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弦乐器与电子音乐融合创作中的探索

2022-09-27 13:59康博文张钧泓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演奏员电子音乐演奏者

康博文 / 张钧泓

引 言

如今,我们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各个专业跨领域的合作屡见不鲜,成功案例更是层出不穷,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的结合,在国外已经有多所机构以及学校展开探索,如Ólafur Arnalds,Apashe等作曲家及其背后制作团队。

当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弦电融合作品的文献大多站在作曲家的角度,来描述如何写作作品,其中的作品的产生也大多是由作曲家先行写作完成,之后直接交由演奏家演奏。但在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的融合创作表演中,作为艺术表达端口的演奏者也有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却鲜有人从演奏者角度发布如何与作曲家深度合作探究。由此笔者组建了一支弦乐五重奏与电子音乐作曲家尝试合作创作独奏与合奏作品,希望记录到一些启发,够从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参考。

笔者所组建的弦乐五重奏形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方式在古典阶段应用较少,较为出名的作品仅有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所写的五重奏作品。但在客观上来讲,弦乐五重奏有着弦乐乐器的所有音域,可以扩展更多的音乐表达方式。电子音乐前沿的合作与探索未知领域的合作就此开始。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使得电子音乐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电子合成器的诞生使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相结合变成了现实。传统乐器演奏出的声音通过电子技术的施加得以拓展,电子音乐的创作由此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在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的合作中,由于提琴家族是有着音色多变,张力强,处理空间大的特点,受到了许多作曲家青睐创作了很多关于二者融合的作品。(如Mark Philip的作品《小提琴的力量》—为小提琴与交互式数字影像而作(2013),Kaija Saariaho《花瓣——为大提琴、电子音乐与视频而作》(1988)等)。

电子音乐技术与传统乐器演奏的结合早期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电子音乐还处于具体音乐的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的《单人交响曲》,其中包括自然生活中的脚步声、笑声等声音和乐队演奏,利用电子技术结合而成,这是电子音乐技术与乐器演奏早期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较为简单。随着电子合成器的诞生与发展,可调制的参数越来越多,创作的作品可变性也更多样化。通过效果器的叠加及其他软件的调制,乐器本身的音色发生了较大改变。至今,乐器演奏与电子音乐技术结合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逐渐增多,这种方式由于保持了乐器演奏本身的音色特征,并可在舞台上进行演奏大众较为容易接受,电子音乐技术对其预制和实时调制充分利用了电子技术特征,使其保持传统乐器音色本身的同时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创新,有的作品片段甚至颠覆了乐器本身的音色,用电子音乐的方式来重新演绎传统的乐器,将其“改头换面”。当然,这里的“改头换面”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乐器,也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演奏法,而是利用电子科学技术将器乐作用进行拓展与改良,改变其原来的形式,以另一种方式来呈现给大众。乐器演奏与电子音乐技术这二者混合在一起,并无主次之分,相互结合,相互依存。客观地说,电子音乐技术与乐器演奏相结合的电子音乐创作在未来的电子音乐发展道路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1]

二、前期准备中的探索

电子音乐先锋派实验音乐,从开始就伴随着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所不同的“孤岛效应”。声学弦乐器的音色,在交互电子音乐领域的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审美上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古典音乐所追寻的和谐、抒情、炫技等诉求,对传统意义上弦乐器完美的发音和持续音的表达力等审美期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2]所以电子并未有着如古典作曲的表达技法的需求,同时由于不同的弦乐类型在独奏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上都有所不同。从音乐制作的角度上来说,不同的弦乐乐器类型在音色和演奏风格上都是有所差异的,取得制作效果和真实乐器演奏之间更加接近的效果,是音乐制作的主要目标。[3]由于弦乐器的手工生产这一特点,每位演奏者的乐器都与音乐制作软件采样的标准音色不同,所以前期作曲家对于各类弦乐器了解采风就尤为重要。笔者在此以本次合作中的采风为例:在初期,每一位演奏者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基本展示都是经典的曲目,如小提琴《梁祝》,《D大调协奏曲》,中提琴《霍夫曼斯特D大调协奏曲》大提琴《巴赫无伴奏组曲》低音提琴《大象》等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此类作品都有着严谨的和声体系支撑,并非作曲家所想要的属于电子音乐的表达形式,在作曲家提示后,才演奏了一些现代派作品,展示了一些非常规的技巧,如敲琴板,拉奏琴码下方空弦,弓杆击弦,跺脚,巴托克拨弦等可以发出不同常规的音色的技巧,这样作曲家对真实的提琴音色有所了解,同时也让演奏家们对于先锋派实验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电子音乐也并非全部需要非常规音效,再之后的探索中,作曲家还了解不同乐器的高难度技巧,如:泛音,三五八度的双音等。为后续作品创作打好了铺垫。

