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遗产改造的室内体验满意度研究
——以博物馆模式为例

2022-10-08 10:13邢文路吕博学
关键词:遗产问卷变量

刘 歆,邢文路,吕博学,贾 铁

(1.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1;2.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4)

目前在工业遗产保护领域,除极少数采取原样呈现延续遗产原有功能进行保护和利用外,绝大多数工业遗产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再利用。博物馆模式以其在单层框架式工业建筑宽阔空间再利用的显著优势、在具体操作中的灵活形式及对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值得特别关注。现今博物馆的广义化和内涵的丰富化,也为工业遗产经此模式的再利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研究游客对工业遗产改造博物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是优化工业遗产再利用、提升展览空间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对工业遗产再利用评价多集中于场地环境、审美、适应性等方面,比如芮光晔将卫生、绿化作为游客体验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满意度的评价因子,运用SD法进行定量分析。刘歆选取建筑、绿化、安全管理、配套设施等5个维度运用POE法进行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建成后的环境评价。贺海芳通过实地调研确定包括交通、建筑、室内等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遗产再利用后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蒋楠在实际改造项目中总结出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审美评价应包含整体和谐、环境宜人、新旧对比等维度。高晨旭从适应性改造中的建构性、客观性、价值性出发对比我国现有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分析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由上可见工业遗产再利用满意度的评价趋向构建多维影响因素分析,但改造后的室内体验满意度研究较少。本文从博物馆模式出发,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向相关领域的人士发放问卷为各个影响因子评分,应用SPSS和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博物馆模式室内满意度的潜在变量和相互关系并提出改进意见,为进一步提升工业遗产改造后的室内体验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影响因子选取

满意度评价这一概念引申于管理服务学的顾客满意度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但这些模型测量因子并不适用于建筑学领域的满意度测量,因此国内外学者就影响因子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与证实,其中空间体验层面,Bedimorung认为可达性、结构是影响空间使用的影响因素,Mccormack认为配套设施、管理服务对空间使用有重要作用。国内研究也有相应进展如:朱小杰将建筑室内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物自身的构成要素另一部分是室内的内容物。杨喜生认为空气品质、声环境、光环境、色彩和材料质感等是建筑室内评价的重要考量因素,郭洋认为交通、配套设施、绿化是建筑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徐晓阳得出功能分区、流线、平面形式影响建筑室内空间使用。张雅东认为门窗、楼梯、空间等改造因素在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展览空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寇怀云认为工业遗产改造成展览空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王志阳认为游览流线、多元的展览方式是优秀展览空间的必要元素。综上本文构建了建筑设计满意度、室内设计满意度、展览功能满意度、配套设施满意度、物理环境满意度、管理服务满意度、遗产保护满意度7方面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博物馆模式室内空间体验满意度评价维度。

(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为保证数据的权威与专业性采用专家访谈式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将问卷和访谈对象定位为建艺学院相关的导师、硕士生及从业者,年龄跨度在22—5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文化程度均在本科以上。问卷涉及上述7个维度共38个观测变量(表1),量表采用里克特量表测度,由1—5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为了更方便客观的了解问卷对象,在问卷开头设置了“您有没有实地调研体验过工业遗产改造的场所”这样的前提问题并举出了几个具体地点,如开滦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地震博物馆等工业遗产改造成的室内展览空间。这样方便区分问卷人群节省时间。为了问卷对象更能理解卷中问题,对每一项变量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注释。共回收了230份问卷通过对问卷筛选,将问卷答案重复率超过90%和问卷时间过短的进行剔除,剩余可用问卷216份,有效率为94%。数据反映了被调查者对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均比较了解,因此问卷样本具有代表性。

表1 构建维度与观测变量

(三)模型构建

初步构建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博物馆模式室内体验满意度预设模型包括上述7个潜变量和38个观测变量,每个潜变量链接各自的观测变量,也就是影响潜变量的影响因素,路径图中的箭头指向表示各潜变量或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软件里进行参数估计得到预设结构方程模型(图1)。

图1 工业遗产改造博物馆模式室内体验满意度评价预设模型

二、模型检验与结果

(一)信度效度分析

采用分析软件SPSS25.0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出α系数值均在0.6以上(表2),表示本次问卷所得数据可信度较高。同时对量表数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值分析,结果显示p值为0.000(p<0.001),通过了球形检验,KMO值为0.9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量表信度检测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了7个公因子对问卷的累计解释率为72.13%大于60%的临界值,和预估的数量基本相同但存在部分需要调整的地方:潜变量中的“室内设计满意度B”中的“室内装饰b4”因子载荷小于0.5,经过探讨得出一般博物馆内的装饰性物品较少且本身展品就承担装饰品的特性故对该观测变量允以删除,经调整后得出因子变量的效度分析(表3)。

表3 问卷量表的效度分析

(三)模型检验

经因子分析调整后,量表现有7个潜变量和37个观测变量,将数据导入软件AMOS22.0应用极大似然法对结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模型的估计参数全部通过了t检验,得出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图2)。

