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22-09-27 07:20李灵强刘桂麟
甘肃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万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李灵强,柳 瑾,刘桂麟

(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或事件。《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将AEFI分为五大类,即: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1]。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持续深入开展,预防接种疫苗种类不断增加,出现AEFI 的可能性相应增加,AEFI 问题日益备受关注[2]。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为了解该县AEFI 发生特征、评价AEFI 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现对2015—2019年甘肃省镇原县AEFI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1 资料收集与方法

AEFI数据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15—2019年甘肃省镇原县报告的AEFI个案。疫苗接种数据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15—2019年镇原县各种疫苗接种剂次数信息。

2 资料分析方法

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中AEFI的个案导出,用Microsoft Excel 2007文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进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结果

3.1 AEFI总体情况

2015年—2019年甘肃省镇原县共报告一类疫苗引起的AEFI 789例,总接种剂次为621929剂次,报告发生率为126.86/10万剂次,2015~2019年各年报告例数分别为170例、135例、167例、176例、141例(见表1)。789例AEFI中一般反应761例(96.45%),异常反应15例(1.90%),偶合症13例(1.65%)。

表1 2015—2019年镇原县AEFI报告发生率(/10万剂次)

3.2 各种疫苗AEFI的报告发生率

甘肃省镇原县一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为流感疫苗、白破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依次为407.75/10万剂次、246.24/10万剂次、222.99/10万剂次。异常反应中卡介苗的发生率较高,为17.21/10万剂次,见表2。

表2 2015—2019年不同种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10万剂次)

3.3 AEFI地区分布

2015—2019年甘肃省镇原县报告的789例AEFI共涉及20个地区,各地区占比波动在0.89%~11.53%(见表3)。报告例数前三位的地区为孟坝镇(11.53%)、临泾镇(9.89%)和中原乡(9.76%)。

表3 2015—2019年镇原县疫苗AEFI发生数和构成比按地区分布

3.4 AEFI的时间分布

2015—2019年,11月分发生AEFI报告例数最多152例(19.26%),最少为1月份23例(2.92%),6月(111例)、7月(89例)和11月(152例)的AEFI报告发生数略高于其他月份,见表4。

表4 2015—2019年镇原县疫苗AEFI发生数和构成比按月份分布

3.5 AEFI的人群分布

在报告的789例AEFI中,男性428例,占54.25%,女性361例,占45.75%;男女比例为1.19:1。报告的AEFI中,年龄1岁以内婴幼儿占比70.74%,1~2岁占比29.26%。

3.6 AEFI的分类

在789例AEFI中,一般反应761例(96.45%),异常反应15例(1.90%),偶合症13例(01.65%),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见表5。

表5 2015—2019年AEFI分类

3.7 AEFI临床损害分布

一般反应为761例(22.36/10万剂次),以发热为主,其中轻度发热(37.1℃~37.5℃)91例(报告发生率14.63/10万剂次),中度发热(37.6℃~38.5℃)344例(报告发生率55.31/10万剂次),重度发热(≥38.6℃)193例(报告发生率31.03/10万剂次)。轻度发热和重度发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人数占比最高的中度发热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异常反应15例(2.41/10万剂次),主要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11例(1.77/10万剂次,见表6。

表6 2015—2019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数和报告发生率(/10万剂次)按临床损害分类

3.8 AEFI接种剂次与发生间隔

在789例AEFI中,616例(78.07%)发生在接种疫苗的第1剂次后,69例(8.74%)发生在第2剂次,49例(6.21%)发生在第3剂次,55例(6.98%)发生在4剂次;620例(占78.58%)发生在疫苗接种后的1d内,142例(17.99%)发生在2~3天,27例(3.43%)发生在疫苗接种的4 d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疫苗接种的第1剂次和疫苗接种后的1 d内。

4 讨论

随着疫苗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AEFI受到了公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展AEFI 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AEFI 的发生原因、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有关AEFI处理,以及加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的措施,对各地开展AEFI的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2019年甘肃省镇原县各年报告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较2018年有所下降,当地2015—2019年发生率均高于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的39.01/10万剂[3]。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的比例(96.45%/1.90%)与2016年全国水平(92.45%/6.18%)相比,出现异常反应的比例偏低。这与多年来全县加强AEFI敏感性监测培训有关,下一步在提高敏感性的基础上,着重对异常反应特异性和准确性进行培训。

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19:1,与中国2016年报告的AEFI性别比(1.27:1)相近[4]。AEFI发病年龄集中于1岁内婴幼儿,可能是由于1 岁内婴幼儿需要接种的疫苗剂次数多,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等因素相关;1岁内婴幼儿AEFI高发的年龄段5~8月龄,可能与此期间儿童需接种的疫苗数量和种类较多,且接种疫苗的AEFI发生率较高有关,应注意重点监测该年龄段人群。

在发生时间上,报告的AEFI主要集中在6~7月、11月,提示第二季度与秋冬交际是AEFI报告高峰期,应注意在接种前向家长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须立即指导就医。在上报的20个地区中,城区、屯字镇、南川乡3地上报的AEFI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孟坝镇、平泉镇、新城镇等地的AEFI报告数和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所有AEFI中,78.58%发生在疫苗接种后的1天内,17.99%发生在疫苗接种后的2~3天、3.43%发生在疫苗接种的4天后,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AEFI的发生比例逐渐下降。

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等一般反应占AEFI总数的96.45%,其中以发热最为常见,发热中占比最高的为中度发热。超过95%的AEFI为一过性较轻的一般反应,主要为发热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接种预防接种炎症反应。本次AEFI监测并没有出现因疫苗接种引起的残疾,死亡和群体性伤害等不良预防接种事件。本次监测也未发现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引起的AEFI,AEFI的治愈好转率达到100%,这说明疫苗的质量和与预防接种服务较好。

各类疫苗的AEFI发生率差异较大,这可能和疫苗的固有性质相关,例如各类疫苗所包含抗原种类、佐剂、剂量以及受种者的个体差异等[5-8]。从疫苗分布看,AEFI报告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为流感疫苗、白破疫苗和百白破疫苗,与2016年全国数据较为一致,但由于数据质量和统计的疫苗种类有限的影响,可能会低估某些疫苗的AEFI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之后的监测工作应更加注重对各预防接种单位相关人员培训,做好督导工作,确保上报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当地AEFI监测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万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拜登宣布2500万剂疫苗分配计划
香港拟捐出复必泰疫苗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中国疫苗来了!
Vaccination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