由此看来,无论是演奏家,还是作曲家,在创作前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作曲家来说,深入了解乐器特性,乐器技法,实际演奏难度,有助于作曲家更合理的创作音乐,避免创作出难以演奏或者无法演奏的乐谱。而对于演奏者来说,提前交流演奏技法,也有助于理解作曲者创作意图,也有助于提前练习,准备作品所需要的技法,以在前期排练及音乐演出中流畅表达作品意图,不让作品受到技法限制无法表达。

三、乐曲创作的方案选择与结果

在乐曲创作中,作曲者曾对创作的作品方向有着抉择,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创作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弦乐器演奏与实时控制电子音乐的混合型作品;二是弦乐器实时音频拾取交互的电子音乐作品;三是结合传感器和可穿戴装置的增强型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作品,使用增强型弦乐器进行作品创作,在国内并没有太大范围的流行,同时,对乐器的改造,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过于昂贵,所以在一致商讨过后第三种方案优先被淘汰。其次就是有关于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抉择,由于实际多乐器演奏中,每次效果均无法保证完全一致,导致采样效果重复稳定性不高,遂决定只使用第二种创作独奏弦乐器作品,实际上,国内外也少有使用乐队的方式使用实时拾取交互方式创作作品,通常此类作品是音乐搭以舞蹈等视听觉结合方式创作。(如:《小青——为小提琴、舞蹈与计算机而作的交互式电子音乐》金平作曲交互设计等)。最后,还是使用了由五重奏弦乐器演奏者现场演奏,电子音乐作曲家现场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的方案。现场演出时,电子音乐部分按电子音乐作曲者的乐谱预定节点回放预制音频、效果、声音等,这样可以保证演出的稳定性。同时混合类电子音乐的使用既定乐谱排演,也是较为贴近传统弦乐重组的演出方式,是比较易于传统弦乐演奏家理解的,具有稳定性的排练——演出思维模式的方案。

后续的作品实验证明,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的优势还不止于此,由于现实因素与创作条件的掣肘,作曲家在创作演出有时不会遇到最好情况。采用混合型作品的创作是最有利于任何情况下的舞台演出的方式,混合型作品对于计算机本体的实时计算要求较少。经常都是编辑好的程序已搭配提前排练好的演出,所以在台上的稳定性很好,在实际演出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演出时,有时不会产生最理想情况,如果表达作品的完整度是最高需求,最好还是采用稳定的混合型作品的方式。

交互的电子音乐作品。在舞台演出时曾发生过一些意想不到的故障:如工作人员碰触麦克风导致麦克风位置不对,无法正确拾取音色;计算机过热导致计算机死机;场地有时有嘈杂声导致麦克风拾音出故障等情况。通常这种情况出现会使得演出效果不好,甚至有时需要演出暂停,重启。由此可见在采用实时音频交互的演出时,在演出前也要提前准备好大量的后备方案。如提前准备好备用计算机,麦克风等。在采取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案时,需注意在实际演出时最好是在一个稳定的,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演出。不过交互式的电子音乐作品的优势在于每一次和每一次的演出都有属于演奏家足够的演出空间,演奏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个人张力和感悟力,有助于表达作者的创作思维。采用交互的电子音乐作品的方案。在条件理想的情况下,是最有助于演奏者自由表达对作品本身理解,发挥电子音乐特性的作品。

四、演奏员的视角和作曲家视角的对比

笔者作为演奏者在本次诠释作曲家两个作品《鱼》和《战》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演奏员在演奏现代电子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在创作电子乐中的视角差异。

以作品《战》为例,记者在刚拿到作品时,试图严格按照谱面上的音乐标注去做:即拉奏f强度的泛音加实音。

图一

但是按照此处的音乐符号拉奏完毕后依然不能够足以表达乐曲情感,此时,经过和作曲家的沟通,笔者才明白作曲家的意图,需要自己在演奏做出更为细腻的运弓,才能配合电脑正确采样发出正确的声音。

