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

2022-09-26 06:18李明达张文中
自然资源情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矿业信贷能源

李明达,张文中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能源矿业作为基础产业,为其他工农业提供作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矿业经济存在个别粗放开采、低效利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破坏。随着中央推出绿色发展理论和相关政策,能源矿业升级转型也在稳步推进。这是一场持久战,其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而绿色金融的一系列理论发展与政策实施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支撑与推动作用。自2006年兴业银行成立能效金融专业团队起,到2007年3月率先在国内推出首个绿色信贷产品——节能减排贷款,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开始了至今长达16年的发展。绿色金融主要助力环境改善、解决气候问题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及绿色债券三个领域。综合国内绿色金融现状同时结合能源矿业企业转型升级来看,绿色信贷是驱动矿业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其在资金与产业发展方向均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本文将着重阐述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

1 文献综述

引入绿色金融的首要目的是平衡人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其逐渐显现出引导投资与消费的能力,学者们开始将视线集中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从投资的视角切入,彭芳春和耿康顺[1]认为经济增长达到某一阶段时,绿色投资的促进功能才有显著表现。刘志雄[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绿色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但仍可将其作为经济的增长点。从绿色信贷角度来看,宁伟和佘金花[3]通过对比银行存款贷款总额与GDP的关系,进一步通过绿色信贷存款与贷款余额量进行比较,利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证实绿色金融的规模和配置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政府与市场角度看,邱海洋[4]从绿色金融定义出发,广义上包含市场及公共绿色金融投资,将狭义的绿色金融定义为市场上绿色金融投入,用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得出广义与狭义的绿色金融均有正经济增长效应,但狭义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的结论。

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日趋成熟,它在经济“量”上的增长贡献作用逐渐被其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作用所超越,在讨论绿色信贷对绿色转型的牵引问题上,学者们基于各个产业特性进行分析。一些学者认为绿色信贷有定向引导融资的效果,促使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都走在绿色道路上。JING YU LIU等[5]认为其会减少向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流入,但其对于产业调整作用效果不显著。TEK JUNG MAHAT等[6]则认为绿色金融对于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基本认为二者彼此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蔡海静[7]提出绿色信贷有前瞻和示范作用,推动其他经济部门协同调整转型。在综合维度上,虽然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显著,在产业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均表现强劲推力,但从经济发展稳定性角度来说,绿色金融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于经济发展效率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由于衡量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具有复杂性,同时市场与政府对能源矿业绿色转型作用效果并不明确,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①将研究重点放在绿色信贷对高耗能矿产经济转型的牵引作用上,从理论上探索绿色信贷对高耗能矿产行业转型发挥的作用机理;②构建较为全面的能源矿业改革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将能源矿业绿色转型水平量化;③从政府引导与市场支持两方面出发,衡量绿色信贷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变化对能源矿产行业经济转型的影响。

2 机理解析和传导方式

2.1 机理解析

2.1.1 政策引导绿色信贷资金的专用投向

绿色信贷的出发点是降低耗能,引导高污染产业转型和解决环境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政府作为绿色信贷政策的发起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则是绿色资金聚集与投放的渠道,因此政府需要引导绿色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环境友好、以高科技为转型导向的企业,解决矿产企业经济转型融资难、融资贵的尴尬局面,确保绿色信贷的功效落实。

2.1.2 绿色信贷资金专用性促进行业绿色转型

绿色信贷的性质决定其主要为绿色环保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使得许多处在向高科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能源矿产企业打下了绿色转型基础,使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从绿色矿山到绿色矿业不断稳步前进。

2.1.3 绿色转型后经济效益促使资金再聚集效应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引导资金的作用。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讲,它会在市场向投资者发出信号,使更多资金流向绿色经济。绿色信贷资金进入矿业经济,会向市场发出信号,吸引更多资金进入绿色矿业经济,形成资金集聚。此外,绿色信贷还会提高矿业绿色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使其凭借本身自然资源优势与后天绿色科技发展,由被动转向主动获得投资。

2.2 传导方式

绿色信贷对矿业经济转型进程的推动作用,可用如图1所示的传导路径来表示。

图1 绿色信贷对我国矿业经济转型的牵引作用传导路径

当政府释放支持绿色信贷投放信号后,金融机构根据政策内容,以及能源矿业产业特点建立标准,而企业为进行融资会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当行业经过绿色转型形成经济效益,会进一步促使资金向这类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转型与资金引导良性循环。

