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渡

2022-09-10 02:29
躬耕 2022年8期
关键词:秋林渡口风景

◇ 胡 克

许多地名都好听,内乡西北80 里的秋林渡亦是如此。秋林渡是七里坪乡靳河、夏馆镇鱼道河交汇在湍河上游四百米的地方。从秋林渡这个地方再往西和往北走,就算是深山区了。自从这个地方叫秋林渡以来,它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

为什么叫“秋林渡”呢?

因为渡口两侧山上的乌桕树,一到深秋,圆润树叶皆成火红色,其籽白如玉珠,所制蜡烛火质明亮,无烟无味。人们随后用上电不再用油点灯,以前粗大的乌桕树被人们伐作案板而几近灭绝,“秋林红叶”胜景也就消失了,可是以“秋林”冠名的“秋林山”“秋林渡”还在这里。时光磨洗见真纯,“秋林”二字已深深刻入老百姓的心坎里,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组,而是当地人民家庭中的一员,受到亲人般待遇。以至于它紧邻的两个乡镇都把主要街道命名为“秋林街”,老百姓开个客栈也取名“秋林客栈”,建个新村叫“秋林社区”。

湍河的秋林渡虽说在我国的渡口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也喜欢这个名字,我常常听见它在给我说话。面对景观,我们仅仅局限于人造景致和视觉效果,往往忽略其自然和文化内涵。古代以水路为主要交通,可以想象当时这个秋林渡口是多么的繁忙。热闹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文化。《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当下宋江将兵马分作五起进发……离了南丰……于路行了数日,到一个去处,地名秋林渡。那秋林渡在宛州属下内乡县秋林山之南。那山泉石佳丽,宋江在马上遥看数行塞雁都有惊鸣之意。……原来是“浪子”燕青射下十数只鸿雁,……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诗一首: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宋江吟诗罢,当晚屯兵于秋林渡口,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从文章可以看出施耐庵老先生来过这里,要不然他不会对秋林渡描写得这么细微。金朝内乡县令元好问在任时也在秋林渡临水边盖了间“草庵别墅”,他站在渡口岸边不禁吟道:“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荀蕨梦中香”。清代文人沈灿也被这里美景俘虏了,他的《游秋林》“秋林夏馆堪幽赏,四望青山列画屏”更让人想到这里就是一幅山水画。

夏馆古时又称“秋林”,其源于古时候秋林山下盛名远扬的秋林寺。夏馆是战国时期楚国北部的边关前沿和“夏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自古以来,夏馆为兵家必争之地,它西通秦戎,南下荆楚,东达齐鲁,北至晋赵。更是楚国西北边陲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镇北百里的湍源村,村后的界岭以北即是时刻觊觎侵犯楚国的韩赵魏。夏馆镇成了当时楚国在西北边防线上首当其冲的要塞,故其周围至今仍保留着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的楚长城石寨群。昔日刀光剑影的军事设施,而今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古文化遗址。这里的秋林渡高中历史课本明确说明,夏禹曾到豫西治水,当地百姓也广有此类传说,故从夏馆镇流向湍河的河流至今仍叫“禹到河”,又称“鱼道河”。我站在秋林渡岸边,想象以前有多少互相爱慕、憎恨、无所谓的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在这里告别离去,有的回来了,有的永远没有返回;一些相恋的情侣们在这里渡过爱河,有些人们在这里流下悔恨、遗憾的泪水,有些人在这里流下惊喜的泪水,可这些影像早已随风逝去。