此事就体现出了作曲家和演奏者在演奏曲目的视角差异:作为演奏员,通常在收到曲谱演奏时,较为关注的是谱面符号,而在电子音乐的作曲之中,还有“另一半”的存在:即电子音乐的部分,电子音乐作曲家通常在创作时,是将二者想为完美结合,产生完整的音乐,但在合作前期演奏者如果没有详细的沟通说明,就会在理解乐曲方面产生偏差,导致演奏部分和电子音乐部分结合不紧密,无法完美的诠释作品。即不同身份的演出视角,理解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在电子音乐与弦乐融合创作时,需要创作者和演奏者的密切沟通,如果笔者在当时没有及时与作曲家的沟通,可能在作品的诠释方面就会产生偏差,进而影响作品质量。那么如何在作品标记中音乐符号不能确切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构思呢?笔者在研究时,提出两种方案:(一)如果就只能使用传统谱例时,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感悟领悟以文字方式,标注在旁边。如下图:

图二

第二种则是采用录制音频,视频的方式将打包之中。将其打包成为压缩包。这样,演奏员所收到的是曲谱带录音,视频的讲解版本。在实验此结果以后,发现演奏者对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比之前传统的谱例要好很多,缺点就是耗费的时间精力会更多,不过为了曲目的思想完整性,在无法直接双方沟通的作曲创作中可以尝试采用。丰富的表达媒介(即录制音频或视频),是我们处于现代化社会中,比古典音乐作品生产时代中所的进步,希望后来者可以由此受到启发,探索更加合理的方式表达曲目想法。

五、融合探究中的问题

在本次融合探究中,笔者所在小组也探索了电子作曲家和演奏员合作出产作品此类方式的优势以及劣势。事实证明,在电子作曲家和演奏员合作探究后,电子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更加有完整性和融合性。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所在小组也进行了探究与解决:

(一)作曲家在演奏员沟通创作古典部分,听取修改意见时,有时会受到演奏员的音乐思想建议影响,导致作曲家将自己的想法随着演奏员的概念而调整。此类事件发生之后,会导致电子音乐作曲家将自己曲目乐思修改偏离之前想法,有最终导致产出“四不像作品”。笔者所在小组讨论时候决定,还是以作曲家的最初构思为准。这样才能保证和电子音乐部分的融合程度。确定曲目核心乐思以作曲家为准之后,演奏员与作曲家沟通的地方应当明确:在演奏时的产生的不属于技能范围之内的技术难题,或作曲家在曲目中没有明确说明的音乐表达方式。在此后,笔者所在小组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创作有了明确的音乐乐思表达。

(二)在客观事实中,演奏员之间的水平有所差异,在传统的重奏合作之中,演奏员必须要强迫自己水平达到作品要求,这样有时就会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提升自己,以达到能完整地演奏古典重奏的水平。在现代音乐之中,演奏员在与作曲家沟通时,可以在不影响作曲家乐思表达中,采用将困难片段移走或删除的方式去增加演奏员把握度,实际的根据合作演奏员的水平。去节约时间达到快速演出目的。

(三)演奏员在前几次排练时有时会有因为谱面不熟,产生一些失误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没有充分沟通的时候会导致作曲家误认为曲目过难,从而修改谱面,反而失去应有的音乐表达张力。笔者所在小组讨论后决定曲目排练三次稳定之后,再根据演奏员实际表现决定是否修改谱面。但是修改中主要核心还是作曲家的乐思不变。

结 语

电子音乐无疑是当前时代音乐的先锋音乐,电子音乐的创作具有随机、自由等特性以及与传统音乐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创作表达方式也层出不新。所以,笔者在此篇文章中的探索,文中所涉猎的内容提及电子音乐与传统作曲的理念可能只是融合合作探究中的冰山一角。

古典弦乐和电子音乐的结合,在国内外对于此的探索很多,但是从演奏员,团队合作的视角上谈论与创作电子音乐作曲家合作所注意的事项却不多。本研究通过笔者以及团队众人的探索,希望能给后续的探索者带来在演奏员角度上和整个团队融合角度上启发,能更好地促进时代潮流的音乐发展,给音乐探索方面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演奏员电子音乐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中西方电子音乐在创作理念空间上的异同
——基于电影音乐作品角度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普通类高校民族管弦乐团训练之我见
第 18 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谈戏曲打击乐演奏员的基本素质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试论演奏员与指挥的关系
电子音乐应当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