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地理社团活动实践研究

2022-09-29 09:23杨刚玲
地理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学双减活动

杨刚玲

(深圳市光明区百花实验学校,广东 深圳 518107)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使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更加科学合理。为落实“双减”政策,更好地提供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了解地理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的主要活动类型和活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其中有52%的学校开设了地理课后服务,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73%以上活动内容为视频播放类,问卷调查中发现不足10%的学校开设了类型多样的地理活动;地理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类型单调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活动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不足以及学校硬件设施缺乏等。针对地理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地理学科组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依据学科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情况和社区资源,开设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地理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后活动类型,努力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课堂的延伸,为学生开拓眼界、个性发展提供渠道和空间。

一、开展动手活动,搭建学习支架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对许多抽象的地理事象理解不到位,尤其是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于等高线、地球运动、地图等知识感觉难度很大,仅靠死记硬背难以理解应用,这时教师搭建“学习支架”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支架”一般认为是“提供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地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技能的支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教材与课程资源制定学习目标,通过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图1表示学习支架的作用。

图1 学习支架的作用

例如,学校周边是低丘陵地形,在学习等高线相关知识时,可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具体环节如表1所示。

表1 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通过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际制作过程,学生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对于等高线的认识从抽象走向具体,立体山体与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变得容易,可轻松识别地形不同部位名称,消除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障碍。

再如,学生对于“中国行政区划图”相关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省份的名称、轮廓、位置、简称、省会经常混淆。教师在课堂上可带领学生先了解各个省区名称,然后根据每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采取联想法串讲各省区名称、轮廓、位置,带领学生初步识记。由于深圳市的学生祖籍遍布全国许多省份,在课后延时服务让学生先玩拼图游戏,然后分别找出自己和小组其他同学出生地所在省份名称、轮廓、位置、省会、简称及相邻省区。游戏结束后开展拼图比赛、找出成语中包含的省份名称、猜谜语等竞赛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与自己经历密切相关的活动,活动实际效果比单纯做题好很多。

通过开展动手活动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做中学,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效率。

二、进行模拟实验,探究地理问题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地理四大核心素养[2]。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了解周边环境,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地理的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地理模拟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3]。利用地理模拟实验探究地理问题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地理模拟实验基本过程

笔者结合学校周边环境,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开设相关地理模拟小实验,探究地理问题。学校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紧邻校园北围墙外的是连绵起伏的低矮丘陵,组成物质为红壤,最高处约70米,最低处约30米,相对高度约40米,学校周边小范围内丘陵坡度变化较大。由于工程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丘陵小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低甚至土壤裸露,雨季时站在教学楼上可以明显看到水土流失现象。采取以下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观看视频,了解水土流失定义及影响因素;②网上查找资源,了解深圳市水土流失现状、类型、原因、危害、措施;③晴天带领学生观察并记录小山丘上不同位置的浅沟数量、密度及深度,雨季时收集山丘上不同地段水流中含沙量情况,小组合作探究影响水土流失原因及实验步骤。“水土流失”探究活动量表如表2所示。

表2 “水土流失”探究活动量表

根据上述量表学生晴天观察、雨季进行实地测量并做好各种记录。活动中学生依据实验设计获得一手资料并验证实验假设,学生达成上述实验目标的同时还观察到降水时草地的土壤侵蚀程度小于人工树林,这是设计“水土流失”专题探究活动时没有考虑到的因素。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给学生提供空间和舞台,初中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远超过教师预期并能够创造惊喜。模拟实验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步骤:从研究背景分析入手,制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步骤、实施研究过程、撰写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措施等,整个活动既有思路拟定也有过程开展,还有结论得出以及成果展示。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地理问题、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从切身体验中获得启示与感悟,在探究过程中促进交往与合作,这样的实践体验能为学生将来开展研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4]。

