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性反馈在中医临床课程模拟教学的应用

2022-09-16 02:07章恒端胡庆华曾叶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引导性实验组满意度

章恒端,胡庆华,曾叶明

(1.金华市妇幼保健院;2.金华市中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引导性反馈(debriefing)来源于国际护理模拟教学协会(International Nursing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Simulation and Learning,INACSL)倡导的《模拟教学最佳实践标准》,特指在模拟过程结束后实施的一种反思程序,其定义为模拟结束后立即开始的反思过程,由培训导师借助基于循证的引导性反馈模式展开,充分鼓励学员进行反思性思考,就学员的表现提供反馈,同时对完成模拟的过程进行讨论[1]。本研究探讨引导性反馈在中医临床课程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金华市中医院中医科10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男40名,女10名;年龄(22.31±0.39)岁;实验组:男38名,女12名;年龄(21.45±0.55)岁。两组本科生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法。带教老师负责设计经典案例,提前1周将案例发放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明确分工和职责。中医临床课程模拟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带教老师静心观察,不提问和纠错,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中医临床实践,同时教师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该组学生中医临床实践的优点、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内容,作为结束后引导性反馈的部分参考资料。

实验组在传统模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引导性反馈。引导性反馈拆分成5个步骤,第一步融入(engage):每个学员通过回忆刚才的模拟过程记录下病患的名字、自己对于病患的第一感觉、做的好的部分有哪些、做的不够好的部分有哪些以及病患的大致情况。之后带教老师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以及学员回答的方式来讨论病人的情况。第二步探索(explore):带教老师通过辅助设备来帮助学生重新体验刚才的模拟过程中每个角色的一些具体表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记录下病人关心的事项、诊断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以及这些关键点之间的关联。带教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员拓展思维,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员认识到刚才哪个地方自己想对了,原因是什么,哪些决定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步解释(explain):学员以及带教老师开始就之前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跟老师需要各自重新记录下在引导性反馈开始前刚才有哪些做对的、遗漏的重要细节点以及修正在引导性反馈前做错的部分以及错的原因。第四步详述(elaborate):带教老师开始对上个步骤记录点做1次完整的论述帮助学员厘清知识点的主次轻重。第五步拓展(extend):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通常老师会提出1个类似案例,引导学员找出新案例跟模拟案例的相同与不同,并运用刚才步骤中总结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3.观察指标。(1)教学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人数×100%。(2)临床能力: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分为中医专业、临床技能、人际影响、科学素养4大类,各类综合评分从1~10分,10分最高。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两组学员综合能力对比。

实验组4项综合能力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综合能力对比(分,

(二)两组学员教学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员教学满意度对比[n(%)]

三、讨 论

中医临床课程模拟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模拟临床实际情况再现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标准的临床诊疗互动,学员在参与实践中掌握中医操作技能,同时训练临床思维提升医学能力。中医实习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对于模拟教学的新型教学不感兴趣,模拟教学过程又受限于角色人数,大部分学员在体验过程中参与度不足影响了医学能力的培养。

引导性反馈的引入弥补了这个缺陷,通过标准的引导步骤加上优良的反馈技巧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可以重新审视临床场景[2],透过反思性的探索跟讨论环节,保障了学员对课程中的中医基础理论技能的吸收与转化。还能帮助学员回想每个操作的逻辑顺序和原因,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团体讨论交流扩大思维空间并认识到知识理解的差异性,有助于学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避免了对于中医理论的盲从性以进而科学系统提升中医辩证思维以及医学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4项综合能力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

引导性反馈是在一个信任开放的环境中进行,透过引导学员释放情绪表达感受,让受教者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批判思考的状态,提升了知识转化的效率。这种转化不仅仅体现在学员对于中医临床知识理论的理解程度的提升,还体现在学员对于运用中医临床技能解决类似问题的自信心的提升。从表2可以看出,联合了引导性反馈的实验组对于整个模拟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中医临床课程模拟教学中应用引导性反馈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引导性实验组满意度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