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音乐语言的多元化及其特点

2022-09-09 09:03郭美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3期
关键词:琵琶乐曲技法

郭美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琵琶素来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誉。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琵琶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我国秦朝时期便已出现。而它之所以被人们赞为“民乐之王”,是因为其音域广阔,色彩丰富,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来形容便是“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由此看来,用琵琶所演奏出的音乐情感丰富,内涵饱满。

琵琶音色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其音乐语言的多元化特征。唐代诗人白居易便在《琵琶行》中这样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样的,唐代诗人牛殳亦在其《琵琶行》中这样写道:“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两位诗人对琵琶音色的捕捉,在描写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普罗大众的审美鉴赏力也有一定的趋同性。

笔者通过自身学习经历,对琵琶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所感悟,接下来,文章将对琵琶音乐语言特性的界定和其表达情感的技术手段加以分析,望能为有志于琵琶演奏的乐手及爱好者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琵琶音乐语言的特性界定

琵琶以音动人,以情感人。其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复杂的,也是多元化的。春秋时期晏婴在论及音乐便谈道:“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这十组相互对应的表现说明了古人对音乐语言划分的具体标准。结合今人对琵琶艺术表现空间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根据琵琶音乐语言的特征将其表达方式大致划分为三种,即情感性语言、情景性语言和风格性语言。

(一)情感性语言

琵琶是承载音乐艺术语言表达情感的工具之一。历代制琴师、乐手以及或热爱或从事此行业的人们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尽力完善琵琶的形制、音色与艺术理论,以求在当时社会的审美形态下,满足自身和他人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可以说,今日琵琶音乐语言的多元化是历代先辈薪火相传的功绩,也是我们这一代要从前辈手中接过传承火炬的职责与义务。

《昭君出塞》是琵琶传统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乐曲以汉元帝时期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作曲家华彦钧先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结合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弹来也不禁让人涕泪四下。从此作品中,我们既能聆听出昭君和亲之初对中原皇室选中自身远嫁的怨愤,也能感受到昭君在婚后丈夫的尊敬爱重下,逐渐适应了塞外生活,对日子有了新的盼头,最终释怀的情感。

再譬如琵琶传统文曲《汉宫秋月》,此曲以悲凉哀伤之意贯穿始终,寓情于景,以曲叙事,表达了古代宫女身不由己、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孤独与无奈。

(二)情境性语言

除了表达情感的功能之外,音乐还可以描绘一些特定场景、自然风貌、甚至是客观事物。由此看来,情境性语言亦是琵琶音乐语言的主要表达方面。当然,乐曲中的情境性音乐语言大多是在作曲家和演奏者主观视角的理解诠释基础上,对曲目描写的或具体或模糊的场景与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表达,甚至有些音乐意象是业界经过一步步探讨摸索而早已约定俗成的。如用泛音来表现雨滴颗颗下落的声音,又如用“绞线”来表示兵刃相接、刀光剑影的激烈战争场面。当然,这其中有些是对客观事物音响的模仿,有些则是乐手的艺术想象。

如《龙船》,这是一首由清代浦东派琵琶演奏家陈子敬以江南一带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民俗活动为主要元素创作的琵琶独奏曲。这首民间琵琶独奏大曲,是根据流行于浙江奉化地区三大吹打名曲之一的《划船锣鼓》创作而成,描述了端午节赛龙舟时欢快的气氛与热烈的场面。

本首音乐作品极具浓厚的江南生活气息,为生动展现出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情景,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琵琶左手技巧中特有的推、拉、吟、揉,协同琵琶右手摘、绞、扑、扫等演奏技法,并有机地吸收了苏南吹打和江南丝竹音乐的曲调,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赛龙舟过程中的锣鼓声、船声、划水声、歌声等音响,将节日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再譬如琵琶曲《海青拿天鹅》,这是目前可知有历史记载和传谱的最久远的琵琶独奏曲之一,在我国琵琶音乐艺术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曲家为表现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场景,运用了挑轮、滚奏等技巧,以描绘海青与天鹅搏斗的激烈场面。

上述两首曲目皆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性音乐语言和作曲家别具匠心的演奏技法,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和海青捕捉天鹅的搏斗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风格性语言

历代作曲家饱经风霜阅历,在创作一道上不断摸索爬坡,在其逐步走向成熟时,音乐的风格性语言表达也就随之诞生了。而中国的作曲家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各民族皆有特色,乐种丰富多彩,交通亦随强国崛起而越发便利通畅,在创作之初(如到各地采风,搜寻灵感)便有了先天的风格性音乐语言优势。

我国民间音乐按其体裁艺术特点尚可分为六大类,即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等。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民族器乐体系下的乐种便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山东鼓吹、十番锣鼓等数十种。戏曲音乐中则包括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 多种)。而说唱音乐的类别更是数不胜数,如北方说唱音乐中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南方有评弹、清音等。不论东西南北,中国各地域各民族的地理方位、生活习俗、文化背景以及平均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差异,而这些不同亦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国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当中。譬如,我国西部地区整体地貌开阔,,有大片沙漠覆盖,生活相对贫困,其反映在音乐上便显得高亢而稍带苦涩。而在地势平坦的东部平原,则孕育出多秀美、清丽的音乐风格,这与此处平坦的地貌特征和田野风光是分不开的。此外,音乐作品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也与其诞生的历史时期有所关联。纵观音乐的发展史,各个时期诞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明显的时代特色。综上所述,我们又可以在风格性音乐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其特质将它大致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体裁性风格、地域性风格和时代性风格。

