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展风采 家园共育促成长
——园本课程建设中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

2022-09-20 05:33■文/韩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园本幼儿园家长

■文/韩 敏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在建设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引起重视,积极参与。教师与家长要确立相同的教育目标,协同合作,努力提高园本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幼儿接受教育的环境主要是幼儿园与家庭,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园本课程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双方要做到良好沟通、彼此理解、协商一致。幼儿园在专业培养与教学方式方面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幼儿园要起到主导与引领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建设中,共同优化幼儿教育。

一、调动家长积极性,丰富园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课程资源,课程建设就无从谈起。在园本课程建设中,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能丰富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内容不断深化。比如,笔者所在幼儿园附近有个“银泰城”,这是家长周末经常带幼儿去的地方,幼儿也经常在幼儿园谈论相关话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银泰城”,我们组织了“城西银泰城”专题家长会。在会议上,教师介绍了“银泰城”作为教育资源可以给幼儿带来的在认知、语言、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益处,然后播放了幼儿之前关于“银泰城”的一些谈话视频。家长们理解了教师的教育意图,他们认识到,幼儿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还有很多,想要探究的内容也很丰富。家长开始思考要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育。随着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家长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如“带孩子到银泰城购物,我可以再放放手,锻炼他的交往能力。”“可以培养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我家敏敏最爱去玩具店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渗透分类和数学教育。”强强爸爸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他分享了带着强强制作喷泉的故事。一次,他带强强去银泰城玩时,强强对广场上的喷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带着强强用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吸管和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一个喷泉。强强快乐地玩起了喷泉游戏,还学会了怎样动手制作喷泉。家长们听后,纷纷说要积极行动起来,有的表示要带着幼儿去银泰城探究店铺LOGO,有的家长表示要带幼儿去银泰城探究顶楼的小小动物园,有的家长说要带幼儿去收集银泰城的美食,等等。“生活处处皆教育”,幼儿园和家长协同合作,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资源,幼儿的经验在增长,园本课程“银泰城”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

在家长的支持下,园本课程的资源变得丰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生活经验,促进了自身各方面的成长。这些课程资源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提升园本课程的质量

质量是园本课程的生命线。为了有效提升园本课程的质量,我们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建设的不同环节,共同推动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

比如,在班级自然角里,幼儿饲养了蚕宝宝。由于自然角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幼儿的学习需求,有的幼儿甚至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同时,不少家长抱怨之前幼儿在家养蚕的种种“劣迹”:“虎头蛇尾,前几天的新鲜劲过去,她就不管不问了。”“每天的桑叶都得我去采摘。”由于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到饲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没有真正理解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的目的,加上缺少必要的教育方法支持,饲养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让亲子活动真正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效果,我们认真谋划,从饲养活动的意义、饲养过程中家长的指导、家长与幼儿的分工等方面给予家长支持,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使家长主动引导幼儿参与饲养活动,从而充分发挥饲养活动的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指导家长。

首先,教师要让家长理解饲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家长只有准确理解饲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真正支持并配合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才能把饲养活动做成有质量的课程活动。我们通过微信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饲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家长知道幼儿只有在动手动脑中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同时也让家长明白饲养活动蕴含复杂的知识。幼儿通过饲养活动能认识到生命在变化,从而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提高观察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其次,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指导。养蚕活动是幼儿的活动,家长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幼儿主动承担起饲养的任务。教师的指导内容应包括蚕放在哪里饲养、家长在饲养过程中如何指导幼儿、如何激发幼儿的爱心、怎样为蚕清理粪便以保持蚕室清洁等。家长只有具备足够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及时给予幼儿指导。

最后,教师要教给家长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开展饲养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是,如果家长不懂得观察,不知道如何观察,就无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更谈不上提升饲养活动的质量了。为此,教师要教给家长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家长正确梳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问幼儿“蚕宝宝要蜕几次皮”“蜕皮后外形有什么变化”等。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做好养殖活动的记录。

有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家庭的饲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班级自然角的饲养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每天早晨入园后,幼儿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照看自然角里的蚕宝宝,主动喂食和记录,不再需要教师的提醒。班级里多了有关蚕宝宝的话题,幼儿津津乐道地分享着自家蚕宝宝的近况。在家园共同配合下,家长的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园本课程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丰富园本课程的内涵

园本课程不只是在幼儿园开展的课程活动,家庭、公园、街道等,凡是幼儿所到之地,都是课程生发之地,都有课程开展的契机。园本课程有着很长的链条,这是园本课程不断延伸的状态,也是园本课程的深度体现。在推动园本课程深度发展的道路上,家长的作用不可或缺。

比如,毕业前夕,大(1)班要开展一个热热闹闹的“创意市集”主题活动。家长们主动介入,有的提供市集影像资料,有的提议到东门街进行实地体验。一番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幼儿观看影像资料所获得的经验是间接的,只有视觉和听觉感受,其他感官未得到有效刺激。于是,家长们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幼儿到东门街实地采访,让幼儿亲身感受市集生活。“采访东门街”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但是,仅依靠一次采风行动并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究欲和发展需求。

在活动过程中,“创意市集”上的“服装铺”遇到了难题,幼儿不知道怎么制作服装。这时,拥有服装定制工作室的丁丁妈妈站了出来,她带着幼儿参观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从原料选择、款式设计、剪裁制作、修饰细节等方面给幼儿进行了详细讲解,还赠送了零碎布料给幼儿。除了“服装铺”,“创意市集”上的“甜品屋”“扎染坊”等都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或带着幼儿实地感受,或亲自进入幼儿园当助教,把幼儿的探究学习推向了深处,延长了课程活动的链条。各行各业家长的深度参与弥补了教师的“专业空白”,真正发挥了家长的教育合作伙伴作用。

四、立足科学教育方法,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园合作背景下,教师要给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是教育幼儿的专业场所,教师经验丰富。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与教师可以为家长普及幼儿教育知识,让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思路与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建设中。例如,幼儿园可以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园本课程的开展状况,包括生活、运动、游戏、中英文互动等方面,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语言、认知、健康、艺术、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幼儿园还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活动,设置园长讲坛,为家长传递最新的教育理念与资讯,邀请专家分享育儿经验,让家长学到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逐渐走出低效率的教育误区,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引导和教育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总之,园本课程体现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师幼关系、园所文化和家园关系等。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家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家长在园本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提升、内容丰富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建设,以拉近家园之间的关系,丰富家园共育的内容,形成对幼儿的教育合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园本幼儿园家长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