图2 工业遗产改造博物馆模式室内体验满意度模型标准化参数估计路径图

结果显示“建筑设计满意度”对“配套设施满意度”“物理环境满意度”“室内设计满意度”“展览功能满意度”均有正向直接影响;“遗产保护”对“物理环境满意度”“管理服务满意度”“室内设计满意度”“展览功能满意度”均有正向直接影响。否定了“建筑设计满意度”对“管理服务满意度”有直接正向影响;否定了“遗产保护”对“配套设施满意度”有直接正向影响;否定了“室内设计满意度”对“展览功能满意度”“物理环境满意度”有直接正向影响。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语境下“遗产保护”与“建筑设计满意度”互相影响高度相关,与预设模型基本一致。

接下来对模型拟合度进行验证,经检验拟合结果均符合各指标合格标准(表4)。

表4 拟合结果表

(四)结果分析

观察模型发现每一个潜变量对其对应的观测变量载荷系数均比较大,说明观测变量对潜变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模型构建的评价维度是合理的,故工业遗产博物馆模式室内体验满意度的评价模型至少要包含:“建筑设计满意度”“室内设计满意度”“展览功能满意度”“配套设施满意度”“物理环境满意度”“管理服务满意度”“遗产保护满意度”这7个维度,而具体优化提升这7个维度可以从它们各自的观测变量入手。

7个潜变量的中“建筑设计满意度A”对“遗产保护J”高度相关,说明对于工业遗产这样特殊的建筑物来说,对它的再利用必须兼顾“建筑设计最优”和“遗产保护”两方面。“建筑设计满意度A”对“物理环境满意度G”影响最大,说明改造本不是正常人居环境的工业遗产应从最基本的适应性出发,满足公建的热工要求、声学要求、空气质量等条件,进而使游客从生理上认可该空间。“建筑设计满意度A”与“可达性a7”比其他观测变量的荷载系数都大,说明便捷的交通和清晰的流线可以增加游客体验展览空间的便利程度。“建筑设计满意度A”对“展览功能满意度C”影响较大,说明展览功能直接受到建筑设计的影响,这一路径是成立的。“展览功能满意度”中的“展览形式多样c5”荷载因子较大,说明多样的展览方式可以增加空间体验趣味性。

“遗产保护J”对“展览功能满意度C”和“管理服务满意度H”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工业遗产改造成的展览建筑既是使用空间也是城市展品,作为新与旧的聚合物,向人们展示着遗产的背景,诉说着城市的文脉延绵,游客置身于这样的一个展览空间,遗产的原貌性、风格性对游客的空间体验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遗产保护”的体现,对场地的管理服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场地清理、内部消费等。在工业遗产的语境下,室内设计须与工业遗产主题相呼应,表里如一、内外一致,从而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连续的遗产魅力。在“遗产保护J”中的“工业风格体现j3”荷载系数比其他观测变量要大,说明工业遗产带来的工业风能彰显工业遗产再利用场所的独特性,增强游客体验的新鲜感。

“管理服务满意度H”对“展览功能满意度C”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服务”中的“标识系统h6”“人员服务h3”对“展览功能”中的“参观流线c1”“展览信息c4”有指导作用,这也说明管理服务越完善对展览功能的辅助作用就越强,游客参观其中的便利性和体验性就越好。

三、满意度提升策略

(一)建筑功能的完善

合理规划遗产空间,把私密性、开放性、连续性的展览空间统筹在开放的大跨度的生产空间里,划分空间层次,填充新功能,塑造合适的交通流线,如在垂直空间采用局部加层或者整体加层,保证大空间尺度完整增加观赏展品角度,增加博物馆功能、补全展厅类型、扩大展览面积。交通流线上采用多种交通形式,丰富空间层次和游览趣味,如采用平台楼梯、坡道、自动扶梯。对遗产承重结构进行评估,符合要求的尽量保持原样,不符合的进行复原性修缮。

(二)展览属性的注入

以工业遗产视角设立展览主题,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展示手段、展品布置将主题引申开,使其更加多元化丰富化。游览流线的设计,可参考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欲扬先抑、柳暗花明等手法,在契合可达性的条件下,结合一些转折、迂回增强游客游览的趣味性,呼应工业生产中那种错综复杂的视觉感受。工业代表先进生产力,在展览形式上,展厅内可采用全息投影技术、CG动画技术、小比例模型等技术从声音、形态、原理方面全方位向游客展示。对于展品的选择,可以从城市工业史、工业产品两方面来选择,即契合主题,又能丰富展览馆的展品。

