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应届医学院校毕业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2022-09-16 02:07张春燕徐宗玲孙一甲赵维燕李珂珂褚光松王慧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医学院校毕业生

张春燕,徐宗玲,孙一甲,赵维燕,李珂珂,褚光松,王慧云*

(1.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 泰安 271099)

近年来,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1]。为了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否对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心理造成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站,对济宁医学院等医学院校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了疫情期间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部分毕业生的心理调适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3所医学院校中的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等非医学相关专业共3520名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24名,女生1996名。

(二)研究方法。

参考心理健康状况量表SRQ-2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学习强国”APP提供的疫情期间心理状态评估表,编制了适合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共包含20道题目,包括人口学基本资料(性别、年级、专业),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对疫情讯息的关注程度,对负面消息的处理方式,疫情期间毕业生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疫情期间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疫情期间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频率,以及毕业生出现焦虑心理时的减压方式。2020年5月,由课题组心理学老师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辅导员老师向学生讲解问卷调查注意事项,转发问卷调查二维码,学生自行扫码填写问卷后提交。

采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记数资料使用百分比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疫情期间98.36%的应届毕业生对新冠肺炎相关资讯给予了一定的关注。51.49%的毕业生“看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新闻,会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加快”;45.55%的毕业生“出现过食欲不振、嗜睡、兴趣不高的症状”;12.05%的毕业生“曾感到焦虑或恐惧”,说明疫情确实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所学专业对应届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

对比不同专业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得知:医学及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看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新闻,从未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加快”的比例为62.63%,明显高于非医学相关专业的选择比例(38.35%);对比不同专业学生在个人防护方面的差异可知,医学及相关专业选择“在个人防护方面,我有自己的主见,不会受周围人的影响”的比例为87.88%,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选择比例79.61%,且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χ2=8.867,P<0.05),说明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科学理性认识疫情,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个人防护。

(二)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差异。

在性别对比方面,“看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新闻,会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加快”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6.36%和60.19%,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χ2=16.174,P<0.01)。选择“疫情期间,偶尔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的男生比例为38.38%,显著低于女生比例(50.00%)(χ2=11.276,P<0.05);此外,女生选择“担心疫情影响就业”的比例为78.16%,显著高于男生的选择比例(68.69%)(χ2=14.306,P<0.05)。说明疫情期间,女生的情绪更容易受到疫情相关资讯的影响。这也提示教师和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女生的情绪问题。

(三)家庭氛围对应届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

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频率对疫情之下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影响。将毕业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和“与家人沟通的频率”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1。将毕业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与“离开网络时感到不安、空虚或无聊的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上网时长与沟通频率的交叉分析结果

表2 上网时长与离开网络空虚无聊感的交叉分析结果

表1的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为“3~4小时”的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最为频繁,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为“8小时以上”的学生中一半的学生“几乎不”与家人进行沟通。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毕业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少,离开网络时的不适感会越轻。相反,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多,离开网络时的不安、空虚或无聊感会越强烈,二者呈极显著相关。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与家人沟通交流”的学生中,47.10%的学生“从未感到焦虑或恐惧”,“偶尔与家人沟通交流”的学生中该项统计结果为29.63%。由此说明,居家生活期间,与家人沟通交流是缓解毕业生焦虑的重要方式。

(四)应届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缓解焦虑的方式呈多样化分布。

对于出现焦虑和压力后的减压方式,毕业生们的选择呈现多样化分布,具体见图1。

结合图1以及课题组电话调查的结果,“性格外向”的学生大多选择“与朋友交流”“与父母交流”“与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调节情绪;“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选择通过“独处”“听音乐”“看书”和“运动”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给自己放松减压,说明毕业生纾解情绪的方式具有个体化差异,教师和家长应针对毕业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个体引领,找到最适合每位毕业生的减压方法。

图1 疫情期间应届毕业生缓解焦虑的方法统计图

该部分的调查结果再一次说明,沟通交流是缓解毕业生焦虑情绪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需要家长和辅导员随时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变化,适时找到沟通切入点,就毕业生们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三、小 结

9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较强、喜欢独立思考、富有自己的思想、敏感且容易冲动等特点[2],教师和家长应针对毕业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引领,找到最适合每位毕业生的心理调适方法。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毕业生分析疫情对于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影响,使毕业生们意识到疫情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来说,是机会和压力并存的。引导毕业生充分利用青年时期的美好时光,不断充实自己,促进毕业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与成熟成长。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医学院校毕业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