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与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分布的关系

2022-10-10 12:52翟俊伟刘艳虹吴国峰邸庆国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球菌链球菌贫血

尤 雷,翟俊伟,刘艳虹,吴国峰,邸庆国

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咯血、胸痛、咳嗽等,非小细胞肺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发病率最高的肺癌类型[1-3]。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4]。目前手术仍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常用手术方式有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但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可能存在生存质量较差的情况,与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有关[5]。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与之相关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与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分布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05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6]中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首次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年龄≥18岁;均接受肺癌根治手术;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接受过相关手术治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近期服用过抗凝药物;严重感染;合并免疫性疾病;无法完成院外随访者。

1.2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1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5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23号)。

1.3方法 ①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个数、肿瘤部位、切除部位、是否术后化疗、是否术后放疗、是否贫血、TNM分期。②在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收集支气管冲洗液标本,置于-80 ℃环境保存,提取DNA后设计引物扩增,引物为341F/806R,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测序,确定细菌菌属。

2 结果

2.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2组在性别、KPS评分、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个数、肿瘤部位、切除部位、是否术后化疗、是否术后放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贫血、TNM分期Ⅲ~Ⅳ期占比及链球菌属相对丰度高于预后良好组,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见表1。

表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例(%)]

2.2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分析 经ROC曲线分析,呼吸道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23。见表2及图1。

表2 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图1 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2.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量化赋值,年龄:≥60岁=1,<60岁=0;贫血:是=1,否=0;TNM分期:Ⅲ~Ⅳ期=1,Ⅰ~Ⅱ期=0;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11.045%=1,>11.045%=0;链球菌属相对丰度≥15.175%=1,<15.175%=0;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贫血、TNM分期Ⅲ~Ⅳ期、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11.045%、链球菌属相对丰度≥15.175%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0.01)。见表3。

表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许多研究表明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可能和肺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7-9]。目前已经知道肺癌患者的呼吸道细菌微生物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但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6.11%,与李纪远等[10]研究结果接近。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贫血、TNM分期Ⅲ~Ⅳ期占比及链球菌属相对丰度高于预后良好组,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低于预后良好组,提示上述因素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①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增高的因素有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环境污染等,尤其是人口老龄化[11]。同时,年龄增长使得患者机体功能下降,脏器功能受损,并发症增多,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这些因素都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病死率[12]。②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之一,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炎症反应、溶血、铁代谢异常、肾功能损伤、骨髓受侵、出血等因素相关[13]。贫血会导致肿瘤细胞缺氧,并造成基因表达异常,使低氧诱导因子表达升高,而低氧诱导因子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血管新生和耐药性,缩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14-16]。③TNM分期是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17-19],能够体现肿瘤疾病进展及严重程度,依据分期可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选择对应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及预后。非小细胞肺癌处于早期时病灶比较局限,淋巴结转移少,可以通过清扫淋巴结及切除肺叶的方式尽可能根治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患者预后较好[20]。虽然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受度高,也接受了手术治疗,但是肿瘤过大、不局限于某处、淋巴结转移多、伴有远处转移、胸腔积液等因素影响了患者的预后[21]。另外,分化程度与TNM分期相关,分化程度越低病情越严重,TNM分期越高,但本研究中2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样本数较少,影响了肿瘤分化程度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④肺癌患者肺组织及病灶组织中的小杆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相对丰度呈现动态变化态势[22],预后良好患者中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较高,预后不良患者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较高,说明细菌微生物的迁移和失调可能与肺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呼吸道细菌微生物会影响慢性气道疾病的预后[23-24],而慢性气道疾病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可能也会影响肺癌患者的预后。但目前鲜有研究报道呼吸道细菌微生物和疾病预后特别是与非小细胞肺癌间的关系,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仍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

为探讨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本研究行ROC曲线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23,且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同时发现年龄≥60岁、贫血、TNM分期Ⅲ~Ⅳ期、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11.045%、链球菌属相对丰度≥15.175%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故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密切关注上述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年龄、贫血、TNM分期及呼吸道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相关,呼吸道细菌微生物迁移可能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球菌链球菌贫血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临床检验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肠球菌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术
本院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148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