5):69-71.

猜你喜欢
正骨筋骨肩关节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青花瓷瓶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朱森林养生漫画
诗意营造:小学古诗教学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