三、指导观察记录,点滴积累知识

观察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其他方面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一。在地理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边的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过程,记录相关数据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探寻其中规律,促使学生不断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形成理性认知。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日常观察、思考活动之中。如地理图表制作原理、地理事象的分布变化规律等,学生虽然日常生活中时有接触但缺少深度思考,很少将现实中的地理事物、现象与原理与规律等联系起来,总是认为抽象的理论、图表很难理解,更不清楚图表数据来源。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化难为易,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气候、地球运动等相关地理知识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杆影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等相关数据并绘制图表,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探寻规律并分析原因。学生每天跑步时间相对固定,要求学生早上到达操场跑步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观察并记录太阳与固定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高度与角度),下午课后延时服务开始时(17∶00),在教学楼选择同一位置、同一角度观察并记录太阳位置(下午教学楼遮挡西边操场的阳光);测量小组的同学依据天气情况在午餐后12∶24(学校所在经度为114°E)测量学校旗杆影长;气象观测小组的同学记录当天学校气象站日均气温、降水量、日出日落时间数据;测量小组和气象观测小组同学将获得的数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抄录,每周、每月进行汇总。通过记录活动学生对太阳高度、昼长、正午杆影以及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结合教材中制作气温、降水图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相关气候资料图;结合日出日落时间算出昼长并绘制昼长变化图;结合杆影长短数据绘制杆影长度变化图。由于数据是学生亲自收集并结合自然现象观察、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学生对区域气候特点、昼夜长短变化与气候资料图绘制等有了清晰认识。通过参与相关图表的制作过程,学生能够结合数据、图表描述本区气温、降水、昼长与杆影长短随季节变化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观察的范围扩展到月相、植被等方面,学生观察、记录并与大家分享,逐步养成习惯,掌握观测、记录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关注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并学会用地理原理、规律解释地理事象。

四、开展社区研学,了解区域环境

研学活动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对于初中生而言,基于社区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是了解周边环境、文化历史和区域特色的有效方式,同时社区研学相对经济、安全、可操作性强[5]。通过社区研学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认识生活的环境,体会到地理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价值,从地理视角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促进学科素养落地。“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开展社区研学活动。

学校所在社区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有几处传统民居——碉楼,地理组教师先行考察了碉楼之后,制定了研学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碉楼”研学方案

通过研学活动,学生对周边环境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熟悉地理环境包含的基本内容,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生活,同时对传统文化加深认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五、尝试学科融合,感悟地理价值

国家关注素质教育,强调“五育并举”。教育部在1999年6月13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6]地理学是体现不同尺度区域环境的学科,集自然人文、时空变换、多种要素于一体,同时,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强调人地协调,涵盖内容丰富。依托地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科融合,是地理学科价值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强化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诗词地理中华风采》的活动课程。在突出地理性、强调实用性、选取适度性与关注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地理组教师对中华古诗词进行选择和分类,包括宇宙中的天体、天气与气候、地质地貌与人文景观、区域地理与地域文化六个部分,分别从自然、人文与区域地理环境方面梳理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尤其是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中,将许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古诗词适时融入课堂之中。同时,地理组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中华诗词地理风采》,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品味古人描绘璀璨星空的美妙诗句,了解祖国区域差异之显著、疆土之辽阔,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我国古代建筑之伟大、匠人之智慧,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校本课程开展注重从地理的角度解读诗词,综合分析诗词中的地理背景,认知诗词中的地理元素,解读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揭示地理特点、地理规律,欣赏传统文化魅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校本课程结束后,模拟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赛,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并宣传,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既学习了古诗词,又运用了地理知识,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更凸显了地理学科价值。

六、开设科技讲座,埋下科学种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促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在祖国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工程、航空航天、高铁建设、快递发展、中国天眼、海洋探测及粮食安全等系列讲座,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在他们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以粮食安全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粮食安全,一次次考察调研、谆谆叮嘱“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吃饭是基本生存问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巨变、疫情交织和近期俄乌战争持续的背景下可能引发粮食危机。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现状和发展成就,地理组依托学科内容举办了粮食安全系列讲座,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大国粮仓》《种子种子》《中国粮的奇迹》《稻米之路》等纪录片,梳理粮食生产环节,如图3所示。

图3 粮食生产主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了清晰的认识:了解国家粮食生产相关政策,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感动于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意识到粮食生产的辛苦和不易,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基于调查研究、实施体验,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既有研究性学习也有地理知识讲座,还包括社区研学、参观科技场馆、了解电影中的地理知识、动手小制作等[7]。每一次活动都有设计、有组织、有参与、有展示、有评价、有宣传,灵活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特长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成长,发挥学生、学校、学科教师在“双减”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将地理学科知识、理念、方法融入其中,体现学科价值,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研学双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