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2022-09-26 08:28余家乐朱荃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药问卷基础

张 平 凌 瑞 余家乐 朱荃俊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湖南 株洲 412000)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的专家座谈会上指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1]。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自信需要积淀、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传统的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中医药人和中医药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研究认为,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是所有青少年学生实现个人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关键与必备素养[3]。把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一个人那里统一起来,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看,也就是一定时间内教育过程的产物[4]。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包括中医药人文底蕴和中医药科学精神。中医药人文底蕴是中医药院校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中医药价值取向;中医药科学精神体现了悬壶济世和大医精诚的工匠精神[5]。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学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文化导向的力量不可忽视,中医药文化基础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对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调查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在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共收到4652份问卷。本调查主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因此排除所获研究生学历的问卷5份和本科学历的问卷17份以及中专学历的问卷75份;回答问卷的时间在30 s以内(含30 s)的4条共计16份,说明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并未完全理解或者是未完成问卷直接提交,同时排除答题时间超过0.5 h的问卷37份,其中2人重复计算,因此获得有效问卷4504份,问卷回收率为96.82%(4504/4652),其中男性占比17.27%(778/4504),女性占比82.73%(3726/4504)。在调查对象的专业方向构成方面:药学类学生占比16.74%(754/4504),康复保健类占比15.45%(696/4504),护理类占比41.70%(1878/4504),临床医学类占比26.11%(1176/4504)。

1.2 研究方法 利用问卷星的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得到高职高专医药院校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利用SPSS 20.0针对量表型问题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分析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量表型问题的信效度检验 本问卷分为量表型和非量表型部分,结构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中医药人文底蕴、中医药科学精神方面。由于非量表型问题不适合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所以,本调查针对量表型问题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量表型问题主要有:您认为自己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如何;您对学校举行的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的参与度是怎样的;您对学校举行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评价是怎样的;您对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中药配伍等)的了解程度如何;您在生活中会根据中医健身方法进行锻炼吗;您觉得中医药治病的效果如何。经统计分析,本研究所设计的量表问卷的Cronbach’α值为0.675,大于0.6,说明该问卷可靠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本研究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来进行问卷的效度分析,分析的结果KMO值为0.759,大于0.7,Bartlett球形度近似χ2值为3509.446,P=0,说明问卷的效度也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2.2 各年级的中医药文化基础相关分析 以1~5年级为分组变量,在校训知晓情况、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每天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时间、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的参与度、中医药文化活动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了解程度、最了解的中医健身方法、中医药治病的效果和中医药的发展前景9个方面,不同年级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说明在这些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教育阶段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这可能为学校加强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选择的路径。

表1 各年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基础Kruskal Wallis 检验

但是在生活中运用中医健身方法进行锻炼和出现身体不适的选择时,各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0.05,P=0.593>0.05)。这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对于中医健身方法和就医选择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不同教育阶段的看法是一致的,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系,比如选择的专业。

在显著性差异举例分析中,在校训知晓度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校训知晓程度最高(如图1)。在2+1的三年制大专学习为主要的调查对象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为在校生,其他年级均在校外学习,一般在实习或者就业岗位;所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校训知晓度较高,同时二年级又比一年级的要高。

图1 各年级学生校训知晓度的对比

2.3 各专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相关分析 除了对于中医药活动的评价(P=0.021>0.01)之外,其余指标均与专业有显著性相关(P<0.01),本调查所涉及的专业有护理类、药学类、康复保健类、临床医学类。见表2。

表2 各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基础Kruskal Wallis 检验

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临床医学类和康复保健类专业的学生在每天学习中医药的时间上明显偏高,尤其是临床医学类,这可能与学校开设的专业有关,大多数的临床医学类学生为中医专业;康复保健类专业学生中比如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涉及的中医药知识较多,学习时间明显比较长。

2.4 中医药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 首先,是在传播媒介的选择方面:在中医药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媒介中有74.4%(3351/4504)的学生选择了微信公众号,第二为网络教学平台(见图2),这说明学生在这2种传播媒介上学习中医药知识比较多。其次,在中医药人文底蕴的培养方式上:针对“在学校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并传承中医药文化”问题,有74.11%(3338/4504)的学生选择了“跟着老师上课中学习中医药文化”,另外有61.08%(2751/4504)的学生认为“要参加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这说明了医药院校学生的教师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再次,在兴趣培养方面: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调查中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花费的时间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另外更仔细分析发现,学习兴趣越浓厚,在学习中医药知识上花费的时间越长,对中医药文化完全不感兴趣的高达50%(2252/4504)的学生几乎不学习中医药知识。最后,在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方面,参与度越高的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活动的评价越高,统计发现全程参与并策划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的学生有68.65%(3092/4504)认为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内容丰富(见图3)。

图2 关于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选择比例

图3 关于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参与情况和评价比较

3 研究结论及建议

3.1 医药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方面的效果值得肯定 在调查分析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很多中医药文化的相关问题的回答呈现不同,差异性较为显著,虽然这不能全部归功于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培养,但是无形中从侧面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力量。

3.2 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对于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培养要体现专业特色 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选项结果均与专业显著性相关,不同类型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中医药文化学习兴趣、对中医药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中医药发展的前景等的判断都不同,因此,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方面要更好地体现专业特点,更好地做到补短板。

3.3 加强教师在培养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比较差的,所以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文化的熏陶、课程思政的融入方面比普通高校教师的挑战更大,学生更多的依赖老师,尤其是专业课程老师。因此,作为一名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先从自身培养中医药文化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无形中在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核心素养。

3.4 提高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既是提高学生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适应社会能力的有力举措。在调查中发现,活动参与度越高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评价越高,这说明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活动评价的重要方面。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可以从活动的计划、组织、策划、实施、反馈以及活动的多样性方面来提高。

3.5 利用新媒体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认可度 当今,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传播媒介五花八门,需要人们不断地提高辨识信息真实性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社会中医药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学校微信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等有公信力的新媒体来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认可度。

3.6 全过程 全方位 全面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高,学习时间长,理论掌握更扎实。从录取通知书的发放直到学生毕业证书的发放以及校友会的传播,要全过程地融入中医药文化,让学生产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学生是一个社会团体,与他们相关的老师、家长、亲戚朋友等都是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主体,所有的课程和活动均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思政内容。从这些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

总之,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培养的领路人,需要多举措、与时俱进、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中医药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而这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中医药问卷基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