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输血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6 02:07赵家立冯建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习生专科分层

赵家立,冯建钜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1)

输血科实习生涉及多专业(如检验专业、医学专业等),且不同专业或同专业实习生教育年制不同。输血科应用较广泛的教学方法包括传统一对一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其均存在未考虑实习生不同层次等局限。分层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是指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和自身素质有一定差异时,制定不同教学方案,以使学生能够在匹配自身能力前提下学习[1]。本研究在输血科实习生带教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2020年于我科实习的58名临床学生。按照入科实习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10名,女24名;平均年龄(23.8±0.9)岁;大专5名、本科29名。实验组:男7名,女17名;平均年龄(23.6±1.1)岁;大专6名、本科18名。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对一教学法,即由1名输血科带教老师在实习期间教授实习生输血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实验组使用分层教学法,具体如下:(1)教师选定。首先,在输血科教师队伍中,依据教师自愿参与原则,初选定分层教学法带教老师。其次,由输血科教学组长综合考虑临床需求、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后,选取3名教师和1名备用教师。(2)实习生分层。本研究实习生多数为检验医学专业,故在分层时未考虑专业因素。实习生学历包含大专和本科,教学组长根据实习生学历,先将其分为两组,即专科组和本科组。教学组长对实习生进行输血科理论知识基础测试,核算成绩后发现,专科组和本科组平均分相差较高,且专科组得分普遍较低,故保留大分组不变;而本科组实习生测试成绩水平大致分为两部分,故将本科组分为两组,分别为本科一组(10名实习生,测试成绩>70分)和本科二组(8名实习生,测试成绩≤70分)。(3)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案制定需秉持“专科组学习内容较浅,本科二组学习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专科组内容,本科一组学习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本科一组内容”原则。教学组长带领4名教师参照医学检验专业专科和本科实习大纲展开讨论。3组教学内容均分为理论和技能。其中:专科组教学内容包括输血相关法规制度、理论知识、输血技能;本科二组教学内容包括专科组全部学习内容,并纳入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输血科质控、实验室质控、输血申请单审核、输血病历审核;本科一组教学内容包括本科二组全部学习内容,并纳入临床输血会诊和咨询。在明确教学内容基础上,完善了教学辅助材料,如教学案例。(4)教学实施。3组各由1名教师负责。3组教师均按“案例发布—实习生预习—课堂分组讨论—教师指导纠正—编写剧本—情景模拟—教师反馈”步骤,围绕各组教学内容和计划展开教学。(5)总结评价。教学结束时,进行双向评价,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三)观察指标。

1.考核成绩。实习结束时考核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组考核内容相同。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分A卷和B卷,内容相同仅题目顺序不同,包括输血基本知识、输血评估等;技能操作考核项目包括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基础、凝血功能检测技术、血液成分采集,实习生抽签任选其一。理论和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2.教学满意度。参考崔颖等[2]研究,自行设计输血科实习生教学满意度问卷,包括教学方式、创新思维等9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据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将“满意”和“非常满意”视作“满意”,将“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视作“不满意”。

数据通过IBM 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考核成绩。

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二)教学满意度。

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各条目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

三、讨 论

输血对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故在临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未开设临床输血专业,输血科医师往往缺乏输血专业背景。临床实习是实习生系统了解输血科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输血科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输血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分层教学法相比于传统一对一教学法更能够帮助实习生掌握输血科相关知识。分析原因为:第一,传统一对一教学法虽然1名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1名实习生,但其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实习生知识学习更多依赖于教师是否耐心指导。而本研究分层次教学法中,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步骤明确,实习生可以根据步骤,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主动学习知识。第二,分层教学法依据学历和自身素质将实习生分组,每组有其特定教学方案,实习生可以轻松跟上教学进度,完成学习目标。第三,传统一对一教学法,实习生往往缺乏讨论伙伴,或有讨论伙伴,但其教学进度并不一致,导致其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方面提升较慢。而分层次教学法中,各组实习生均可以与相同层次、相同学习进度的伙伴讨论,不仅能够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提升各方面能力。

猜你喜欢
实习生专科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雨林的分层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最牛实习生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