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地区壮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2-10-10 14:50韦礼肥黄林达陆相磊王兴枝子龙喜带朱晓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分型基因突变病理

韦礼肥,黄林达,陆相磊,杨 洁,王兴枝子,龙喜带,朱晓莹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广西分子病理学(肝胆疾病)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

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肺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肺癌的80%~85%[1-2]。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分型的深入研究,肺癌的靶向药物研究发展迅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明确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有助于筛选出合适的人群,开展靶向治疗,实现精准医疗。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类型及突变率存在差异[3]。桂西地区群众以壮族人口为主,本研究通过检测桂西地区壮族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肺癌组织分型、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本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269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为长期居住在百色、河池等桂西地区的壮族人群。其中男164例,女105例;年龄34~84岁,中位年龄59岁;临床分期Ⅰ~Ⅱ期28例(10.4%),Ⅲ~Ⅳ期241例(89.6%);未发生转移86例(32.0%),单发转移62例(23.0%),多发转移121例(45.0%);研究样本来源于手术标本34例(12.6%),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标本186例(69.1%),胸腔积液标本49例(18.3%);建立含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型、吸烟史及临床分期的资料库。所有患者均知晓基因检测的风险和意义,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组织分型参照文献[4],由2名病理专家阅片确诊为NSCLC(其中肺腺癌233例,肺鳞癌36例)。临床分期依据文献[5]。

1.2试剂和仪器 石蜡包埋组织(FFPE)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ABI 7500 Fast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1.3方法

1.3.1标本质控 所有标本离体30 min以内,经10%甲醇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行基因突变检测的组织由高年资病理医生评估肿瘤细胞占比,选取肿瘤细胞占比>20%的肿瘤标本,切取5~8张5 μm厚的蜡卷,置于灭菌EP管内,严格按照FFPE 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NA提取。

1.3.2DNA 浓度及纯度鉴定 提取标本DNA浓度>5 ng/μL,A260 nm/280 nm在1.8~2.2为合格标本,才能进行下一步检测。

1.3.3EGFR基因突变检测 采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法对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均设阴、阳性对照。操作均在标准PCR实验室内完成,并严格按照实验室相关SOP开展试验。

1.4随访 以电话随访为主要方式,失访患者以末次住院时间作为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为1~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 6个月。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生存时间(OS)定义为从确诊NSCLC到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分析 NSCLC患者临床特点、临床分期、组织分型见表1。269例NSCLC壮族患者中EGFR突变例数为109例(EGFR突变组),总突变率为40.52%(109/269);其余160例为EGFR野生组。在EGFR基因突变标本中,女性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EGFR在肺腺癌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肺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标本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n(%)]

续表1 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n(%)]

2.2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269例NSCLC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109例,以单一突变位点为主,在总体突变中占91.7%(100/109)。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19-Del和21-L858R,分别占总体突变的55.0%(60/109)和29.4%(32/109);原发T790M突变有4例,突变率为3.6%(4/109);G719X和L861Q突变分别有1例,突变率为0.9%(1/109);20-Ins突变有2例,突变率为1.8%(2/109));19-Del+T790M双突变有6例,其中原发性和继发性各3例,占总体突变的5.5%(6/109),原发性L858R+T790M双突变3例。见表2。

表2 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分析

2.3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吸烟史、临床分期、合并症和转移情况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型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临床分期、合并症和转移情况与EGFR基因突变率无关(P>0.05)。剔除无统计学意义因素,重新选择性别和组织分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α=0.05时,性别的OR值为0.57(P=0.034),即在其他因素固定的情况下,男性EGFR基因突变风险是女性的0.57倍。见表3。

表3 影响EGFR基因突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OS的关系 通过EGFR基因突变列队分析发现,经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EGFR突变组中位OS为12个月(95%CI:9.34~14.66),EGFR野生组的中位OS为6个月(95%CI:5.03~6.96)。同时作EGFR基因突变的OS生存曲线,结果显示,EGFR突变组的生存率和野生组明显不同,EGFR突变组的总生存率高于EGFR野生组(P<0.001)。

3 讨 论

随着精准医学发展,肿瘤靶向治疗日益普及和下沉基础研究,分子诊断成为辅助临床诊断和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6]。EGFR的生物学特性为跨膜糖蛋白受体,EGFR的高表达/突变,可引起下游信号转导增强/持续活化,从而使得肿瘤细胞持续增殖、抗凋亡和侵袭性等作用[7]。靶向药物EGFR-TKI治疗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好的生存获益,已经成为NSCLC患者一线治疗手段[8]。《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中指出EGFR基因是中国NSCLC患者分子变异谱的主要基因,变异率达45%~55%[9]。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桂西地区壮族人群269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情况,其突变率为40.52%(109/269),其中腺癌突变率为45.5%(106/233),肺鳞癌突变率为8.3%(3/36),突变以单一位点突变为主,最常见突变位点是19-Del(55.0%)和21-L858R(29.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0-12]。桂西地区壮族NSCLC患者EGFR突变常见于女性肺腺癌患者,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转移情况等均无关。此外,不同送检标本中,胸腔积液、活检/穿刺标本的检测率略高于手术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为手术标本例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另外,本研究检测前对所有标本进行严格的病理质控,肿瘤细胞占比不能低于20%,如未能质控合格,不予检测。

通过对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分型等多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和组织分型是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但与国外文献报道有所出入,考虑可能原因为研究对象例数较少以及构成不同,需纳入更多研究数据开展进一步研究[13-14]。

在临床随访过程中,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有9例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患者接收了EGFR-TKI治疗,有5例患者对EGFR-TKI不敏感,考虑除了EGFR基因突变外,可能合并有KRAS、MET等基因突变[15-16]。但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开展进一步检测。通过随访分析EGFR突变组经靶向治疗的效果,其中位OS为12个月,EGFR野生组为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桂西地区壮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和组织分型。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女性肺腺癌患者更易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为进一步了解桂西地区NSCLC患者基因突变情况,今后需进一步积累样本数据,为今后临床开展精准医疗提供指导依据。

猜你喜欢
分型基因突变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