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规划设计如何适应城市发展

2022-09-16 12:47李春波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机制优化

金 峙 许 荣 黄 森 李春波

(1.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江苏 南京 210007;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伴随城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设计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以追求努力适应快速的当代城市发展节奏与进程。具体来讲,就是要体现城市面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空间改变,也包括生态、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有效性。在当今倡导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必须从传统粗放型向生态型建设模式转型变化,合理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现存问题,并提出健康、长期持续发展的建设策略,最终达成一种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节奏的相互和谐。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内涵

生态城市在规划设计方面涉及诸多方面,它主要为城市建设综合化发展模型,在模型中也融入了多种生态内容,这就要参考生态学原理展开分析,深度了解城市生态变化,提升城市发展建设魅力。在本文看来,生态城市的基本属性是基于综合研究型社会所展开的,它其中包含了多种科学研究手段,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方面追求自然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设,同时提出了城市经济运行高水准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生态循环良性发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包含以下3点。

1.1 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基本原则

如果从生态学角度来思考问题,则需要生态型城市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对发展规模的一定限制展开分析。例如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建立环境净化与城市环境质量的直接关系,以此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优化城市的净化功能;或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通过经济和技术水平实现城市承载水平的逐渐提升,结合城市规划具体内容展开分析与布局,确保城市生态资源合理化配置,体现一定生态发展价值,满足各种生态发展要求[1]。

1.2 城市的自然与人和谐发展基本原则

为追求自身利益,对于生态城市整体建设而言,需要体现多重要求,建立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为适应城市发展,必须建立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基本原则。即确保生态城市有效建设且建设到位,这些都是为打开生态城市发展局面奠定基础,结合环境保护优化人类生存居住环境,满足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根本所在。在城市中,自然资源无处不在,它应该与人类结合起来,体现融合发展优势。

1.3 城市生态化自然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

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空间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城市成长过程提供重要基础,为此城市需要遵循自然成长性原则,结合自然演变规律规划城市,保证城市健康长远发展。在这一套原则中,城市生态维护与更新都需要遵循动态发展机制[2]。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效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大工程,它在适应城市发展建设多点开花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经济、文化、政治、环境、能源、人文等多重要素协同发展,注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良性循环,真正体现生态城市空间发展多元化统一机制,满足相关建设要求。在本文中,结合生态城市的综合规划设计与发展要考虑提出有效适应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策略内容。

2.1 注重区域协同发展

生态城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区域协同发展,这是适应城市发展节奏的重要基础。换言之就是要全面围绕城市自身固有条件优势展开思考,整合其中多功能区域内容,确保迎合区域发展需求满足城市产业资源内容划分,建立基于深度划分层面上的城市各色资源有效整合,体现人文文化价值优化。在整体过程中,也要结合城市发展创新理念,思考诸多发展内容,例如建立城市生态型行业机制,如此对于城市综合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体现一定城市资源整合优势,体现共生发展优势,并在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下完善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功能优化过程,体现城市多元化建设机制,强调对于网络智慧特色生态化中心社区的有效打造与夯实,真正组建城市未来发展新生态,形成城市示范区域样板,建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全新标杆[3]。

2.2 夯实产业促进全面发展策略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该围绕城市主体展开,强调夯实生态综合发展基本原则,注重产业服务内容有效升级,体现产业循环推进建设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建立发展策略,结合相关策略坚持发展原则。也就是夯实产业促进发展策略,换言之就是体现行业中平台建设服务审计内容,保证契合产业循环发展要求来建立产业外溢内容分析机制,满足培育城市中的各种生活空间建设,建立良好的区域化生态配套设施。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文发展,体现第三方企业城市服务经济基础内容,优化相关建设机制,分析其中经济增长点,并有必要培育全新经济增长点,注重战略发展与第三方机制优化。细致来讲,生态城市在规划设计就是引导人们体验绿色经济所带来的诸多好处,甚至形成了城市田园综合体产业经济模式,真正将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两大理念融为一体,并根植入于城市各大行业产业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而在生态城市不断追求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建立产业创新转型分析机制,满足创新理念发展。换言之,就是结合明确方向建立新目标,如图1[4]。