3 建立能源矿业经济转型指标体系

3.1 数据来源

数据选取时间段为2009—2019年,其中,绿色矿山由已发布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公示统计得出。矿业经济相关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矿业年鉴》《中国工业年鉴》《中国环境年鉴》。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教育经费分别来源于《中国社会年鉴》《中国教育年鉴》。

3.2 矿业经济转型指标系统设计

本文将能源矿业经济增长、能源矿业三废排放及处理、能源类自然资源储量及消费结构、国家政策支持和能源矿产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作为基本指标层。能源矿业经济增长代表能源矿业经济发展;能源矿业三废排放及处理、能源类自然资源储量及消费结构体现能源矿业绿色转型态势,并指明绿色信贷在能源矿业经济中的投向;国家政策支持体现国家层面释放支持绿色发展的信号;能源矿业绿色创新水平体现能源矿业向绿色高科技的转型。根据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潜力5个层面及在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择26个指标作为量化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依据(表 1)。

表1 中国能源矿业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指标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转换到[0,1]的范围,便于后续统计分析。

正向指标归一化用公式(1):

逆向指标归一化用公式(2):

式中,x'ij为归一化所得指标;xij为指标的原始数值;max(x1j,x2j, ,xnj)为数据中最大值;min(x1j,x2j, ,xnj)为数据中最小值。

3.3 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度量

3.3.1 主成分分析法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指标数据,步骤为:①原数据标准化,统一量纲;②计算变量方差—协方差矩阵;③计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④由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及碎石图确定主成分个数;⑤计算综合得分。

由碎石图(图2)及特征值(表2)确定6个主成分。

表2 能源矿业绿色经济转型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表

图2 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指标主成分碎石图

以各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将2010—2019年6个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年度综合得分为:-2.724,-2.704,-1.703,-1.519,-1.345,1.1437,1.725,2.229,2.450,2.668。

3.3.2 能源矿业绿色经济转型综合得分结果分析

利用无量纲化公式(3),求得范围在[50,100]之间能源矿业绿色经济转型综合评分。

式中,F'ij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综合得分;Fij为指标原始综合得分;max(F1j,F2j, ,Fnj)为综合得分中最大值;min(F1j,F2j, ,Fnj)为综合得分中最小值。

从综合得分(表3)可看出,我国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随时间呈递增态势,2015—2016年增长最为迅猛;2013—2014年虽然增长较缓,但不影响总体趋势,可见在这一阶段转型存在一定阻力。2014—2016年综合评分从73.279升至86.109,一系列绿色产业支持政策逐步深化,能源矿产经济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为更清晰反映我国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对综合评分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图3)。

图3 2009—2019年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综合得分聚类图

我国能源矿业绿色经济转型过程基本两个阶段:2009—2011年处于初级阶段,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速度较慢;2012—2019年为加速发展阶段,我国不断探索能源矿产经济绿色转型相关道路与方法,绿色转型得到强力支撑从而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17—2019年转型的增长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

4 实证分析

4.1 变量及数据的选择

基于绿色转型指标体系数据,相应选择2009—2019年的绿色信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确定 模型。

4.1.1 因变量的选择

根据本文设定的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降维后所得的主成分综合评价,将能源矿业绿色转型综合得分作为因变量记为GTEM。

4.1.2 自变量的选取

绿色信贷从来源角度可划分出国家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两个主体,从其来源与投向的角度来衡量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分别对应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记为GLSB;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记为RGLSB;国家绿色信贷投资记为PCGI;国家绿色信贷投资占比记为RPCGI(表4)。

表 4 模型指标选取和设定

模型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协会,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18家商业银行官网公布的数据,国家环境治理投资及其占比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利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拟合优度R2和调整后的R2接近为1,一定程度上表明多元模型的拟合较好。经过杜宾-沃森检验,其值(D.W.)为 2.47,表明无明显自相关问题。

表5 模型指标选取和设定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模型的方差表(表6),银行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及其占比、国家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及其占比与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综合得分在1%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其参数值估计结果及t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6 模型方差分析表

