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在护生临床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2022-09-16 02:07黄丽丽杨玉佩方丹嫔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个案病例思维能力

黄丽丽,杨玉佩,方丹嫔*

(1.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是护士综合其智力、知识和经验对病人当前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对即将施行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决策和预判风险的能力[1]。我院急诊护理教学团队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对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台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急诊实习的本科护生74人,其中女生66人,男生8人;平均年龄(20.69±0.89)岁。急诊实习周期为4周,采用历史对照法,前6个月的实习护生36人为对照组,后6个月实习护生38人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院校等级、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教学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由急诊在聘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分别在实习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周四下午对实习护生进行集中小讲课授课。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讲课方法,根据科室重点病种及主要操作项目,科室总带教每年年初拟定全年护理小讲课目录,内容相对固定,主要以讲授为主。实验组采用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方法,由科室护理教学团队成员根据各自护理强项和经验,收集和选取个案病例,按照SOAP(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格式即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分析与评估、计划与实施4个部分构建案例。提前2~3天把个案资料发放给护生,授课当天护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参与分析,并进行判断和交流。

(三)教学效果评价。

护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表在类似研究评价量表[2]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分析判断能力、资料获取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论考核成绩等5个评估项目,每个评估项目评分后,按照15%、50%、15%、10%和10%权重进行总分统计,以A(100~90分)、B(90~75分)、C(75~60分)和D(60~0分)分级,具体见表1。每位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由至少2名教师的测评结果汇总而成。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教学效果的评价量表在类似研究评价量表[3]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采用Likert 5级评分标准进行赋值。

表1 护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表

(四)统计学方法。

二、结 果

(一)两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比较。

两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测评结果见表2,实验组临床思维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比较(分,

(二)实习护生对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教学评价。

实验组护生的教学评价结果见表3,除回顾以往知识和经验条目的同意率为86.84%以外,护生对其他各评价条目的同意度均在90%以上。教学评价良好。

表3 实习护生对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教学效果评价[n=38,n(%)]

三、讨 论

(一)临床思维能力是护生实习阶段必要的培训项目。

护理实习生正处于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将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临床应对能力、决策水平甚至职业发展[4]。因此,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实习阶段必要的培训项目。

(二)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在临床开展有普适性。

个案病例教学的精髓在于其“最大程度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5]。个案病例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普遍认可。科学、严谨、成熟的培训方法(如案例教学)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临床运用,是提升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有效途径[6]。本研究的临床思维培养方式对硬件设施要求较低,培养方法明确、成熟,在临床开展具有普适性。

(三)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是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理想方式。

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的重要特点是需要护生提前通过查询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护生不仅需要甄别、遴选还要不断地分析、判断所获取的资料是否适用于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A、B、C等级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带教老师认为个案病例分析引导式小讲课使其能够在教学时间里与护生进行更多的沟通。

猜你喜欢
个案病例思维能力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培养思维能力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