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游戏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
——基于安吉游戏的实践探索

2022-09-20 05:33陈子娴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安吉危险

■文/陈子娴

户外游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释放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户外游戏的开放性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在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应更加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本文基于安吉游戏的实践,探讨了户外游戏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户外游戏的概念及价值

(一)户外游戏的概念

户外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进行的各种游戏,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体育类游戏、音乐类游戏、建构类游戏等。其中,建构游戏又可分为积木游戏、积塑游戏、积竹游戏、金属构造游戏、拼棒游戏、拼图游戏、玩沙水雪石等自然材料游戏等。户外游戏的组织方式灵活,可以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开展,也可以是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某个主题进行。

(二)户外游戏的价值

和室内游戏相比,户外游戏的空间更大,开放性更强,更注重游戏的过程,主题也没有任何限制,这使得幼儿的探究变得更加广泛和自主。同时,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可以和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幼儿一起游戏、沟通交流,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中班、大班的幼儿可能会出于本能照顾小班幼儿,而小班幼儿也会感激哥哥姐姐的照顾,这不仅能增强中班、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还能培养小班幼儿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教育价值,促使所有幼儿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此外,有学者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出发,解析了户外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生理层面来说,幼儿进行的攀爬类、追逐类、平衡类、滑梯类等各种类型的户外游戏,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增强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层面来说,户外游戏充满未知与挑战,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判断力。同时,户外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户外游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户外游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特点,这符合幼儿的天性,能让幼儿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但同时,户外游戏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

(一)危险情境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户外游戏的危险情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危险情境在区域、性别中的分布状况;二是危险事件的伤害类别。危险情境可能会演变成危险的事件,而部分未转变成危险事件的危险情境,可以称为潜在危险。

1.危险情境在区域、性别中的分布状况。在区域方面,依托安吉游戏的实践经验,笔者了解到,在户外游戏中大约有六十多个危险情境,有一半的危险情境最后会往危险事件的方向发展。同时,区域不同、幼儿的性别不同,所出现的危险情境也不同。梯子类游戏和油桶类游戏是危险系数最高的游戏,其次是绳索类游戏,这类游戏一般考验幼儿的平衡力。其他区域的游戏也存在着危险情境,如野战区、攀爬区、沙水区等区域的游戏,不过这类游戏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从数据上来看,建构类游戏的危险情境更多,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多人合作;二是动作跨度比较大。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教师应告知幼儿游戏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在性别方面,根据以往的经验,男生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较大,这是因为男、女生性格存在差异,女生喜欢安静、动作幅度小的游戏,也能比男生更早感觉到危险信息,而男生则喜欢动作幅度大、具有挑战性的冒险类游戏,他们认为冒险更加刺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所以,当遇到危险情境时,男生大多会选择挑战和冒险,而女生则更多会选择回避。

2.危险事件的伤害类别。根据以往户外游戏中发生的危险事件来看,伤害类别大致有三十多个,而各个区域危险事件的伤害类别又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是跌落类,如建构区因为搭建的原因,跌落类的伤害比较多;探险区因为绳索的原因,跌落类的伤害较多。其次是磕碰摔伤类,这一类伤害与幼儿的游戏状态和情绪有一定的关联,如当幼儿沉浸于游戏情境,只注意追赶其他幼儿或专注于“通关”时,容易因忽略教师的提醒或游戏中的危险情境而与其他幼儿发生碰撞。此外,幼儿在搬动游戏道具或开展运输类游戏时,容易发生的危险事件是跌倒类。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发生危险事件与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向幼儿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二)教师的管理理念

随着游戏理念的变换,教师的管理理念也从以往的保守、消极转变为当前的开放、积极。户外游戏具有开放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教师适当放手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开发”的意思,没有把握好“自放”的度,认为户外游戏就是让幼儿自己开展游戏,没有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没能及时预见危险情境,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变大。

三、解决户外游戏中安全问题的方法

(一)让幼儿体验危险情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安吉游戏的实践中,教师常使用“自然后果法”,即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成人不应惩罚或限制幼儿,而应让幼儿体验到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并在后续的游戏中主动避免出现错误行为,从而做好安全防护。根据安吉游戏的实践经验,安全防护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幼儿亲身体验游戏的危险情境,当然,这种“危险”一定要在可控范围内。教师要根据对幼儿各方面的了解,放手让幼儿尝试一些危险情境,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增强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适时介入幼儿的游戏

在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增强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前为幼儿讲解游戏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时刻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当幼儿遇到危险情境时,教师应第一时间判断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伤害程度,并据此选择是否介入以及如何介入。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在户外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时,教师要依托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并灵活调整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免降低幼儿的游戏兴趣,影响户外游戏的效果。

(三)信任幼儿,开展良性互动

基于安吉游戏的实践经验,在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应信任幼儿,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并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手,让幼儿积极探索、自由游戏,让幼儿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幼儿信任自己,并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自主实践,从而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户外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安吉游戏的实践经验,适当放手,让幼儿体验危险情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预见危险的能力,尽量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此外,教师还应增强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反应。同时,教师还应信任幼儿,并与幼儿开展良性互动,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手,让幼儿积极探索和自主实践,以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安吉危险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喝水也会有危险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拥挤的危险(三)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