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科研压力现状与思考

2022-09-16 01:37董浩然王墨之徐莹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位硕士研究生

董浩然,王墨之,王 翀,徐莹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

一、引 言

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医学院校乃至国家医学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发表论文作为体现科研成果的一种鲜明快捷的形式,不仅能够展示研究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为挑战医学难题提供重要的科研积累,在医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1],发表论文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高校逐步将发表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2],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的科研学习,但无形当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压力,这种压力也影响着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看法与态度,同时反映了许多问题:不同高校的规定是否相同;研究生对发表论文的看法;发表论文的压力对研究生的影响等等,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在一些院校中展开综合调查,期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面提供针对性建议和思考。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针对高校硕士研究生设计网络综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问题,研究生科研现状,高校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等。其中,“发表论文压力”“该压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该压力是否打消科研积极性”采用评分制。对“发表论文压力”和“压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两题分别设置5个等级评分,从1~5分别为非常大、较大、一般、不怎么大、没有;对“压力是否打消积极性”一题设置4个等级评分,从1~4分别为特别、一般、不怎么影响、没有影响。该问卷广泛发放于我国辽宁地区医学类院校,其余少数部分为其他地区及其他专业院校。

(二)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学χ2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分析“发表论文压力”“该压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时,评分≥4设为无压力(无促进作用),其余为有压力(有促进作用);在分析“该压力是否打消科研积极性”时,评分≥3设为没有打消积科研极性,其余为该压力打消科研积极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共回收调查问卷351份,有效问卷317份。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90人;年龄<30岁的有295人,30~40岁有22人。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58%的人在非211院校读硕士,29%在双一流院校,10.1%在211非双一流院校读硕士,有2.8%的学生研究生在国外就读;家庭收入在10万一下占53.9%,10~30万的占33.4%,30~50万以及50万以上的分别占7.6%和5%。

(二)研究生科研现状以及高校要求。

所有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硕士有150人,学术学位硕士121人,分别占总数的47.3%和38.2%;“有无足够的科研时间和有无合适的实验平台”的调查结果都在40%左右;有37.5%的学生表示学校的要求是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1.1%的学生表示为发表SCI,然而也有31.5%表示学校对毕业无发表论文的要求;有65.6%的学生支持发表论文,14.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发表论文;56.5%的学生表示论文想法来源于教师的课题。

(三)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压力及其看法。

经统计,如图1所示,有38.2%的研究生认为发表论文压力较大,34.4%的研究生认为压力非常大,然而只有0.6%的研究生认为没有发表论文压力;61.6%研究生生认为该压力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的研究生认为没有促进作用。有66.9%的研究生认为压力会打消科研积极性。发表论文压力主要来源于毕业压力和导师团队的要求,其次是就业需要。

图1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压力及其看法

(四)压力影响因素及压力对研究生科研态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有94.3%的研究生认为有发表论文压力,压力会明显影响科研积极性(P=0.037)。虽然其他分析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没有足够的科研条件对研究生来说会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发表论文的这种压力虽然会打消积极性但同时也会促进学习。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影响发表论文压力的因素以及压力对不同研究生科研态度的影响[n(%)]

(五)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比较。

我们针对专硕和学硕两种学位性质的研究生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专硕研究生相比学硕研究生,没有足够支持他们完成科研计划的时间(P=0.001)以及科研平台,同时有93.3%的专硕研究生和96.7%的学硕研究生有发表论文的压力。详细结果见2。

四、讨论与建议

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医学研究生教育更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生命与健康水平的根基,如何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3-4]。医学科技论文既反映了医院和院校的科技实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5]。因此,一些高校将发表论文与学位申请联系在一起。

表2 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的比较[n(%)]

首先,虽然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给研究生带来了学习的动力,但无形中也带来了压力,最主要来自于要求发表SCI的院校的学生。当前SCI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研究论文代表了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SCI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逐渐与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成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各级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等的重要评价指标[6]。发表SCI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除了语言上的困难,其对文章创新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普遍存在压力。

其次,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虽然有三分之一的研究生表示毕业不要求发表论文,但是依然存在压力,因此我们分析这些研究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导师和团队的要求。研究生培养是一个互动过程,导师及团队在研究生的科研生涯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3,7]。对于来自导师和团队的压力问题,建议当代研究生应该主动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加强团队合作,融入到研究中,从而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缺少足够的科研时间和合适的实验平台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压力。这一现象在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中都比较明显。众所周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并轨的,高强度的临床技能培养弱化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导致专硕研究生有发表论文的压力,这反映了我国对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体系有待完善[8],但是科学研究绝非局限在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专业型研究生更应该围绕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科研,提高科研创新能力[6]。

在本研究结果中,虽然学术学位硕士有更多的科研时间和更好的实验平台,但依然也有发表论文的压力。分析原因主要是基础研究缺少科研创新点。教育创新是我国高校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之一。今年全球疫情爆发,疫苗的研究成为科学家们的首要任务,我国医学急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这就要求学术学位研究生充分学习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多参与导师及团队的课题,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创新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9]。

本研究结果也反映了发表论文压力对研究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打消科研积极性。学生为了毕业而写论文或单纯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这种强制性要求影响了学生对科研的正确认识,为了如期毕业,学生们费尽心思寻求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过分追求文章数量而忽视质量,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建议各高校要正面引导学生自觉探究,避免消极情绪带来的压力影响到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本研究仅局限于辽宁地区,样本量较小,今后将继续扩大样本量同时让更加广泛区域的高校参与调研。

综上所述,研究生普遍有发表论文的压力,提示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研究生正确引导,进一步促进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到真正的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学位硕士研究生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