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多感官教学法的探索

2022-09-07 02:16于晓南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感官树木园林

于晓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一、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概述

VARK学习风格模型是由新西兰教育学家尼尔·弗莱明(Neil Fleming)[1]首次提出的,并成为目前最著名的学习模型之一。他将学生分成4种学习偏好类型,见表1。视觉型(V),偏好图片、图表等;听觉型(A),偏好演讲、报告、录音、讨论等;读写型(R),习惯从图书、网络、PPT和记录阅读笔记等方式汲取知识;动觉型(K),喜欢通过动手实验、个人体验获得学习经验等。

表1 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内容

每位学生在学习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了解并善用VARK模型,在教学中采用适合不同感官类型的教学方法,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成绩。VARK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设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动觉乃至触觉等感官,为学生创造“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对象的VARK学习风格调查结果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是一门针对风景园林、园林、观赏园艺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如何在有限的64学时内,帮助学生掌握300多种园林树木,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为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笔者采用了尼尔·弗莱明 VARK8.01问卷的16个问题,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8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摸清了被测者的个体学习风格和整体情况。

首先,与单一学习风格相比,属于二重以上学习风格的学生占比达57%。这可能与当今的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多元化相关,从而导致认知能力更趋向于多元化,见图1。

图1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对象VARK学习风格的调查分析结果

其次,从单一风格和多重风格的细分数据来看,在学习中喜欢动觉风格的学生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超过半数达到51%的比例。这与风景园林专业本身需要大量的绘图、实践等动手课程有关,学生更习惯通过操作、体验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取知识技能。另外,听觉24%、视觉17%,二者综合占比达到41%,这与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有关,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比较依赖视听型的学习风格。数据显示,喜欢读写风格的学生所占比例最低,仅为8%。这比较背离传统的认知,虽然从中小学开始,学生经历了大量的读写训练和考试,但这或许并不符合多数学生学习的天性。

三、基于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多感官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园林学院本科生学习风格做的VARK分析,笔者清晰地掌握了学生底层的学习偏好,有助于“园林树木学”教师因材施教地制定教学策略,对症下药地研发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一图千言,强化教学内容可视化

人体通过多种感观通道获取和输入外部信息。其中,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约有80%~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输入的[2]。有研究表明,大脑新皮质70%左右都被用在影像、图像信息的处理上。由于图像、影像对大脑冲击更大,因此人脑对图形图像的处理速度是最快的,人们可通过视觉来记忆知识点。园林植物都是鲜活的个体,它们在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千差万别,而且随着季节变化,还会带给人“春花、夏荫、秋实、冬干”的视觉变化,最适合视觉型学习者进行学习。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的PPT里增加图片、视频等视觉信息的展示,让植物的色彩、形体、亮度等信号刺激学生大脑,把枯燥的记忆知识转化为有色、有形的图像信息;另一方面减少PPT中的文字数量,只列关键词、关键短句,并对不同知识点用色彩高亮显示,同时还可以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手段,将文字转换为可视化强的形式,以重复调动学生的视觉学习优势,实现一图胜千言的教学效果。

(二)听说结合,增强短期记忆

听觉记忆是对所听到信息的回忆。听觉记忆的容量小,短时记忆成分较大,往往形成的是一种尚未经过深层加工的浅层印象[3-4]。我们熟悉的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就说明听到比看到更容易忘记。因此,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让教师口传的知识变成学生头脑里的长期记忆呢?笔者认为,复述是实现这个转换的钥匙,就是把听到的知识说出来。

笔者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将每一单元的内容都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1~2个具体问题开展复述、讨论、倾听3个步骤的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获取信息,让记忆变得牢固。其他学生也在听取别人的复述时,调动更多的听觉记忆,多次反复地提取信息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比如,学生如果只“听”教师讲一遍哪些树种耐水湿、哪些树种耐干旱,是很难记住的,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张故意种错位置的植物种植图,让小组讨论植物哪里种错了、为什么种错了、正确的种植方法应该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同伴讨论时,就可以将之前“听”到的抽象知识点,与实践串联起来,经过一连串“说-听”的反复碰撞,强化大脑的记忆神经,让短期记忆得到加强。

(三)闻香识树,强化嗅觉记忆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意中嗅到一股熟悉的气味,就会让我们瞬间穿越回历史某个熟悉的时刻,勾起一段久违的记忆。嗅觉是人类出现最早的感觉,但却是五官中最神秘的一环。嗅觉神经是直接连入大脑的记忆模块(海马体),而其他4个感觉的神经信号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分析后,才能确定是否进入长期记忆模块。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方式,嗅觉所唤起的记忆更清晰,引发的情感体验也更为浓烈,就像是电影里的闪回画面,高保真,仿佛昨日重现一样[5-6]。研究表明,对于一年前的气味,人们回忆的准确率约为65%,而对于3个月前见过的图片,准确率仅为50%[7]。

园林植物的花朵、叶片经常散发着独特的气味,可以充分发挥出嗅觉记忆的重要作用。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即树木的气息,包括闻花认树、闻叶认树2个模块。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让学生描述闻后的感受。有趣的是,对于气味的感受,每个人的差异竟然很大。比如,接骨木的叶片揉碎后具有比较刺激、令人不舒适的气味(民间称其为马尿骚),但有的学生会觉得这个味道可以接受,让她(他)回忆起儿时的一些场景;丁香的气味芬芳热烈,但有的学生却非常不喜欢丁香的气味。这种对气味的争论,使学生深刻记住了气味和植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达到了记住植物的目的。另外,笔者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还设计了全新的“气味盒子”的作业,让学生把园林植物的气味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以充分调动学生嗅觉记忆的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永久的记忆。

(四)随机应变,增加课程实习动觉体验

动觉型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将学习作为一种探索,这种学习者更适应基于技能、实验的学习,而不是概念、理论的学习。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来源于动作,即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园林专业的课程,很多都涉及动手,比如美术、制图、模型制作等,因此学生中动觉型学习者的人数比例最高,超过半数。

针对学生这一特点,笔者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重点对实习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前该课程的教学实习形式基本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为了增加动觉体验,笔者增加了小组行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动起来、随机应变,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了学习兴趣,加深了记忆力。

四、基于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多感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基于VARK模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多感官教学方法,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偏好的分析设计出的匹配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它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经过1个学年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记忆效果得到提升

“园林树木学”课程涉及大量需要记忆的拉丁学名和物种信息,是学生学习的痛点。通过多感官教学法,学生纷纷表示背东西轻松了。该课程考试中的拉丁名背诵一题,学生第二学期的成绩比第一学期的成绩提高了10%左右。记忆的秘诀就在于形成一种“联觉”的记忆方式,把大脑不容易记住的信息类型转化为擅长的信息类型。具体的说,就是全面激发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联动,使知识在大脑中刻下印痕,达到全脑记忆的目的。相关的联想越具体、细节越多,就越能提高记忆效果,将知识内化为自身永久的财富。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提出因材施教的多感官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最适的学习路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幅激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

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基于VARK模型的多感官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未来,笔者还将充分挖掘“园林树木学”课程中可以采用多感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知识点,做到因人施教、因人制宜,从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猜你喜欢
感官树木园林
树木之最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辨认树木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