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超声评估糖尿病患者关节病变情况及与血糖水平关系的价值研究

2022-09-15 04:42曾宸陈海兰陈薇蔡吓明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髌上滑囊滑膜

曾宸,陈海兰,陈薇,蔡吓明

1.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福建莆田351100;2.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福建莆田 351100

现阶段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血浆葡萄糖升高[1]。在全身性疾病中,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处于第3位,仅低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进步,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致死率,但关节病变率却越来越高[2]。关节病变虽不属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却可能致残。过往临床中采用影像学手段检查诊断膝关节病变时,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该方式却无法对滑囊积液直接检查,且也无法显示滑膜增厚情况。所谓滑囊也被称为滑膜囊,属于滑液囊,为结缔组织的扁囊,少数与关节相通,多数独立存在,其作用有利于肌肉骨骼之间的运动,多发生在肢体活动范围较大的区域。正常情况下,滑囊中仅含有一薄层的黏液,起润滑作用。因此,滑囊是一个潜在腔隙,处于病理情况下才表现为一个充有液体的囊性结构。膝关节活动范围较广,其周围滑囊也相对较多。膝关节周围滑囊有髌上囊、髌下囊、髌前滑囊、髌下浅囊、髌下深囊、胫骨粗隆滑囊、髂胫束滑囊、胫腓侧副韧带滑囊、内胫副韧带滑囊、鹅足囊腓肠肌内侧头腱下滑囊、半膜肌滑囊等,按其解剖方位大致可为膝前区滑囊、膝后侧区滑囊、膝外侧区滑囊及膝内侧区滑囊。MRI检查虽能清晰显示滑膜早期病变,其推广和应用却并不容易[3-4]。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个关节)采用高频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关节病变情况及与血糖水平关系的价值,旨在为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个关节),设为糖尿病组;均满足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5],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完整。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55.74±6.27)岁。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名(240个关节),设为对照组;其中男65名,女55名;平均年龄为(56.32±6.4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全部研究对象均不存在显著的膝关节僵硬、疼痛,不存在外伤史;红细胞沉积率、免疫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检查结果发现不存在骨质破坏和关节腔狭窄。

1.2 方法

选择GE LOGIQ E9彩色超声仪,采用频率为6~15 MHz的探头频率;选择Philips EPIQ 7彩色超声仪,采用频率为4~18 MHz的探头。高频超声检查时,充分暴露膝关节,患者取坐位,膝关节屈曲30~40°,将探头置于髌骨前方和上方,对髌上囊、股四头肌行纵、横扫查,于髌骨下前方对髌腱、髌下浅囊、髌下深囊行纵、横扫查;将小腿外旋,扫查患者膝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鹅足腱止点及内侧滑囊;将小腿内旋,扫查患者髂胫束、膝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腱及外侧滑囊。重点扫查髌上囊、内侧滑囊及外侧滑囊,观察其积液及滑膜情况,并测量积液前后径和滑膜厚度。该检查均由同一位能熟练检查膝关节的医师操作,严格根据标准切面进行各项检查。每个值均进行3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并准确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病变与餐后血糖、糖尿病病程的相互关系。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相关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滑囊检查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外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及髌上囊积液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滑囊检查结果对比[(±s),mm]

表1 两组膝关节滑囊检查结果对比[(±s),mm]

组别对照组(n=120)糖尿病组(n=120)t值P值关节数(个)240 240外侧滑囊积液1.35±0.39 3.84±2.41 15.801 0.001内侧滑囊积液1.23±0.37 3.67±2.63 14.233 0.001髌上囊积液1.07±0.31 3.83±2.43 17.454 0.001滑膜厚度0.26±0.08 2.75±1.29 29.846 0.001

2.2 声像图表现

膝关节髌上囊正常情况下超声表现为位于股骨和股四头肌深面两脂肪垫间,有少量滑液,呈线状无回声区,其前后径≤2 mm。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周围滑囊除髌上囊外在超声下均不显示,病理情况下膝关节内侧滑囊与外侧滑囊超声表现为由线状高回声所包绕的无回声区。滑膜是一层柔软的血管丰富的内膜,它主要内衬于滑膜关节的非关节部分和关节内的任何韧带或肌腱,还覆盖于关节囊内及其骨性表面上,正常情况下滑膜组织非常薄,超声检查无法准确分辨,所以本研究没有测量正常的滑膜厚度。增厚的滑膜表现为丝带样,毛糙,表面不光滑,厚薄不均,向腔内凸起,呈结节样、绒毛状、絮状,超声表现以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查膝关节240个,而出现病理变化的关节滑囊有202个,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增厚、外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髌上囊积液等。全部240个膝关节中,共有168个膝关节存在髌上囊积液,髌上囊积液平均为(3.83±2.43)mm;共有193个膝关节存在内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平均为(3.67±2.63)mm;共有198个膝关节存在外侧滑囊积液,外侧滑囊积液平均为(3.84±2.41)mm。240个膝关节中,共有202个膝关节存在滑膜增厚,平均厚度为(2.75±1.29)mm。

2.3 膝关节病变和糖尿病病程的相互关系

在糖尿病病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对于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其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风险较低,滑膜表现为丝带状或者毛糙,积液回声表现为清亮;而病程>20年的糖尿病患者,其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积液内存在明显的线状、点状的回声,密集度明显增加,滑膜表现为结节状、絮状等。

表2 膝关节病变和糖尿病病程的相互关系[n(%)]

2.4 膝关节病变和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的相互关系

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的膝关节病变率显著低于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4。

表3 膝关节病变和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的相互关系[n(%)]

表4 膝关节病变和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在人们饮食结构不断改变、经济水平逐渐提升、社会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的过程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5]。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时间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因为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状态,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如水电解质、营养物质等代谢异常,进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及相关症状[6]。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阶段临床对有关糖尿病合并膝关节病变的具体病机还并不明确,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①神经病变或动脉硬化而导致膝关节出现缺氧、缺血;②肥胖而导致膝关节称重加剧,进而引起病变;③滑膜内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增加滑囊积液,进一步引起膝关节病变[7]。

在人体关节中,膝关节不仅运动次数最多且其承担的负重最大,再加上其结构也最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8]。膝关节受损伤的风险较高,一般是肿瘤、炎症等骨科常见疾病的好发部位。因为膝关节受损伤软组织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进而导致病因诊断变得困难[9]。现代影像学技术及设备的进步、完善,丰富了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临床对膝关节病变进行诊断时,主要采用X线检查,然而常规X线检查只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异常,基本上无法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及结构[10]。在进行膝关节检查时,核磁共振是现阶段公认的最可靠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病变,但因检查费用昂贵,普及和推广造成一定限制[11]。而与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超声检查更具优势[12]。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外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及髌上囊积液增加更为明显(P<0.05)。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膝关节早期的病理变化。另外,在糖尿病病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P<0.05);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的膝关节病变发生率低于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的膝关节病变发生率(P<0.05)。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餐后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准确、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早期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且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餐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髌上滑囊滑膜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天天跑步? 小心『鹅足滑囊炎』找上门!
髌上与髌下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预后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经髌韧带入路与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进展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肺滑膜肉瘤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