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种除草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封闭除草效果

2022-09-16 06:05田家顺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药害悬浮剂防治效果

龙 成,田家顺

(1.怀化市会同县金竹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怀化 418000;2.湖南禾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1]。水稻种植过程中各种病、虫、草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其中,水田杂草的有效防控在湖南省水稻生产过程中一直是一个难题。水田杂草是水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水稻为竞争关系,抢夺水稻生长所需的光照、水肥、空间等资源,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导致水稻减产严重,甚至颗粒无收[2]。因此,有效防治杂草是稳产的关键之一。

国家注重粮食安全,湖南地区大力推广双季稻种植[3]。双季稻基本以机插秧、抛秧等移栽模式,而封闭除草可以使杂草在萌发之初死亡,降低杂草基数,水稻移栽缓苗后,水稻生长趋优,大大降低后期杂草防治压力,所以,封闭除草是控制移栽田水田杂草的重要措施[4]。

现阶段移栽田杂草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湖南地区杂草的种群、密度压力极大,各类除草剂用量逐年上升,导致杂草抗性也逐年增加,用药效果逐年下降[5]。为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减轻杂草给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选用5 种封闭型除草剂对水稻移栽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金竹镇金坪村,试验田为水稻土,pH 值5.8,肥力中等,常年种植水稻。供试水稻品种为湘早籼45 号(湖南金色农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21 年3 月26 日播种育秧,秧田用种600 kg/hm2,2021 年4 月23 日移栽,移栽方式为抛秧,密度为秧盘1 500 个/hm2(秧盘规格60 cm×33 cm,353 孔),2021 年7 月13 日收割。供试药剂:10%丙块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美程化工有限公司);50%丙草胺乳油(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80 g/L噁草酮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240 g/L 乙氧氟草醚乳油(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设7 个处理(详见表1),每处理重复4 次,共计28 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试验田耕翻后按设定小区面积做区埂,埂高15~20 cm,埂宽15 cm 左右,以保证小区之间不相互渗漏,小区间留有排水沟50 cm 宽,独立排灌,不串排灌。

表1 田间试验处理设计

1.2.2 施药方法于2021 年4 月19 日水田平田小区作梗后,灌3 cm 浅水层,拌细沙土225 kg/hm2均匀撒施;药后保水2~4 d 至小区自然落干后移栽;人工除草处理于2021 年5 月2 日人工除草一次。

1.3 药效调查

1.3.1 调查时间与次数药后15 d 及药后30 d 各调查一次;收获期小区测产一次。

1.3.2 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调查4 点,每点取0.25 m2样方,药后15 d 调查每种杂草的株数,药后30 d调查每种杂草的株数和鲜重[6]。测产采用全小区实收测产,折合成公顷产量(kg/hm2)。

1.3.3 防治效果计算使用Excel 软件进行原始数据统计、计算防效。使用SPSS 21.0 分析软件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对各处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防治效果(%)=(CK-PT)/CK×100

式中:PT 为处理区残存杂草数(或鲜重),CK为空白对照区活草数(或鲜重)。

1.4 作物安全性调查

药后10 d,目测安全性,观察药剂对水稻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类型及药害程度。如果药害能够计数或测量,可用数值表示受害程度,如株数或植株高度等;其他情况下可将药剂处理小区与空白对照小区比较,评价药害百分率。同时观察水稻是否有抑制生长、药害斑点、失绿白化等药害症状,试验期间若发现药害现象将及时记录药害症状和严重度,药害大致恢复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试验各处理药后15 d 防治效果如表2,从杀草广谱性来看,处理2(50%丙草胺乳油502 g/hm2)、处理3(380 g/L 噁草酮悬浮剂456 g/hm2,有效成分,下同)、处理5(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450 g/hm2)对禾本科、阔叶草、莎草防效的防效均超过90%,处理4(240 g/L 乙氧氟草醚乳油72 g/hm2)对禾本科、莎草科防效差,但对阔叶草防治效果显著。处理1(15%丙块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5 g/hm2)对稗草防效好,但相对阔叶草、莎草防效显著性低于丙草胺、噁草酮处理。

表2 各处理对水稻移栽田杂草株数防治效果 (%)

试验各处理药后30 d 防治效果,以人工除草处理杂草增多,防效显著下降;从总草防效比较,复配药剂处理5(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450 g/hm2)防治效果最高,总草防效达93.2%,方差分析显示处理3(380 g/L 噁草酮悬浮剂456 g/hm2)处理与其无显著性差异。处理4(240 g/L 乙氧氟草醚乳油72 g/hm2)对稗草、莎草防效分别为55.5%、69.4%,对陌上菜防效为93.8%。

药后30 d 药剂处理区,鲜重防效(表3)均高于株防效,各药剂处理对杂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5 防治效果最优,鲜重防效达93.7%,处理1、处理3 与处理5 无显著性差异。

表3 药后30 d 各处理对水稻移栽田杂草鲜重的防效 (%)

药后10 d(水稻移栽后6 d)目测安全性,水稻立苗正常,未发现药害现象。

2.2 各处理测产结果

收获期全小区测产结果(表4)表明,除处理4 外,各药剂处理相对于人工除草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450 g/hm2增产率最高,达19.7%,但经方差分析其折合产量与处理1(15%丙块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5 g/hm2)、处理2(50%丙草胺乳油502 g/hm2)、处理3(380 g/L 噁草酮悬浮剂456 g/hm2)无显著性差异;处理4(240 g/L乙氧氟草醚乳油72 g/hm2)对稗草、莎草防治效果差,产量受到极大影响,折合产量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及人工除草处理。

表4 试验各处理测产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5 种封闭除草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之间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复配药剂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高,单剂50%丙草胺乳油、380 g/L 噁草酮悬浮剂、15%丙块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效果优良,防效均在90%以上。240 g/L 乙氧氟草醚乳油防效低,主要体现在其对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科杂草防效差,对阔叶杂草防治效果优良,建议封闭除草时桶混禾本科、莎草科类除草剂,如五氟磺草胺或苯噻酰草胺等药剂一起使用。

作为全球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力提倡双季稻种植是近年来稳产的关键措施[7]。由于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环境受到一定影响,杂草危害逐渐成为影响产量的巨大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杂草草相广泛、复杂,而且杂草密度大[8]。特别是逐年用药,一些杂草产生了抗药性,有研究表明湖南地区如氰氟草酯对稗草的使用剂量已经达到登记量的6 倍以上[9];安徽江西等地的杂草抗药性检测也表明氰氟草酯抗性频率超过60%[10]。因此,现阶段单独通过苗后茎叶喷雾往往难以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

封闭除草是控草的重要一环。芽前封闭除草,能有效缓解水田除草的压力与难度,可以延长水田控草时间[11]。建议在水稻移栽前或移栽后3~5 d,采用“封闭为主、茎叶喷雾为辅”的抗性杂草治理策略,可有效控制直播田杂草的发生危害,特别是稗草等难防恶性杂草和抗药性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达到水稻控草高产目的。

猜你喜欢
药害悬浮剂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