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美术文化建设之我谈

2022-09-29 13:40何凤转
大众文艺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书画美术基层

何凤转

(怀宁县文化馆,安徽怀宁县 246100)

笔者作为基层群众美术文化工作者,既是群众工作者也是美术创作者,二十年一线工作中深切感受群众美术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基层群众美术文化工作既能在传达党和国家政府的新时代重要思想、发展策略同时起到凝心合力作用,又能发挥群众美术文化的精神愉悦功能,为生活为工作创造美。鉴于此,笔者通过实例谈谈基层美术文化建设几点看法。

一、认识基层群众美术文化的个性和共性

(一)基层群众美术文化的本土性

群众美术的种类有绘画、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在经济政治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和改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创新。这是它的共性。基层群众美术文化的个性受到本土文化背景影响。本土文化除美术文化外,还有戏曲文化、非遗文化、节日文化、新媒体文化等等。抓住其本土性、地方性特点,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成效。下面以笔者工作的县城为例。

怀宁县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全县下辖20个乡镇,243个村(社区)(截至2022年2月),常住人口为496683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62所。

黄梅戏戏曲文化是怀宁本土文化一大特色,素有“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之称;32非遗文化(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10项,县级19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民俗文化;婚丧嫁娶民间习俗文化;一代宗师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系怀宁县人,为怀宁的书画传统奠定了基础。

本土文化新常态:乡村春晚作为乡村文化的新形态诞生于2016年的怀宁县石牌镇普济村,在不受疫情影响时的高峰期达到20个乡镇同时举办的普及度;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形成;自媒体时代到来,自媒体文化日新月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迅速发展,人们获取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加速。

从事群众美术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县级公益单位不超过三名。相对于群众文艺队伍,群众美术队伍偏少,协会团体成人美术辅导机构4个,针对学生的社会美术辅导机构20多家。

群众美术职业类型有: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自由职业者、教师、医生、学生等。随着经济发展,妇女书画人数增加。总体以在校青少年儿童的数量居多。

(二)基层群众美术文化的共性

群众美术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种。群众文化是文化的一个表现。首先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是表达内心和世界的一种文化形式,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发展,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群众性、人民性,其次是自娱性、群众文化还有很大的自我倾向性和承传性。群众美术文化是植根于人的内心的,非常广泛的认知、思想、信念,是群众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文化活动。

二、提高基层群众美术文化建设的方式

在认识基层群众美术文化的特点基础上,抓住其共性和个性,有的放矢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成效,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

(一)以文化服务为宗旨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民生工程,真正夯实民生工作大力倡导繁荣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文化也有了群体提升的趋势。美术文化中的展览、典藏、研究都是以文化服务为宗旨,作为国家公共文化窗口单位——免费开放的公益场所,为民是根本,为民服务的宗旨是自始至终的理念,围绕这个理念来制定目标,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培训活动、下基层活动、交流活动等,让文化为民,让民乐文化。

1.搭建平台和完善平台相结合

文化场馆是群众的舞台,是群众享受文化和分享文化的场所。摸清群众的特点,提供真善美文化内容,整合群众文化创造出新时代文化来分享展示,从而实现为民服务。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展示自己作品的公共文化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广大群众参观作品展览的文化场所,所以也是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地方。作为组织者,搭建平台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充实完善建构平台,做好持续健康发展。

整合人才搭建平台。在全面了解群众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县内外的美术人才,建立人才库,进行人才资源整合。发挥人才自身美术文化特长,为其提供展示空间,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再发现新的人才,集结乐于奉献的各界美术特长的人士成立美术志愿团队。这样形成人才队伍:广大群众——美术人才库(爱好者)——美术志愿服务队。这些人才中有自由职业者,有公务员、教师、离退休老干部等。再通过细化后成立:中老年书画队、中青年书画队、青少年儿童书画队、巾帼书画队伍 。

完善资料充实平台。档案资料,包括人的档案资料和物的档案资料,也包括纸质和电子版。人的资料包括工作人员资料、美术人才档案资料和来馆参观群众档案资料。美术人才包括美术爱好者、美术志愿者和美术专家。美术爱好者和志愿者包括老、中、青、少、妇等群体。参观群众档案资料免费开放登记本记录累计。物的资料包括一切已有的设施登记归档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资料包括已有的硬件登记。其中软件资料:免费开放登记资料;藏品收集和整理,历次展览作品信息以及相关情况整理归档,输送到省市各级展览交流书画作品信息以及获奖情况统计;从归档的资料中提炼出册并创刊全国统一发行,公众号视频号定期推出各项工作及新闻资讯,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资料。软件资料包括纸质板和电子版。

2.阵地服务和延伸服务相结合

围绕阵地开展展览、培训研讨等活动。每年举办不少于10次展览活动,有老年书画展、少儿书画展、妇女书画展、廉政书画展、法治书画展等,培训活动不少于50场。

在阵地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服务渠道,开展延伸服务。一方面积极研究、积极创新,采取“走出去”学习模式,组织文化骨干多次赴北京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业务培训学习,曾赴省市县等地开展两地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以“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为宗旨,围绕20字服务方针——普及和提高、全民和弱势、城镇和乡村、社区和学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书画培训、书画进校园、书画进乡村等方式以“以美育人”,受益人次达到数十万,受益人群覆盖全县乡镇村小。

