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加速“云大产业”特色发展

2022-09-28 12:13文|姜
信息化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物联数据中心企业

文|姜 磊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最活跃、交叉最密集、渗透性最强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湖州深入贯彻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持续迭代推进万物智联强市建设,聚焦数据汇集、处理、流动、治理和转化等五大关键环节,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成“幂数增长”态势,2019年以来规模年均增长80.3%,智慧城市、智能智造、电子商务、数字文旅、智慧教育等全领域得到深化应用。

近年来,湖州深入贯彻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持续迭代推进万物智联强市建设,聚焦数据汇集、处理、流动、治理和转化等五大关键环节,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成“幂数增长”态势

湖州持续深入推进城市“芯”大脑建设,提升态势研判、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水平,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各类主体风险应对能力。

抓牢数据“大体量”汇聚,形成新资源

以建设大数据中心为突破口。加快构建覆盖浙北、辐射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联通德清云数据基地二期、德利迅达数据中心、吉利新能源汽车全球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形成吴兴、德清为双核,各区县特色协同的算力布局,建成8个云数据中心,具有10万台服务器运载能力。

以打造物联感知网为立足点。加速蜂窝物联网基站建设,大力鼓励和支持2.2万家上云企业,通过升级信息系统、部署物联感知设备等方式,加快研发、生产、经营、服务等全环节数据采集上云,形成海量数据自动汇集。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蜂窝物联网基站数较2021年初数量翻一番、达1.5万个,物联终端超310万个。

以数据中台建设为切入点。率先打造全国首个地级市物联中台,已接入128.3万路物联设备,实时归集数据近249.5亿条,架设数字新基建与物联感知体系间“数据天桥”,为环境监测、社会治理、应急处突等多个领域提供全量数据支持,成功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

抓牢数据“多样性”处理,形成新红利

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以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汇聚海量数字要素资源,吸引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集聚,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规模总量跃至全省第六,较2019年实现总量和全省占比双翻番。

提升多维度数据融合创新。加快多类型数据的多元化处理,提升多模态数据综合处理水平,推动单一维度数据向全口径、全方位、全量数据集成创新。如,基于全市80%手机用户每日通信网络等超过350TB数据,构建属性标签、行为标签、事件标签等3大类16子类100多万规模标签,创新复工复产指数、活力乡村指数等模型,有力助力疫情复工、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

推动多跨数据融合开发。加快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力度,强化工业设计、网上农产品、工业旅游等对工、农产品价值提升作用,形成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典型模式。星光农机、欧诗漫、天能入围第三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占全省入围总数的20%,居全省第二。

抓牢数据“时效性”流动,形成新模式

加快“5G+”模式应用。实施“千企智联”行动计划,率先在5G+工业互联网平台、5G+智能工厂等制造领域,形成数据精准对接、实时共享,全面提升“人机对话”效能。2021年,久立特材5G智能工厂获全国“绽放杯”大赛第二名,为当年全省最好成绩;2022年,申报全省“绽放杯”大赛项目58个,再创历史新高。

加快“云边协同”模式应用。发展云边端协同的大数据存算模式,发挥云网协同、就近入云优势,满足重要数据不出云、低时延等需求,打造以边缘计算云为核心的算力基座,提升连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共有34个独立组网+云边协同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加快“云上企业”模式应用。加快跨领域、跨地域建设安全可信、即时协同的数据共享空间,应用SAAS化、轻量化部署,实现企业“云端握手”。如,德清天马轴承构建全产业链精密轴承智能制造云平台,支撑研发设计数字化在线,紧跟下游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头部企业同步配套研发,推动单项研发设计向系统集成、多线程并行研发设计转变,大幅度提高企业用云效能。

抓牢数据“高质量”治理,形成新路径

探索企业数据治理新路径。加快安吉“最多报一次”(一键报表)改革,创新企业底层数据标准化结构化,完成232个类别、3166个标准化字段、161个数据表单映射,形成8类数据模板,通过兼容企业ERP系统或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58家规上企业数据同步报送统计直报平台。

探索金税数据治理新路径。加快数智绿金“1+4+N”体系建设,集成金融、税务等企业及公共数据3.9亿条,开发模型组件51个,共享绿色金融数据2000余万次,帮助1936家企业与银行对接,实现授信150.83亿元,平均授信利率比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低0.44个百分点,为湖州企业增加现金流、送上救命钱。

探索供应链数据治理新路径。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造“天畅智运”现代化供应链云平台,依托大数据、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各类运输资源和货源数据,创新大数据物流服务模式,2022年疫情以来供应动力电池货运,日发运量达到100万只以上,为电池、耐火、轻纺等行业客户平均降本超3%。

抓牢数据“高价值”转化,形成新趋势

强化大数据在数字治理领域应用。持续深入推进城市“芯”大脑建设,提升态势研判、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水平,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各类主体风险应对能力。如,开发“扫街”“湖州通”“精密智控”等场景,形成快速采集、自动筛选、智能直达、协同处置、大脑赋能闭环管理,手工录入信息较以往压缩90%以上,单户平均登记核验时间约40秒,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动态清零。

强化大数据在制造各环节应用。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构架,全力推进动力电池、童装、电梯和物流装备产业大脑建设,全面实施“未来工厂”攀峰计划,持续优化设计、制造、管理、服务全过程,推广数字样机、柔性制造、商业智能、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两年来,打造省级“未来工厂”认定企业4家、培育企业7家,总量列全省第3位。

强化大数据在信息消费、金融科技等领域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精准画像、智能推介等新模式,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了智慧城市“安全质控+畅快出行”未来枢纽台、小个“信贷通”、打防电诈一体化、七巧连云等省级“五新”优秀案例42个,连续两年列全省第2位。

猜你喜欢
物联数据中心企业
《智能物联技术》征稿启事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企业
企业
企业
王永岗:改造物联服务链助力现代农业
《智能物联技术》征稿启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民航绿色云数据中心PUE控制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