二、琵琶音乐语言风格划分

(一)体裁性风格

历经悠久的传承与演进,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越发具有广博与包容的特性。现今,已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裁表现形式,如民歌、曲艺、戏曲、器乐曲等。传承的力量让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炮火中得以留存延续。当今盛世中,它们亦逐步走向成熟。如曲艺,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保守估计,至今活跃在中国各地域各民族的曲艺曲种约有400 个左右。在琵琶的艺术演奏中,乐曲《弦子韵》将京味元素与江南吴侬软语的音韵融入并存(既包含了北方区域代表流行于京津冀一代的京韵大鼓,又包含了南方曲艺中代表流行于江南一带的苏州评弹)。这首乐曲充分地体现了伴奏乐器三弦、唱腔以及大鼓的刚柔并济之美,同时展现了鲜明的曲艺特征。

(二)地域性风格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地理方位、生活习俗、文化背景以及平均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差异,反映在音乐上面就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如西北高原的嘹亮高亢;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这些无一不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如带有河南风味的乐曲《高山流水》,其中运用了许多左手的推拉技巧,在右手上并未有过多装饰,彰显了河南人民淳朴的性格特点。

(三)时代性风格

音乐作品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也与其诞生的历史时期有所关联。纵观音乐的发展史,各个时期诞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明显的时代特色。在艺术作品中,其特定的时代性风格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作为演奏者,把握作品的时代性风格是至关重要的。纵观琵琶的音乐作品,主要表现分为三种时代特征,一是传统乐曲,如《塞上曲》《阳春白雪》等;二是当代作品,如《草原小姐妹》等;三是现代作品,如《玉》《点》《西风词》等。

如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此曲原名《夕阳箫鼓》,后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本首音乐作品的意境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诗歌《春江花月夜》中的静谧景色与深邃哲理。

如当代作品《草原小姐妹》就是根据一个令人十分感动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的。它所反映的龙梅与玉荣为保护生产队羊群的英勇精神,更是一个时代的追求。这部作品除去艺术鉴赏意义外,还承载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再譬如现代作品《西风词》,本曲描绘了西风吹至,泛起阵阵寒意,枯黄的树叶在秋风的带动下飘零而去,漫天飞舞后又随之归于平静的景象,表达了作曲家值此秋夜瑟瑟、落叶纷纷之际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前景的一段怅惘之情。乐曲将音乐创作与琵琶的演奏技巧及现代审美情趣有机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表演艺术光彩。作品同时也蕴藏着含蓄深沉的文人音乐特点,意在曲中不可言传,意在景中需慢体会。

三、琵琶音乐语言承载表达情感的技术手段

为表达情感,乐手不仅需从内心出发,寓情于手,还需有扎实高超的技术来实现作品的完整性表达。那么,影响琵琶演奏音乐语言的表达都有哪些技巧呢?

首先从左手说起,左手的技巧大体上是琵琶音乐的韵味与多样变化而服务。通过改变左手的技巧来形成不同的音色对比,表现乐曲的风格情感。

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带有陕西风情的琵琶曲《高山流水》,就运用到了琵琶左手技巧中所特有的推拉、吟揉,表现了乐曲内在细腻的情感。

再譬如客家音乐《出水莲》,主要运用左手的滑音(滑速较慢,通过各种上、下的小滑音和回滑音的不同频率和不同力度的应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出水莲含苞待放,随风摇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品质。

除了左手技法,琵琶演奏中的右手技巧在音乐语言的表达方面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常见的右手演奏技巧约有六七十种。如此丰富多样的右手技法不仅使得琵琶乐曲在音色上有了更多选择,也使其能更加尽善尽美地完成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右手技法在弹挑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其他指法如双弹、双挑、扫、拂、滚奏等能通过控制音的强弱、虚实、明暗等不同方面,从点与线的变化中使不同乐曲尽展其意境与情感。

如运用短促跳跃的双弹双挑技巧,可以展现乐曲所需要的活泼俏皮;运用扫、拂、滚奏等技巧,可在描写战争画面等乐曲的高潮处烘托气氛;运用琶音奏法,可使得乐曲走向柔和婉约;运用长轮,摇指等技法,可在一些抒情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其歌唱与流动性。

如乐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运用了快速夹弹的右手技法,展现出了新疆风情;又如根据同名新疆民歌改编而成的琵琶曲《送我一支玫瑰花》,运用左右手击面板加中指抹弦的组合技法,模拟新疆手鼓的音响效果;再譬如作品《春蚕》,作曲家刘德海先生在创作时借鉴了四首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元素,将这四首新疆民歌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这首作品具有民族风格性与对比性的特点。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做到每一个音乐片段中的情绪对比转换,并从节奏与旋律中展现其民族风格性特点,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小视的挑战。

由此也可印证上文的一个观点,即在地域性风格的音乐语言表达中,琵琶的演奏技法也是具有特定的表现功能的。这些特殊的演奏技法是琵琶地域性风格音乐语言的本源。

综上所述,在左手技巧与右手技巧的通力配合下,演奏者达成心手合一的境界,方可将琵琶音乐中多样化的音乐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情感内核表达出来。

四、结语

作为传统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琵琶演奏艺术是情感表达的综合艺术,需要演奏者做到心手合一、人琴合一,方能尽可能地诠释出其风格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琵琶的演奏技法之多,音乐语言之丰富,也不由得令人惊叹。而每一种技法都以其特殊的音乐语言,向人们描述着过往的一幕幕图画,讲述着一个个或喜悦或悲伤、或俏皮或沉重的故事,表达着一份份蕴藏着作曲家诚挚的感情。只有理解了琵琶的音乐语言,真正读懂了音乐背后蕴藏的真实情感,方能更好的去感受琵琶演奏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琵琶乐曲技法
我和我的琵琶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悲伤的乐曲
秀秀台
“琵琶”和“枇杷”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