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防治青杨楔天牛试验报告

2022-10-10 11:34尚作强韩广鸿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青杨微囊天牛

王 志,尚作强,韩广鸿,陈 玲

(1.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资源监督办事处,吉林 白山 134504;2.松江河林业局漫江林场,吉林 白山 134504;3.松江河林业局森防检疫站,吉林 白山 134504;4.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

青杨楔天牛(Saperdapopulnea)是危害杨树的重要枝干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以及华北等地[1]。该害虫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杨树2~3年生枝干的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达到羽化始盛期。成虫取食杨树嫩叶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2~3年生枝干皮下。幼虫孵化后为害枝干,受害处由于输导组织受刺激形成纺锤形的虫瘿,受害枝干极易遭风折,严重影响幼树成林、成材[2]。为探讨青杨楔天牛化学防治措施,笔者选用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对其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方法

1.1 供试药剂

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由浙江省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杀虫作用[3]。

1.2 施药机械

3WF—14G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由山东华盛中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漫江林场20林班18小班,4年生杨树人工林,小班面积11.6 hm2,株行距3 m×2 m,平均树高4.8 m,平均胸径3.8 cm。

施药时间为2020年5月5日—11日,该时间段为青杨楔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防治效果调查时间为2020年7月8日—16日,该时间段为青杨楔天牛幼虫2~3龄期,受害枝条上虫瘿明显易见。

1.4 青杨楔天牛发生程度指标划分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规程》(DB22/T 1098—2018)[4],青杨楔天牛的发生程度指标按平均1 m延长枝的活虫瘿数量(P)划分为:

低虫口:0头·m-1

轻度发生:0.1头·m-1

中度发生:0.3头·m-1

重度发生:P>0.6头·m-1。

1.5 试验区划

将该小班分为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为2~3 hm2不等,其中3个试验区设计为施用不同稀释倍数药液的防治试验区,1个试验区设计为清水对照区。利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对各试验区喷施不同稀释倍数药液或清水,将树冠喷至微湿即可。其中:试验区Ⅰ喷施的药液为500倍液,试验区Ⅱ喷施的药液为1 000倍液,试验区Ⅲ喷施的药液为1 500倍液,试验区Ⅳ喷施清水。

1.6 调查方法及防治效果计算

在每个试验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分别设置3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0.3 hm2,其内选择60株标准株,在标准株上按照树冠上下2层、阴阳2面分别选取4个2~3年生样枝,量取每个样枝长度,查数样枝上活虫瘿数量。

2 防治效果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通过对不同试验区、标准地进行取样调查,实地测量和计算样枝长度、虫瘿数量、虫口密度、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

表1 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不同稀释倍数药液防治青杨楔天牛效果

2.2 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500倍液及1 0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分别达到97.2 %和94.4 %,施药后的标准地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下降到0.04头·m-1和0.08头·m-1,试验区林分均处于低虫口状态,且二者在防治效果上无明显差异;1 500倍液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达到84.5 %,但较500倍液和1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施药后试验区标准地平均虫口密度下降到0.22头·m-1,该试验区林分达到轻度发生;清水对照无防治效果,平均虫口密度达到1.49头·m-1,该试验区林分达到重度发生[4]。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对青杨楔天牛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在500倍液、1 000倍液、1 500倍液3个梯度下,防治效果随药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小。

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到94.4 %以上,试验区林分处于低虫口状态,均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而1 500倍液防治效果仅为84.5 %,与预期防治效果有较大差距。由此确定,在青杨楔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可选择1 000倍液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开展喷雾施药防治作业,既能保证防治效果,又能节约药剂用量,减少对林分生态环境的危害。

3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作为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黄斑星天牛成虫以及美国白蛾幼虫等多种害虫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5,6]。该剂型通过微囊包裹药芯和悬浮液配方,使药剂施用后具备了缓释性、粘附性和展着性,明显延长了林间持效期并减少了林间施药量。本试验对青杨楔天牛的防治机理主要体现在药剂的触杀(足踏破微囊接触药液)和胃毒(成虫补充营养取食着药叶片)方面作用,至于药剂内吸传导毒杀初孵幼虫作用,因未做该方面验证,在此不做讨论。

猜你喜欢
青杨微囊天牛
青杨天牛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
天牛到底有多牛
养分供给对黑青杨等杨树生长动态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20个木桶的心愿
20个木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