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ST CM6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2022-09-19 12:48张雪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

张雪丽

(内蒙古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一个地区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保障,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下,各个地区也争相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其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环节。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些年来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积极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大量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实施“科技兴蒙”战略行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丰硕,但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对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丰富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成果、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理论,还有利于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未来制定和调整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目前学界对于科技创新政策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平台统计,“科技创新政策”主题的论文共计5 934篇,集中发表于2006年之后,2006年发文量275篇,2007年发文量296篇,2019年发文量达到近年来最高值为469篇,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创新政策”主题论文发文量趋势

“科技创新政策”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内容主要集中于制定主体、政策评价研究、政策体系研究、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等,我国对于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初的研究主要是介绍西方国家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对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启示。之后,有学者开始针对不同省市开展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如张莉和杨剑(2021)以安徽省108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ROST CM软件从政策的发文频率、政策工具、政策类型、政策形式共计4个维度对创新政策进行分析,为安徽省创新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王梦浛(2019)通过使用Nvivo 11软件对北上广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分析,发现三地人才引进政策趋同,对引进人才的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以及城市创新环境的创建重视不够。

通过回顾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两方面问题:①在省市一级层面的研究中,对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②内蒙古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政策实施问题研究和政策效果评估,有关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非常少,且深度不够。

因此,笔者基于ROST CM6软件,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整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相关的政策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分词,提取高频关键词、生成社会语义网络分析,探究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而为完善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供调整、修正的依据以及完善的对策建议。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的官方平台,选择“政策”栏目,输入关键词“科技创新”按标题锁定搜索范围,本研究所选取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严格按照省级部门为标准,市区县级的不纳入基础数据之内,发文主体主要包括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搜索结果显示为63份政策文件,经过进一步的人工筛选,排除掉与本研究主题不相符的、内容重复或网页无内容的政策文本后,最终确定48份政策文件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如表1所示。

对以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确保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对资料进行分类,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收集的政策文本作为提取高频词和社会语义网络分析的基础数据。

表1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仅选取部分政策展示)

1.2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针对基于大量文本数据所展示的内容进行量化、客观、系统的分析。很多学者提出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可以实现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既可以对文本内容做描述分析,又能够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研究开发的ROST文本内容挖掘软件。这个软件通过将文本内容转化为量化的数据,进而实现对文本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政策文本分析法对于研究科技创新的公共政策有很大帮助。

2 数据分析

2.1 描述性分析

从政策发布的数量来看,1997年—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共颁布省级科技创新政策共48项,每年平均颁布3项,颁布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从政策发布的主体来看,如表2所示,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颁布的主体有6家,其中颁布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发布14项,占发文数量的29.1%;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共发布11项政策,占发文数量的22.9%;接下来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共发布7项政策,占发文数量的14.5%。

表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发布主体及发布数量统计

从政策发布的类型来看,以教育类和科技类为主,在所有政策类型中占比均为23%,创业类的科技创新政策排第二,占比为19%,产业类和财政类占比居中分别为15%和12%,金融类的科技创新政策最少,占比为8%,如图2所示。

图2 科技创新政策类型占比分布图

此外,科技创新政策的形式以通知和意见为主,措施和条例很少,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对于政策数据的大体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通过ROST CM6软件进行分词,对于政策的关注点和趋势会有更清晰的掌握。

2.2 高频特征词分析

在文本分析之前,笔者先将48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转换成TXT格式,对乱码等影响结果的字符删去,然后将已经整理好的政策粘贴成文本形式,形成基础数据。在导入ROST CM6软件后,第一步先对政策文本进行分词;分词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词频分析,本文选取排名前20的高频特征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样本政策中词频排名前20的特征词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由于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科技政策,因此“科技”和“创新”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数高于其他词语,分别为1 875次和1 680次;因为本研究的主体定位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出现的频次非常高,为1 026次;接下来“企业”“创业”“项目”出现的频次相对靠前,这表明:政府在创新创业政策发布的内容中,对于大企业的科技突破和小微企业的创业行为,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扶持。“服务”“投资”“成果”等高频特征词表明通过政策的扶持,期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够转化成实际成果,吸引更多的投资,以实现服务于人民。

2.3 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语义网络分析是指通过抽取TXT文本数据中的高频特征词汇,运用共现矩阵构建网络结构图,语义网络分析图能够直观反映不同特征词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借助ROST CM6软件生成了语义网络关系图,如图3所示。

图3 政策样本中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图

在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文本的语义网络中,“科技”“创新”“技术”“创业”是整个关系网中相对比较中心的节点,这些词语共同构成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文本的重点内容。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但政府和社会都有鼓励创新、激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内蒙古将以更大的力度和过硬的举措坚决扫除营商环境乱象、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改善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能够从大环境大方向上促进企业重视技术突破和创新创业。未来,我们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为内蒙古的建设发展助力。

此外,图片中与“创新”紧密联系的有“能力”“资源”“平台”,这表明要想推动企业创新要从提升创新能力、联结丰富资源、提供优质平台几方面努力,这样才更有助于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与“技术”紧密联系的是“资金”“计划”“转化”,这表明技术的革新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总体筹划,更离不开充裕资金的支持,政府首先是从宏观角度把握技术创新的大方向,对有技术创新行为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技术驱动发展;与“创新”和“技术”都紧密相连的有“成果”“政策”,这说明科技创新不仅仅重视过程,更要能看到成果的呈现,科技成果的展示最终为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3 政策建议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相关文本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政府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支持,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等方面做得非常好。通过发布各种好的方针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笔者认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3.1 增加政策发布的数量,实现多部门联动

内蒙古自治区应当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的大方向,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政策发布的数量,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人员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政策的协同合作。因为科技创新仅仅依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远远不够的,应激发各个部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构建部门间创新协同网络,实现政策的协同,为内蒙古自治区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的肥沃土壤。

3.2 注重政策的灵活性,促进类型多样化

政策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域特点和创新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满足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各种创新需求,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通过多颁布一些可操作性的、灵活的科技创新政策来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更明确和实际的指导。比如甘肃省发布的《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清晰可操作性的政策规定,为完善地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
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助企政策
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庆祝关工委成立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