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浅论
——以《新技能英语》为例

2022-09-14 07:53张丽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思政

胡 燕,张丽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a.学报编辑部;b.外国语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广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自觉担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任。但是,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能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配合,在课程建设方面又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能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打了折扣。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全面改变了这种局面。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全面展开。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在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教育规律,要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仅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主力军”、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主战场”、专业课课堂课程思政“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英语教学是隐性思政教学的重要阵地,国内出现了大量有关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例如,王昭宁的“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毛英的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托彦萍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等100余篇,但是大部分研究在教学改革的突出问题和方法上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问题

随着“课程思政”观念的提出,各个高校开始进行“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高等职业院校也积极探索三教改革和思政育人新途径。英语不但是高职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门文化课,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基于英语课的特殊性使得如何在英语课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生源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自主招生、对口单招;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自主招生比例逐步提高;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前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更有部分同学还未有英语学习经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异化大,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如何在满足学生英语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二)教材思政元素欠丰富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内容由外国直接引入,或者学校自编,所以教材内容选取不适合“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英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但各类高职英语教材编写还是以英语应用为主,适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不丰富。思政元素的设计不够全面,且缺乏系统性。教材内容设计的局限,不适合“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大量的院校自编教材试图突破这一局限性,但效果不佳。因此,难以达到“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考核制度不完善

英语教学的考核以考试型终结性评价为主,考核制度并不完善。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四六级报考率和过关率都不高。故在学习阶段,判断一个人英语学习的标准主要以课中检测和期末测试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实施课程思政。因为终结性评价缺乏对过程的关注,而课程思政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沁润,逐步实现的,因此单一的评价体系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也会阻碍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四)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领头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教师只顾专业知识的讲授,忽视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他们在教学中找不到或根本就不愿找切入点去开展课程思政,从而难以完成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如何将思政元素和公共英语课程结合的问题上,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讲授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让教师充分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行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做到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实现课程思政背景下对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的改革目标。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吃透教材,明确目标

基于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将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相结合。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吃透教材,突出英语学科的专业性。然后,结合课程思政在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前提下,将技能训练与思想育人巧妙融入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打好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语》系列教材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的编写贯彻“为用而学,学而能用”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文素养的培育。下面以《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1》学生用书为例,剖析如何在《新技能英语》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见表1。

表1 《新技能英语》单元中的思政元素

(二)聚焦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外国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其中有许多与经济、政治、生态与科技等相关的文章,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学习到的是西方知识与文化,这种课程更应引起英语教学老师的重视。[3]我国有许多优秀英文报道;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可以选取国家领导人外出演讲的文章进行讲解,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把公共英语专业的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同时,热点问题的加入和讨论式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引导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教育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视了文化方面的教育。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化讲得多,中国文化讲得少,导致一些学生崇洋媚外。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引导学习西方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对照引入对应的本土素材,对比探讨,树立文化自信。

(四)注重人文情怀,强化文化融合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主要展示西方文化的公共英语课,更加需要老师注意课程目标中情感和价值观的实现。善于将西方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在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人文情怀和理论知识的双重输出,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善用信息化,创建教学新模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也带来了新鲜的活力,网络云平台的发展、各种教育软件的出现,方便了老师教学活动的展开,丰富了学生的零碎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不完全适于新时代的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枯燥无聊的教学活动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可以积极探讨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选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选定特定的课程思政的主题,展开学生线上云平台的头脑风暴讨论,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讨论情况,掌握学生价值观取向,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利用其他高校的优质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打造语言学习、技能训练、思政育人,三维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维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的巧妙设计,课前教学也需要老师通过网上平台的作业达到导学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需要老师利用多媒体做到思政元素多样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更乐意接受“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课前思政元素感知润心,课中练习育心,课后拓展固心,做到时时沁润,课课育人,育人于无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课任务因单元主题不同而各有侧重点。以第七单元It was a fantastic party!为例。首先吃透教材内容,单元主讲聚会活动;然后挖掘思政元素-节日聚会,确立单元思政主题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接着,设计教学活动,优化实施。如图2所示。

图2 实施案例

(六)加强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英语教师作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开展者和引导者,需要不断加强职业素养,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育人的核心思想[5]。在落实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加深自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

(七)完善"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利于“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落实。“课程思政”实施得好与坏,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意义重大。因此,为了“课程思政”得到更好的实施,高职院校一定要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发掘现实生活或者历史故事中的典型案例,带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配合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面临改革,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联合在一起,案例教学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备课典型案例,比如:在学到生态环境相关文章时,就可以把“塞罕坝事件”讲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记在心,体现在生活学习中。案例教学是大部分教学过程中都会用到的方法,案例的讲解的加入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老师明确情景创设的目的,合理地为课程创设合适的情景,比如学习公共英语中“Economics”一词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合理的钱币交换氛围,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理财规划等,在学习英语之余让学生明白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金钱确实万万不能。情景教学法需要老师选择合理情景进行创设,以免冲淡该堂课学习的主题。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安排在课前活动中[6]。比如在学习西方人物的课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掌握人物的基本生平,同时让学生就自己是否喜欢该人物进行思考,喜欢的是什么特点,我国文化中是否有类似的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上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增加有意注意的出现频率。

(四)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中真切体会真理愈辩愈明,既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同学们的辩才。更使同学们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在大幅度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教学改革,虽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的问题。但只要学校有方向,教师有方法,学生有动力,共同努力就能实现思政育人。使高职公共英语课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了育人水平,在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中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公共英语构建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职院校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分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