(二)以艺术普及为目标

美术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和音乐、舞蹈、文学、诗歌等文化既有不同又相互作用,对于素质全面的提高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小学阶段和人的一生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鉴于美术文化的功能,以艺术普及为目标,在全社会开展美术文化活动,如“文创书签进万家”“春联进万家”“书画进校园”等都是为艺术普及而开展的活动,全面提升全民素质。

(三)以提高促进为方向

普及是目标,提高是方向。任何事物发展只要合理都会从量变到质变。当普及活动开展到一定的程度,整体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个普及过程中,会培养出更优秀的艺术人才。所以不管是个体的水平还是整体的水平,都会朝着提高促进的方向发展。

(四)以品牌活动为抓手

品牌活动是在非品牌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确立宗旨、目标、找准方向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坚持做一件事,坚持向纵深方向做好一件事,会有很多的受益者、会有社会的认可度,品牌自然形成。以品牌活动为抓手,用十指弹钢琴的方法让常规工作配合协调品牌活动发展。服务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更好服务为民的过程和结果。工作中,不断拓展服务,不断摸索服务内容,联合联动社会各界,引进6个“基地”牌子——县廉政文化示范点、县政协委员工作室、县法治文化创作基地、县少儿美术教育基地、县特殊人群服务基地、县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形成了7个品牌活动——书画进校园、书画进乡村、书画进军营、书画进社(园)区、书画进敬老院、品牌少儿书画大赛、少儿书画百米长卷现场作;实施了一个国家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社会效应:先后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志愿服务线上大赛三等奖”“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县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县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省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员”“县宣传先进文化优秀个人”“县关心下一代优秀个人”“最美巾帼志愿者”“县先进志愿服务典型”等称号。

(五)以创新发展为特色

创新发展表现在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发挥群众力量为群众创立品牌服务群众,创新文化引领群众,传播文化团结群众。最早在2014年开展志愿服务留守儿童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最佳途径和方式,同时提供“点单式”文化渗透进不同群体,让文化与妇女、文化与儿童、文化与老人、文化与特殊人群等有更清晰的分类。创新跨界合作,通过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教育、文化与卫生、文化与法治、文化与公安、文化与纪检等方式联合,促进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通过文化的横向与纵向交流和学习,横向与周边的桐城、太湖、宿松等县市联合互动,纵向远赴省市以及国家参加文化权威机构的培训、学习。充分发挥新时代新媒体作用,多渠道创新,最早在2016年开展线上展览。创新创作民生漫画作品,做到文化合为时而作、文化合为事而作。

创新发展表现在创作上,是创作作品形成品牌。一个充满创新的地方必然充满活力,富有朝气,可以生成新的为民服务方式和内容,形成良性循环。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创作形成品牌再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群文美术工作者也是群文美术创作者,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工作创新,创作出与工作与时代与人民相适应的作品,在这种理念下逐渐形成了我们创作品牌——漫画系列《小丫看民生》,记录工作,表现民生,宣传民生,服务社会。

《小丫看民生》系列漫画创作来源生活,表现生活,高于生活。《小丫看民生》漫画组图2019年获得第五届安徽省动漫大赛暨首届乡村文创大赛社会组银奖。《小丫爱怀宁》2019年获得怀宁县首届公益广告大赛三等奖。《讲文明树新风》2020年获得第二届安徽省公益广告大赛优秀奖。《小丫乡村防疫记》2020年获得安徽省防疫作品大赛一等奖,并在长三角文化周云上日展播,点击量达到三十万。《小丫停课不停学》2020年省市县线上展示,并获防疫作品二等奖,《小丫乡村学法记》2020年入选第十七届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2020年漫画集《俏小丫》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21年入选第二届安徽省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唱支歌给党听》2021年获得第三届安徽省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2021年《戏里戏外》成功入选第九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丹青黄梅”美术书法展。2022年元月10日漫画小丫组图《警民一家亲》入选第二个“警察节”美术展,2022年元月29日漫画组图《虎娃迎新春》入展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虎年画虎 山君迎春”美术作品展。

三、基层群众美术文化建设经验启示

(一)小中见大

美术文化工作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是众多文化工作中的一个分支,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属于比较小众的活动。但在平凡中要把它做的不平凡,在平凡的工作中挖掘不平凡的东西,这就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事业无大小,小事业蕴含大道理。

(二)事在人为

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是发挥文化优势、传承优秀文化,从而达到为民利民,人的因素在整个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群文工作者的品质素质关系工作成效。

1.勤劳

勤劳是事业成功前进不可少的因素。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事业”必须要做事,做“事”才有“业”,要勤劳才有业,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并存,思考实践挖掘摸索创新文化为民途径和方式,文化是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发挥文化事业的功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基层文化工作从来没有真正的假期,只有把文化作为事业,把为民作为目标,工作才有真正的深度。

2.坚持

工作和生活都是在平凡中过来,看起来平凡的工作,坚持是一件难事。在坚持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在矛盾中前进。文化是一个见效慢的行业,基层公共文化需要长期坚持做的门类。不过不坚持长期做下去,是很难真正利民。坚持下去,才有对党和国家的满意答卷。

3.智慧

哪怕一块贫瘠的土壤,只要用心,找到合适的方式,都会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在资源短缺、硬件设施无法实现功能的情况下,开创新的方式整合资源,有效服务于民,不消极等待。思考基层文化的人民性本土性多样性,要让文化百花争艳,让美术文化成为基层公共文化的“花”的海洋,发挥特长、创新品牌、深入基层、服务大众,把文化的春风吹满独秀大地。

猜你喜欢
书画美术基层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美术篇
小小书画廓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书画
书画
书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