(三)物理环境的营造

对遗产的外墙增设外保温层,门窗采用断桥铝门窗框组合双层6 mm玻璃加10 mm空气层,隔绝噪音节能保温。对围护体缝隙采用聚氨酯进行填补。在遮阳方面,可种植攀爬绿植爬满外墙门窗架设遮阳装置。室内声环境可以通过铺设地毯,吊装吊顶,墙面铺设降噪材料。展览区的照明设计,最好采用不同的灯光组合的方式,如选用束角30度与10度,功率30 W与70 W的搭配。照度最亮处约4 000 Lux,最暗处都有250 Lux以上。这样无论是被窄束角的重点灯光照射的展品,还是被宽束角的基础灯光“照顾”到的展品,都能被游客清晰地看到。空气质量也是评价空间适宜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新风系统得以实现,也可将入口设计成“喇叭口”状产生风压自然形成穿堂风。

(四)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完善

设计者应在合适的区域,设置足够的厕所数量,并减少视线遮挡。休息座椅分区域集中设置,餐饮区应临近休息区或两者合并。人员服务做到及时、有效、亲和、得体。

(五)恰当的室内设计

对内部原有色彩、材质不做生硬的改变,桁架、墙裙等应修复且保持裸露。为营造室内氛围而增添的添加物要做到新旧分离,不能因新损旧,对新填入的室内内容物(展架、家具等)要遵循功能需求、遗产保护、环境塑造的原则。工业遗产特有的冷峻、生硬之感可通过这种室内设计变得更容易让游客接受。

(六)遗产保护和文脉的传承

这些遗产曾是城市兴起的心脏,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它是这座城市的肌理、文脉之所在,基于文脉的传承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必须秉持修旧如旧、旧而不破的原则,保证“它”还是“它”,这样不仅在城市结构上更利于融合成新的城市锚点,而且可契合市民的认同感。具体操作首先打破封闭,对不能继续使用的构建原样替换,对新增加的构件不使其与旧建筑直接刚性连接,做到新旧分离。

四、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工业遗产改造后室内体验的影响因素,通过采用问卷统计、SPSS、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对影响工业遗产再利用博物馆模式室内空间体验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工业遗产的改造中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同样重要,其中遗产保护中的工业风格体现因素载荷数值最大说明是调查对象关注的重要方面是吸引游客前去参观的主要诱因,是发挥工业遗产改造价值活化遗产的前提,故在工业遗产的改造中发挥设计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放大遗产的工业历史风格是解决遗产可持续性再利用和打造城市区域节点的钥匙。

第二,舒适的物理环境是室内体验满意度是决定性因素,人体无时无刻不受外界物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人体对不同的温度、湿度、声音、光照等要素感受各不相同。合适的物理环境是游客在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维持长时间停留的首要因素。工业遗产由于它的特殊性室内空间与人体正常需要的人居环境相差较大,这就要求设计者把设计重点由外部转入内部,针对不同的遗产在保持工业建筑通透的前提下打造出舒适的物理环境,是工业遗产再利用提升室内满意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室内设计占据游客视觉的大部分,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等紧扣工业遗产主题衬托放大其特殊风格,从视觉和触觉上增加游客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室内空间的体验感,抓住游客的猎奇心理彰显出与普通博物馆室内风格的强烈反差。层层递进使游客从关注建筑外在形式到内部宏观的引人入胜从引入游客到留驻游客,激发游客的探索欲望,承上启下引出游客对展览功能游览。

第四,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博物馆模式来说可达性、清晰的交通流线、展览功能是游客室内体验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可达性和交通流线引导人们流畅且充分的体验室内的功能,将不同展区串联起来,不仅节省了游客时间和体力,还能增加空间体验的趣味性。展览功能是工业遗产改造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结合工业主题联系工业遗产本身设置展览主题、展品和展览形式由大入小从内到外地建立起整座工业遗产博物馆和游客的时空联系,从精神上增强室内的体验满意度。

第五,管理服务是工业遗产改造室内体验满意度的重要补充,适当的标识系统、讲解服务、休息区和配套功能的设置直接与游客发生关系,这些细节往往直接决定了游客再次体验的欲望和对整个工业遗产改造的室内感受满意度的评价。这要求设计者和管理者在做好硬件的同时兼顾软件的建设。

①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它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组成,矩形的为观测变量,椭圆形的为潜变量,椭圆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为测量模型,椭圆形与椭圆形之间的关系为结构模型,潜变量分为外衍变量(ξ)和内衍变量(η),外衍变量只起解释变量作用,即只影响其他变量,在路径图中只有指向其他变量的箭头,不被箭头指向,内衍变量受其他变量影响,是路径图中有箭头指向的变量。

②平均提取方差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是统计取样数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分散度的一个指标,数值在0.5以上则代表模型有很好的会聚度。

③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体现了变量的一致性,数值在0.8以上得代表一致性良好。

④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是求估计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已知的样本结果反推最大概率导致这些样本结果出现的模型参数值,即:“模型已定,参数未知”。

猜你喜欢
遗产问卷变量
寻求不变量解决折叠问题
抓住不变量解题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问卷大调查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遗产之谜
问卷你做主
遗产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