表7 回归函数变量参数表

由上述可见,银行绿色信贷与银行业绿色信贷比率表现不显著,其他两个变量在10%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原因可能是数据有限,限制了结果显著性。由表7可得该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4)。

4.3 模型及实证分析

由于数据为时间序列,故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

4.3.1 BVAR模型设定

首先验证指标数据的平稳性,使用ADF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平稳性检验

从表8可以看出,综合得分原序列GTEM不平稳,一阶差分后的GTEM_1在10%显著性水平平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序列GLSB及一阶差分项GLSB_1均不平稳,二阶差分序列GLSB_2在5%显著性水平上平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序列RGLSB及一阶差分项RGLSB_1均不平稳,二阶差分序列RGLSB_2在5%显著性水平上平稳。国家绿色信贷投资序列PCGI不平稳,一阶差分序列PCGI_1在5%显著性水平上平稳。国家绿色信贷投资占比RPCGI不平稳,一阶差分序列RPCGI_1在5%显著性水平上平稳。据此,可得构造回归方程(5):

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指数与银行业绿色信贷、国家节能减排支出呈正相关,绿色信贷及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经济转型均有促进作用。

4.3.2 脉冲响应函数结果

利用脉冲响应来探究绿色信贷中所选取指标与能源矿业经济转型综合评分之间的动态关系,使用B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绿色信贷及其占比、国家节能减排支出占比与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各指标之间脉冲响应结果。

如图4所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发出正向冲击,绿色转型指标在稍有滞后的情况下产生较强负向作用,但不到一期回升正向趋于平稳,说明银行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对绿色转型有先抑制后支持的效果,但持续期不长。当银行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占比给予正向冲击,有先促进后抑制之后继续促进再趋于平稳的现象,可见企业绿色转型对信贷结构的调整更为敏感;但由于需要适应产业调整继而有所下降,待升级完成后仍有促进作用,之后会趋于平稳。国家绿色信贷发出正向冲击时,与银行绿色信贷作用相似,但是可以看出其正向推动作用更为持久。国家信贷投资占比给予正向冲击时,促进转型效果弱于国家信贷投资,但相对较强于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占比的促进作用。

图4 绿色信贷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脉冲响应

除银行绿色信贷占比外,其他三个变量对绿色转型均有先抑制后支持的表现,原因可能是治理政策力度过大,虽然前期压抑企业改革升级的积极性,但随后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补贴与转型所带来的 收益。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为进行能源矿业经济转型的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并将最终所得的综合得分作为构建模型的因变量,将能够在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反映绿色信贷发展的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应用BVAR模型描述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效果,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确定绿色信贷从国家以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两个层面对能源矿业经济的绿色转型都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能源矿业长期粗放开采及较为低效的综合利用率,造成能源矿业结构升级的复杂性与脆弱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表现出对传统的高能耗、环境破坏类的产业的依赖性,所以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和反复性。第二,从B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绿色信贷从总量变化与所占比例的变化上来说,绿色信贷余额总量的变化比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更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在绿色信贷的投放渠道上多做创新,找到更多更有实际效果的环境改善项目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第三,从绿色信贷主体层面看出,政策效果的持久性强于市场力量,但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仍然不具有持久性,必须持续跟进,才能确保其长期有效增长。

为加快绿色信贷对能源矿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层面持续释放支持绿色信贷的信号,增强企业信心。我国的绿色信贷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因此政府作为引导者,要更好更有效地做到资金定向聚集与投放,且更有针对性地对低耗能、高科技方向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2)在市场层面,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于能源矿业经济的绿色转型应加大绿色信贷方面的支持,设立能源矿业转型方面的专项部门,对相应项目进行甄别与评估;有针对性地研究与能源矿业绿色转型相关的投资;对于致力于将产业结构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以及转型方案规划。

(3)绿色信贷在目前情况下,以信贷余额的绝对量增长对能源矿产经济转型推动起着绝大部分作用。但从其持续性较短这个角度来考虑,由于其在针对性的资金聚集、支持以及投放的机理源头上发力点较为单一,没有形成与更多的产业、社会,以及政策环节结合的良性的、带有内在自我驱动的系统体系。因此,应当从绿色信贷的标准制定上做出多元化、全方位、可持续升级的努力,寻求多要素、多主体的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矿业信贷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关于新常态下矿业发展的思考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