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方式及保温时间对钢渣RO相形成和MgO的分布的影响

2022-09-16 12:48丁宏珉石东华姜丽珍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胶凝钢渣水冷

柴 斌 丁宏珉 石东华 姜丽珍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2)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产生量越来越多,大量堆积,不断侵占土地,而且渣中有害的元素和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1-2]。目前,利用钢渣的途径主要集中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3-5]。钢渣重构是利用高温化学方法改变钢渣的组成,从而将其制备建筑材料的有效途径[6-7]。本课题研究冷却方式及保温时间对钢渣RO相形成和MgO的分布的影响,从而为解决钢渣在混凝土中安庆性不良的问题提供基础。

1 试验

1.1 原材料

钢渣:山东永锋钢铁集团产生,经热闷磁选后,其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钢渣的化学成分/%

校正材料,采用石灰石、粘土、铝矾土等。

1.2 试验方法

通过添加校正材料,在1 300℃煅烧温度下对钢渣进行重构,保温时间分别选择保温30min、60min和90min,冷却方式分别选择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应用Burke S8 Tiger XRD和日立S-2500 SEM分别测定冷却方式及保温时间下的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结合利用化学相分离法定量分析冷却方式及保温时间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却方式对重构钢渣中RO相形成和MgO的分布的影响

按照最佳配比添加校正材料,在1 300℃下保温60min对钢渣进行重构,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钢渣中MgO存在形式的影响。图1为不同冷却方式下重构钢渣的XRD图谱。

由图1可知,相对与自然冷却,急冷方式制得的重构钢渣具有更多的胶凝性矿物。冷却方式为急冷时重构钢渣中RO相的含量相对较多,说明急冷时能生成更多的RO相,而且自然冷却时游离MgO的特征峰较明显,原因是自然冷却时MgO有充足的时间结晶,使得更多的MgO发生析晶,生成更多的游离MgO,不利于体积安定性。急冷时MgO来不及结晶,直接固溶于其他相中,不会生成大量的游离MgO。两种急冷方式对游离MgO的含量影响不大,但是水冷方式较风冷生成的胶凝矿物含量稍多。

图1 不同冷却方式下重构钢渣的XRD图谱

由图2可以看出,对比原钢渣,各种冷却方式下钢渣生成了更多的胶凝矿物和固溶体。自然冷却时各种矿物慢慢结晶,发育较完整,活性较低。急冷时各种矿物来不及结晶,活性较高,并且生成了大量固溶体RO相,有利于游离MgO的固溶。

利用化学相分离的方法对冷却制度下的重构钢渣进行相分离,得到各重构钢渣中矿物组成的含量分布如表2。

(a)原钢渣(b)自然冷却重构钢渣(c)水冷重构钢渣(d)风冷重构钢渣图2 不同冷却方式的重构钢渣的SEM照片

表2 不同冷却方式时重构钢渣中MgO的分布情况表

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经过不同冷却方式,重构钢渣中的矿物组成明显不同。相对于原钢渣,经过高温热处理重构,钢渣经过重构形成了更多的胶凝矿物,如硅酸盐相、铁酸盐相等,其原因是MgO在硅酸盐相和中间相中的含量有所下降,使得MgO在其中的含量有所下降。不同的冷却方式对RO相中MgO的含量影响不同,相对于自然冷却,选择两种急冷方式时RO相中的MgO含量有所增大,且自然冷却时重构钢渣中的MgO有充足的时间生长发育,发生析晶,使游离MgO的含量增加,影响其体积安定性。在冷却方式为水冷时,重构钢渣中生成的硅酸盐相等胶凝矿物含量相对较多。综合考虑,冷却方式选择水冷方式。

2.2 保温时间对重构钢渣中RO相形成和MgO的分布的影响

按照最佳配比添加校正材料,在1 300℃下对钢渣进行重构,冷却方式选择水冷。研究不同保温时间对重构钢渣中MgO存在形式的影响。图3为不同保温时间下重构钢渣的XRD图。

图3 不同保温时间下重构钢渣的XRD图谱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重构钢渣中胶凝矿物的含量随之增加,并且固溶有大量MgO的RO相含量也随之增加,说明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助于MgO的固溶。当保温时间过长时,游离MgO的结晶也趋于完整,不利于其体积安定性。

由图4可知,不同的保温时间对重构钢渣中的MgO的存在形式有较大影响。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重构钢渣中的矿物相含量明显增多,晶体发育良好。但保温时间为90min是时,发现了游离MgO的存在,这是由于在较长时间下,MgO发育完整,发生了再析晶现象,游离MgO的存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利用化学相分离的方法对不同冷却制度下的重构钢渣进行相分离,得到各重构钢渣中矿物的组成分布见表3。

(a)30min(b)60min(c)90min(d)2点EDS图图4 不同保温时间下重构钢渣的SEM照片和EDS图

表3 不同保温时间下重构钢渣中矿物的组成分布情况表

由表3可以明显看出,经过不同保温时间,重构钢渣中的矿物组成明显不同。相对于原钢渣,经过高温热处理,钢渣经过重构形成了更多的胶凝矿物,如硅酸盐相、铁酸盐相等,其原因是MgO在硅酸盐相和中间相中的含量有所下降使得MgO在其中的含量有所下降,且经过重构后游离MgO的含量明显减少。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MgO大量固溶到RO相中,使RO相的含量随之增加,保温时间越长,RO相中MgO的含量越高。但保温时间为90 min时,重构钢渣中的MgO有充足的时间生长发育,发生析晶,使游离MgO的含量增加,影响其体积安定性。保温时间为60min时生成的胶凝矿物含量较多,且游离MgO含量最低。综合考虑,选择60min作为钢渣重构的最佳保温时间。

3 结 语

(1)冷却方式为急冷时重构钢渣中固溶体RO相的含量相对较多,自然冷却时游离MgO的特征峰较明显。由于两种急冷方式对游离MgO的含量影响不大,但是水冷方式较风冷生成的胶凝矿物含量稍多,因此选择的冷却方式为水冷。

(2)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重构钢渣中胶凝矿物的含量随之增加,并且固溶有大量MgO的RO相含量也随之增加,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助于MgO的固溶。当保温时间过长时,游离MgO的结晶也趋于完整,不利于其体积安定性。

猜你喜欢
胶凝钢渣水冷
钢渣易磨性研究现状
钢渣在海绵城市透水混凝土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养护与拌合条件对碱渣-电石渣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正交设计的钢渣黏土承载比试验研究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外钢渣一次处理技术特点及进展
水冷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