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祛痰法联合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临床观察

2022-09-26 08:28朱福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益气血瘀针刺

朱福战

(徐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因脑部供血不足使得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进而所引发的相关神经功能障碍。该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及时有效治疗是降低该病患者病死率的关键,部分患者在经治疗后虽然能够挽救生命,但还可能会伴发语言障碍、肢体麻木障碍、偏瘫等严重后遗症,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脑梗死恢复期为脑梗死病情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做好治疗与干预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就益气祛痰法与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抽选1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6~77岁,平均(55.9±2.0)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4~75岁,平均(56.3±2.5)岁;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的相关诊断标准[4];(3)均为中型脑梗死;(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近3个月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2)复发脑梗死者、凝血机制异常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3)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予以患者拜阿司匹林(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3020493)治疗,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100 mg,同时行阿托伐他汀(Pfizer Inc,批准文号:H20170216)治疗,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20 mg;对于合并有其他症状者需行其他药物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祛痰法联合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益气祛痰法组方为:郁金、赤芍、石菖蒲各10 g,地龙12 g,川芎、当归各15 g,生黄芪30 g,炙甘草20 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醒神开窍针刺法。主穴:取内关、三阴交、人中等穴位;辅穴:取天柱、极泉、风池、完骨、委中、尺泽等穴位;配穴:取足三里、百会、脾俞、涌泉、合谷、气海、关元、悬钟穴等。每次针刺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

1.4 评价标准 (1)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以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0~100分,分值和生活能力呈正比;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越高表示缺损越严重。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各指标进行比较。(2)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为依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超过90%为基本痊愈,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为46%~90%为显效,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为18%~45%为有效,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18%甚至增加为无效[4]。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梗死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FMA、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2组FMA、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脑梗死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患者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中出血2例,晕针2例,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中恶心呕吐3例,发生率为6.0%(3/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5>0.05)。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组织缺氧后出现的不可逆损伤[4]。脑梗死康复期作为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即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等不良症状,以达到促进患者相关功能恢复、减少病情复发的效果[5]。常规的西医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情虽有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医技术的发展为脑梗死康复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是风 、痰、湿等多种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心、肝及肾脏功能失调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根本所在;而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情多以“虚”为主,具体表现为肾虚、气虚、脾虚,实则以痰、瘀为主[6]。故而,脑梗死患者多伴有气虚血瘀痰浊证,中医上通常将益气祛瘀、补养气血、行气活血、疏肝健脾等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本次研究中所选用的是益气祛痰法,方中黄芪具有补脾胃、益气活血的功效;当归尾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石菖蒲则有开窍化湿的作用;川芎则有活血行气的作用,为“血中气药”;赤芍则有清热凉血散瘀的作用;地龙可达到通经活络的作用;郁金则有行气散瘀的功效,与石菖蒲联用可达到开窍醒神、去湿浊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达到气旺而血行、活血但不伤正、补中有通、通而不伤正的效果,可共奏益气祛瘀涤痰功效[7]。此外,现代药理研究显示[8],黄芪还可发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对血管损伤的效果;当归则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郁金则能够维持正常血液黏度;川芎可对血小板聚集情况进行抑制。本次研究中采用醒神开窍针刺法为患者实施治疗,而通过针刺内关、三阴交、极泉等穴位可达到滋补肝肾、醒脑开窍的功效;而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则可达到醒神、通络、滋阴的功效;通过予以患者针刺主穴及配穴的方式可共奏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功效,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因血瘀、痰浊等因素所致的“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有积极作用。将醒神开窍针刺法与益气祛痰法联合应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协同功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疗效、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2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在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患者病情中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患者采用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益气祛痰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益气血瘀针刺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话说血瘀证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