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传染病学课程思政探索

2022-09-16 02:07李晓峰童陆媛陈海艳钟剑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染病医学生实训

沈 斌,李晓峰,童陆媛,陈海艳,钟剑峰

(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席卷全球,不仅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受到极大冲击[1]。传染病学授课过程中存在实践教育不足、课程内容枯燥、医学生对疾病有恐惧甚至排斥心理等问题,教学中也缺乏课程思政教育,缺少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本研究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传染病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为课程在医学生专业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具体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的60名大三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名医学生设为对照组,30名医学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有男生11名,女生19名,年龄21~23岁,平均(22.17±0.87)岁,均为本科生;实验组有男生10名,女生20名,年龄21~23岁,平均(22.30±0.84)岁,均为本科生。两组医学生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染病教学。实验组在传染病学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具体实施如下:(1)课前: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上传课程的相关资料、思政微视频等素材,引导医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记录并上传遇到的难点问题,完成问卷星平台的初步学习体会。课前对医学生的疑惑、心得体会进行整理和综合,对疑惑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对学习体会开展课堂交流。例如选取总论、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等传染病学课程资料,结合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讲话稳人心、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科学家的防疫历程、防疫第二战线、援颚的真实纪录片等思政微视频。(2)课中:教师根据传染病学中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结合相关抗疫思政素材资源,通过多媒体讲授法、情景教学模式、在线微视频学习、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方式进行讲解,就提出的问题让医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再就相关内容及难点进行精讲。例如:传染病学总论中,融入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融合;使用在线平台学习,观看微视频“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家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时间路线图和抗疫的成绩”,完成线上预习及心得;采用多媒体讲授法、情景教学模式,于《在一起》第一集发现类似病例,寻找传染源的内容,了解传染病知识的相关概念,讲述我国在COVID-19等疫情大流行时果断、精准的决策。(3)课后: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布置相应的课后实训作业,对医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医学生完成问卷星的课后课程满意度调查,了解对课程的感知与体验。提示医学生关注在线学习的通知、课程任务,完成下节课的课前任务,探讨今后疫情的防控方法,并设置第二课堂。例如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艾滋病志愿者、每月定期进入社区开展卫生宣教、科室见习到负压病房和穿防护服等活动、参观科室心理咨询师门诊等。

(三)评价指标。

1.实训作业成绩。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布置相应的课后实训作业,检测医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满分100分。

2.课程满意度。医学生在课后完成问卷星平台的课程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价对课程内容、形式、教师教学趣味性、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满意度。100分为非常满意、80分为满意、60分为一般、0分为不满意,课程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班级总人数×100%。

3.期末思政测试成绩。医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完成学习通平台的思政测试,共20道与传染病学课程相关的思政测试单选题,包括总论(4题)、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3题)、病毒性肝炎(3题)、艾滋病(3题)、结核病(2题)、医院感染(1题)、传染病消毒与隔离(3题),其他感染性疾病(1题),每道题有4个选项,答对计5分,答错计0分,满分100分。

(四)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实验组各项评价指标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三、讨 论

本研究中,实验组的实训作业成绩、课程满意度、期末课思政测试成绩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这与相关报道一致[3]。说明,传染病学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原因分析如下:结合当下疫情持续防控的情况,在传染病学课程中将抗击疫情等思政元素,有机引入了直接相关的COVID-19时事热点,如全球大流行、疫苗研发、群体免疫等,有助于增强传染病学专业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进而显著提高医学生的实训作业成绩。传染病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并使用微视频、短视频等短平快的新媒体技术,以及第二课堂的结合,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缺陷,实现寓教于乐、发掘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传授传染病学课程知识,落实个性化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而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和期末课程思政成绩。由此可见,疫情防控下的传染病学课程思政,能够对医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统一。

鉴于本研究主要以大三医学生为对象,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可完善传染病学其他章节内容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以及向护理学推广,以期增强医学生的敬业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传染病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并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传染病防控意识,为进一步扎实推进课程模式改革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传染病医学生实训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