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临床观察

2022-09-26 08:27王宇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牡丹皮六味地黄口渴

王宇田

(辽宁省昌图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铁岭 112599)

消渴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尿甜等。肾、肺、胃是消渴病的主要发病部位,若治疗不当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失明等。中医认为[1],消渴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故肾阴虚证为消渴病的辨证分型之一。针对消渴病肾阴虚证,以往临床主要给予阿卡波糖、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既往研究显示[2],消渴病肾阴虚证的病程较长,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加重肝、肾损害。有学者提出[3],消渴病肾阴虚证始于胃而终责于肾,六味地黄汤属于补肾汤剂,可有效治疗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头晕耳鸣等,建议将该汤剂运用到消渴病肾阴虚证的治疗中。基于此,文章就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60例2018年8月—2020年4月辽宁省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消渴病肾阴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60例患者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为35~60岁,平均(48.70±2.52)岁;病程为2~9年,平均(6.10±0.38)年。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33~60岁,平均(48.65±2.49)岁;病程为2~7年,平均(5.94±0.33)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2008糖尿病诊疗指南(上)》[4]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关于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表现为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口渴欲饮、潮热盗汗、舌红苔少、失眠健忘、齿松发脱等。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患者;(2)合并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阿卡波糖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02,规格50 mg×30 s)治疗,50 mg/次,3次/d;脾氨肽口服溶液(北京第一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10,规格:10 mL×6支)治疗,10 mL/次,1次/d;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20片)治疗,0.5 g/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六味地黄汤(熟地黄15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牡丹皮10 g,泽泻 10 g,茯苓10 g)治疗,上药加500 mL水煎至400 mL,汤成去渣并取汁温服,200 mL/次,2次/d。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相关中医证候(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积分。其中,各中医证候积分分值均为0~10分,轻度症状(0~3分),中度症状(4~6分),重度症状(7~10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消渴病肾阴虚证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消渴病肾阴虚证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3 讨论

消渴病属于内分泌科中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消渴病的基本病因包括外感邪气、气滞郁结、劳欲过度、脏腑虚弱等,在发病初期其证候以脾虚湿盛、阴虚热盛为主,到了发病后期阶段,其证候则以肝肾阴虚为主。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而中医认为[6],肾为脏腑阴阳之本,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需以补肾养阴为主,而六味地黄汤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因此可将六味地黄汤运用于消渴病肾阴虚证的治疗中。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则能够充分发挥汤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的功效,达到控糖、滋阴补肾的效果。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可以优化血糖指标。其原因在于,六味地黄汤方中泽泻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将其水煎服用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六味地黄汤方中牡丹皮水煎后,其中的丹皮酚、丹皮水提物、甲醇提取物被大量释放,而丹皮酚具有降血压、降血糖作用,甲醇提取物具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皮水提物可促进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7]。因此,将泽泻与牡丹皮水煎后服用,可以达到优化血糖指标的效果。除此之外,消渴病肾阴虚证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六味地黄汤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则能够促进糖脂代谢,帮助患者降低血糖[8]。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可以改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症状。其原因在于,六味地黄汤方中熟地黄可通血脉、益气力、补五脏,主治腰膝痿弱、阴虚血少、劳嗽骨蒸,将其水煎服用,可调节激素代谢、降低血糖、缓解腰膝酸痛[9];山萸肉可益元阳、固元精,主治腰膝酸痛、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将其水煎服用可改善气血两虚,缓解舌红苔少症状[10];山药为入肺、健脾、补肾良药,可充五脏、除烦热、强筋骨,茯苓能利窍去湿、导浊生津,二者水煎服用则能够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缓解口渴欲饮与五心烦热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消渴病肾阴虚证,可以优化血糖指标,改善口渴欲饮、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的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牡丹皮六味地黄口渴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识别真假牡丹皮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李天王
六味地黄丸不是“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