图1 未来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模式

2.3 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发展策略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想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节奏,就必须做到优化提升城市空间,提出相应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的关键就是在满足城市网络建设秩序,体现高效率开发机制,结合城市融通机制建立城市空间发展优化路径,满足空间增长要求,有效解决城市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结合节约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来思考相关问题颇有必要。例如,在结合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中的空间规划内容,使其体现出规划功能板块建设,基于这一点,还要结合城市规划发展的各种实际条件状况。在本文看来,要形成良好的空间联络机制,解决一些不畅通、不良发展结果,真正做到生态城市空间建设规划有的放矢,结合多点内容展开思考,分析围绕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体现更多价值的可能性。当然,也要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优化思考相关问题,提升城市绿色环保建设价值,建立城市中的多元化、高密度网格,为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提出更多可能性[5]。在结合生态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态势下,也要重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为其发展内涵优化创造条件,体现城市街道两侧相互关联关系,这对于增加空间面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都有好处,更能提高城市整体的运营效率,体现生态性。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实际上是朝着存量型城市发展,结合城市土地资源匮乏问题展开分析,搭建高紧凑性空间结构,使其能够取代目前城市中已有的大量低密度空间,实现生态城市的整体集约化快速发展,提高生态城市发展转化率。如果从另一层面讲,也要结合城市空间建设优化体现生态控制便捷内容,实现城市向外延伸发展优化。

在城市空间优化中引入更多有价值内容,如此对于提高土地整体应用价值帮助较大。例如,融入具有先进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它的导向性与生态化开发理念,能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干线设计体现轨道站点开发细节,提高轨道交通站点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效率。就整体而言,结合城市中的集中社区公共功能内容来分析其周边领域布置,优化公共空间连通站点建设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出行频率,如此对于城市绿色节能环保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如图2。

图2 生态城市地下交通综合体建设发展模式

3 某项目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的案例简析

某项目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按照规划,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将打造成展现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城市景区,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文化、休闲和景观功能,强化紫金山、玄武湖两大片区交通联系,提升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3.1 协调关系、打造城市生态社区

某项目希望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积极协调、处理各方关系,打造、夯实城市生态社区发展机制。这样一来对于引导城市周边景观优化建设帮助较大,也能为内部绿化景观有效打造创造前提条件,满足生态化城市建设所有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某项目也希望补充区域功能,塑造经典社区,这其中就大量完善了城市节点建设,打造了具有文化生态特色的高端城市社区,展示城市的生态化规划设计面貌,强调各方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具体来讲,某项目地上为单层胶合木构建筑,功能为游客中心和配套服务,游客中心局部设有设备夹层;地下两层框架结构,主要功能为配套服务、旅游展示、大巴停车库、自走式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地下局部设夹层,功能为非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

3.2 环境优化、打造协调发展体系

某项目希望通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优化环境,打造协调发展体系,它遵循生产、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原则,积极满足绿化发展需求,确保生态生活与生态环保之间相辅相成。在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结合项目整体生态效益与综合价值,提升建立绿色规划机制,创新重点内容,保证参考点、线、面综合满足地方生态城市设计方案,体现高水平发展要求,也形成城市中多元化的景观处理方案机制,思考优化机制建设进程。

整体来讲,某项目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洽共处的新型城市客厅为目标,将文化旅游和市民休闲有机结合,实现旅游集散、城市客厅两大功能。上述内容都符合环境优化、打造协调发展体系要求。

4 结 语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思考其适应城市发展节奏的诸多思路与方法,强调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有效优化,形成城市建设性能规划方案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发展环境更加人性化、智慧化。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机制优化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