我漫步在秋林渡有曲线的温柔山道小路上,远处多姿的山峦、眼前素淡的野花在澄净天空的照顾下是那么迷人,前方的斑鸠从这个树枝飞到那个树杈,小松鼠好像不怕人似的,向山丛中跑一阵子,再扭过头来不知在想什么;河里有当地独有的一种鱼——砖鱼,这种鱼很有意思,身体上没有刺,只有一根脊椎,也许是山高水寒,它们永远长不大,它们是不是怕长大了成了人们的餐桌上的一道菜。地上的蚂蚁比平原的蚂蚁大,这里的蚂蚁是一只一只在觅食,不像小蚂蚁们一群一群地找食。岸边平滑的石头,松软的青苔,此处我席地而坐,想着要是能酌几盅美酒,弹一首古曲,那多美呀!这时,我看到一只飞虫坠落到河里了,它在挣扎时激起了一圈一圈的微波,赶紧往岸边折腾,河里的鱼此时好像集体都睡着似的,没有一个感觉到小小波痕,时间稍长一点这只飞虫有点累了,它不急不慢向岸边晃来,这时,它的动作很柔,怕自己动作过大把鱼儿引来把自己吃了,它借助水波的动力向岸边靠近,一个大的浪花把它打翻,停了一会儿,它又从水里冒出来,轻拍了两下,继续自己的方向。有时候,我看到它有些绝望了,因为好长一段时间,它就在水中一动不动,但是,等了一会儿,它好像想起自己孩子,也许是……这时正巧一个小树枝飘来,它连忙抱住,随着树枝终于顺到岸边,岸边一些白色水沫又挡住它的去路,它又开始想办法,费了很大劲才从泡沫中荡漾到岸边。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飞虫,只是很佩服它。

我仔细观察在秋林渡漫步的人,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时而低头,时而抬头,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反正都是一脸轻松的样子,他们在这里没有目标地走着,每个人的心思都不一样,有的寻古,有的听鸟叫,有的大吼大叫,有的坐在那里发呆,有的喝醉了靠在树上。每天的人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外乡人,有时候是本村村妇洗衣,身后还跟着一只杂毛狗。渡口就是这样容纳着万物,羊儿在它身上大小便,人们说话的唾沫星喷在它身上,上面冲下来的枝枝杈杈挤在它的喉咙,水草长在它的脸上,旁边多条小渠沟水流入它的内脏,它都让这些在它身体里运转,然后吐出营养的肥料和有氧气体供人类免费使用。有的人知道感恩,有的人觉得应该,有的人顶礼膜拜,有的人觉得无所谓。我擦了擦汗继续向前走着,因为只有走着,我才感觉到我真是在美景中,不是在梦境里。

渡口河水在太阳的光辉下闪闪发亮,像是眼睛看着我,这里的水量不大,但是我已醉了,我拿起相机照了好多照片,闲暇坐下翻看时,张张照片都很漂亮,好像从电脑里的图片库里下载一样。此时,我觉得上学时期背诵的好景好句用在这里都黯然失色。我躺在一棵大树上休息片刻便恢复了精神,耳畔自然界的声音像是秋林渡的脉动把我全身的穴位打通,心想在这里待下去,哪儿都不去。每个人对风景都有不同的选择吧!我喜欢一个人去看不是风景点的风景,譬如秋林渡,这里寂静无人的风景很单纯,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水泥路,没有仿古建筑,没有高级卫生间,没有售票口,只有来秋林渡寻找需求的村民和极少数游客。我至今不解,好的风景点为何盖个收票门。我想到有一次在景区里看到几个挖药材的村民,我问他们从哪里进山挖药?他们说没从大门进,而是从大门旁边的一处山坡翻过来,不想给看大门的人找麻烦。过后我琢磨他们的话,心想到底是谁给谁制造麻烦呢?我曾带朋友来这里转过,他们来后都说这里美,我问为何美?他们说因为没有开发。古人们能写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好词句,也许就是看了像这个没有开发的渡口风景才有感而发吧。

你要是来秋林渡走一走,就会遇到不一样的心境,因为你的情绪会随着这里的云彩变幻而变化着,在这里你的脚步可快可慢,思想如这里的风景一样静谧,整个人像是和这里连为一体,时光在这里停滞,耳边的风像是从天上吹下来,让人晕乎乎的,懒洋洋的,什么也不想,只任美妙的青草气味在身体里流动,自己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

猜你喜欢
秋林渡口风景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渡口
秋雨感怀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陆俨少山水画谱(十一)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