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发儿歌课程的方法

2022-09-20 05:33罗文娟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午休儿歌动画

■文/罗文娟

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儿歌作为一种常见且历史悠久的幼儿教育内容,教师若能结合时代特点将其巧妙地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定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探究幼儿园开发儿歌课程的方法,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提高水平,使能力有保障

在开展幼儿园儿歌教育活动之前,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音乐素养,为之后的儿歌教学奠定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若教师开展的儿歌教学仅停留在表层,那么幼儿则无法真正从儿歌学习中获得进步。

例如,部分教师开展的儿歌课程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完全按照教唱、教读的方式开展,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范围有限,他们对儿歌里的部分内容含义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教师只教会了幼儿如何唱、读儿歌,却没能让幼儿明白这些内容的真正含义,这偏离了儿歌教学的目的与意义;第二,教师若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幼儿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不仅起不到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作用,还会导致幼儿产生抵触心理;第三,儿歌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学会生活,若教师开展的儿歌教学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引导幼儿理解消化、实践运用,那儿歌教学便失去了意义。

由此可见,为了将儿歌课程有效地融入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儿歌题材与内容的选择、课程形式的安排、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后实践的布置等做好详细的规划。同时,教师还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考虑到幼儿在每一阶段所需学习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儿歌课程教学,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二、精选儿歌,使教学有意义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儿歌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极易获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儿歌都适合应用于幼儿教学中,有的儿歌文字水平较低,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不足;有的儿歌虽然意蕴丰富,但对于主要以听讲形式接收信息的幼儿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秉持对幼儿负责任的态度,精心挑选内容恰当、有教学意义且朗朗上口、易于学习的儿歌作为教学内容,让儿歌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其意义。

例如,幼儿教师常常需要教导幼儿在午休时间自觉保持安静,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安静的休息氛围。若教师直接在午休时口头劝导,幼儿可能保持一时的安静,过后便又吵闹起来。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在选择儿歌时,教师要突出“午休保持安静”的核心观念,并注重文字编排形式,选择的儿歌要朗朗上口、适合幼儿学习,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听懂儿歌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午休保持安静”这一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的儿歌内容如下:入睡房,要安静,衣放好,右卧眠;起床时,要安静,穿完衣,要梳洗。这首儿歌讲解了午休前、午休后的主要行为规范,并教导幼儿在午休时间要保持安静。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幼儿对这种形式的教育接受程度较高,许多幼儿在学习儿歌当天的午休时便出现了较大的行为变化,并逐渐随着学习的深入养成了良好的午休习惯。

由此可见,合适的儿歌内容能让儿歌课程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营造氛围,使过程有乐趣

幼儿主要通过听讲、观看的形式学习知识,教师开展儿歌教学时,应注重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色彩鲜明、直观易懂的动画片是幼儿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良好载体,且幼儿对动画片一般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动画播放等形式进行儿歌教学,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例如,教师在教幼儿认识小鸡、小蜜蜂等动物时,可以采用儿歌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先教幼儿唱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对小动物的形象特点有一个基本认识,并产生自己的想象。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准备好的相关动画,为幼儿揭晓这些动物朋友的神秘面纱,制造学习惊喜感。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儿歌教唱过程中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鸡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儿听到问题后,会带着疑问在儿歌里寻找答案,这有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若是在儿歌里没有出现答案,教师便可以通过接下来的介绍环节为幼儿揭晓答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幼儿可以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与生动的动画感受到十足的乐趣,并在听、看结合的过程中认识新的动物,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趣味学习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幼儿的认知学习,而儿歌本身作为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形式,能很好地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教师通过有趣、生动的儿歌,结合图片、动画等方式,将故事完整、立体地呈现给幼儿,能让幼儿以更直观、多元的角度认识事物,让幼儿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鼓励尝试,使儿歌具体化

为了保证儿歌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幼儿听懂了儿歌,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无法通过想象理解与消化儿歌内容。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将儿歌具体化的方式,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实践尝试,让幼儿亲身演绎儿歌,以此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儿歌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采用儿歌的形式教幼儿洗手时,若只是单纯地让幼儿听儿歌,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播放以“洗手”为主题的动画,让幼儿通过感兴趣的动画直观地观察洗手的具体步骤,并在之后的环节中对各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以起到巩固加深幼儿印象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到的洗手知识,如在周末邀请父母和自己一同进行“洗手小竞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和父母比比看谁洗手洗得最干净、最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让父母帮忙拍摄视频记录下来,再带到班级里和大家分享交流。同样,教师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洗手小竞赛”,让幼儿比比谁的洗手方式最正确,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班级形成“勤洗手、讲卫生”的班风。

儿歌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之中,还应走向课堂之外,二者相结合,促使儿歌教学的效果最大化。幼儿在课堂之外或是尝试实践儿歌内容里的行为,或是观察儿歌内容里的事物,都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五、提倡创新,借儿歌提能力

儿歌本质上是一种创作内容,教师不仅能将优秀的儿歌作为教育资源教给幼儿,还能将其看作一种待创作的资源与幼儿一同对其进行创新,以此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导幼儿环保相关主题的儿歌时,可以采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进入儿歌创作环节:“小朋友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已经了解到了一些环保知识,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环保行为值得我们注意,你们能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没写进儿歌里的环保行为,并模仿儿歌的形式,把这些行为也唱进儿歌里呢?”这样既很好地提出了创作儿歌的学习目标,又为幼儿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有的幼儿的灵感来自午休时关上电灯后,想到节约用电是环保;有的幼儿则受启发于和妈妈一起洗衣服,认识到节约用水也是环保。在获得了这些启发之后,幼儿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难题: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这些行为写成儿歌呢?由于幼儿的知识储备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这一创作过程还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引导与帮助,教师要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思考与创作的关系。创作过程应当建立在幼儿自己选择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对优秀儿歌进行改编创作。比如,对于“节约用电”这一环保行为,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这一主题的儿歌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幼儿明确区分二者的差异,引导幼儿在创作中进行对比与思考。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享受学习知识所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

把握住幼儿天马行空的思维特点,借助儿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也是儿歌课程对于幼儿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幼儿创新儿歌内容的过程,也是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与感悟的一种表达。通过幼儿创作的内容,教师能很好地观察出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这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得幼儿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儿歌作为一种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其充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认识事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未来儿歌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一同努力,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午休儿歌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光影视界
我的动画梦
睡觉儿歌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午休小插曲
我是动画迷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儿歌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