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阅读文化品牌建设实践探析

2022-10-10 07:06张世金苏亚莉
高教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图书馆

张世金,苏亚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在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坚持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学习方式”[1]。

由此观之,教育改革将更加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聚焦育人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要求,本课题组认为,阅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落实“三全育人”、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和分析高职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探索培育校园阅读文化品牌建设路径,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技能与本领,全面成长自我。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存在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与特点,本课题组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展开调研,线上主要面向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班级随机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66份(统计分布见表1)。线下则选择在图书馆、休闲阅读点、24小时“自助借还”机等校内场所随机访谈学生50人,经整理与分析,得出制约本校学生阅读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1 调查对象情况统计表

(一)校内阅读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或升级

由表1可见,受访学生主要以理工类专业居多,女生占比稍多于男生,且大部分集中在二年级。在网络问卷和随机访谈过程中,不少学生对阅读环境和阅读活动均表达了个人诉求,认为图书馆不应仅仅提供借阅、自习场所,而应改善或升级阅读环境,吸引读者。根据网络调查问卷显示,33.9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在“您身边的阅读氛围如何”这个问题上,14.31%的学生选择了“很好,大家都很喜欢阅读”;64.67%选择了“一般,身边的人很少有阅读的习惯”;12.72%选择了“很差,大家都不喜欢阅读”;另有8.3%选择了“不清楚,无所谓”。

可以看出,阅读氛围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有较大影响。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不喜欢阅读”(多选题)的原因,课题组综合调查结果与相关数据,总结归因如下:一是缺乏阅读动力(28.27%);二是学习任务繁重,抽不出时间进行阅读(49.47%);三是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的书籍(42.58%);四是缺乏阅读技巧,阅读碎片化(45.41%);五是理工类学生无需阅读课外读物(6.01%)。可见,当前高职学生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然其阅读行为却受到了上述诸多限制,导致其阅读动力不足、阅读质量不高。

(二)阅读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功利化阅读行为

关于学生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动机,网络调查(多选题)结果显示,48.94%的学生是为了打发时间,33.75%为了通过考试,62.19%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78.27%为了增长知识、拓宽视野,51.41%则为了获取信息、促进就业。而线下访谈该问题时仍有补充回答:为了参加阅读比赛获得加分、为了升入本科院校做准备、为了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综上可见,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阅读与个人成长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阅读感到迷茫,部分学生的阅读则带有一定功利性色彩。

(三)阅读指导与阅读技巧仍较缺乏

为进一步弄清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阅读困惑,课题组对阅读习惯和阅读书籍类型分别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36.4%的学生习惯于快速浏览,有的阅完即止,不做任何记录(28.98%),能够标注或摘抄重要句子(25.27%)或撰写读后感(1.94%)的仅在少数。而学生阅读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休闲读物(51.06%)、网络小说(49.82%)、文学艺术类(49.82%)、逻辑推理类(46.11%)这几大类。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存在不良阅读习惯以及浅阅读、轻阅读、碎片化阅读倾向明显,这也更加凸显了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高职院校阅读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破解高职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本课题组认为,高职大学生不愿阅读、不会阅读问题的背后,高职院校其实可以“有所作为”。譬如,打造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品牌、构建“三全育人”大阅读格局、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与优质的阅读服务,等等,逐步形成校园“大阅读”氛围,并加以制度化、常态化。据此,本课题组重点就高职院校校园阅读文化品牌建设问题,结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实践,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一)升级校园阅读软硬件环境,解决不愿阅读等问题

图书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信息时代,图书馆应主动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改变传统借阅场所等相对单一的功能,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充分发挥“三全育人”服务新功用。目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型智慧图书馆正在建设当中,新馆有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极大升级了阅读硬件环境。除基础配置外,馆内特色设有:(1)服务总台:提供一站式服务;(2)休闲阅读区:设咖啡书吧或休闲书吧,为师生提供阅读交流、文化沙龙等活动;(3)新书阅览区:用于展示新购图书,可借可阅;(4)音乐欣赏室:满足不同形式的古典音乐赏析、有声读物阅览、经典音乐作品观赏等;(5)朗读亭:可实现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功能;(6)创客空间:提供材料、工具和技术,学生可开展自助服务,如数字加工、3D 打印、VR体验等;(7)研讨室:供活动讨论、研习等各种学术或社交活动的小型空间,配备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等。通过打造大开间、大流通、全开放式的阅读格局,极大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一定程度解决了学生不愿阅读、缺乏阅读动力等问题。

(二)培育校园阅读文化品牌,破解阅读氛围不浓厚等难题

1.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阅读文化品牌活动

(1)“阅读马拉松”:学生在连续40天时间内,坚持每日到指定地点打卡阅读至少1小时,阅后提交20字以上阅读感言,坚持30天以上(含30天)者视为比赛成功[2]。学生“阅读马拉松”自2018年图书馆首次举办以来,现已连续举办8届(见图1),每年举办2届。此外,教师专场的“阅读马拉松”则长年举办,实行月月奖励。图书馆定期将教师的阅读感言汇编成册,在微信公众号加以推广宣传,形成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图1 历届“阅读马拉松”参赛情况

(2)“朗读者”:图书馆参照央视“朗读者”节目,组织师生读者自主选择朗读篇目、背景音乐,进行师生同台共读、个人或团体朗读,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图书阅读的兴趣[2](见图2)。

图2 “朗读者”活动开展情况

(3)“书香宿舍”:由图书馆联合学生工作处开展“书香宿舍”阅读评比活动,在指定时间内,宿舍人均借书量达到10册(含10册)以上,同时,参与学校或各系举办的读书活动人均次数2次以上(含2次)的宿舍即可授予“书香宿舍”荣誉称号(见图3)。通过同伴互读,让校园处处飘满书香。

图3 “书香宿舍”评比活动情况

此外,图书馆还举办了“同读一本书”“我是说书人”“书香班级”“书香达人”“特色主题书展”等特色阅读活动以及在官网、官微、易班等平台定期推送师生撰写的“书评”与“好书推荐”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选书难、“开卷”难、自主阅读难等问题。

2.配套推行第二课堂特色阅读学分制度

“阅读学分”是由图书馆与教务科研处联合推行的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自主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参与校内各类读书活动、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表高质量阅读感言三种途径获得阅读积分,累积阅读积分可兑换公共选修课学分。阅读学分制度的推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率与阅读量。

通过举办上述各式各样的阅读文化品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加上同伴阅读产生的辐射效应,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同时,创新“阅读学分”制度的推行,将阅读与“学分”挂钩,也能够起到倒逼学生走近阅读,实现功利性阅读向沉浸式阅读的有效跨越。

(三)提供专业化阅读指导与优质阅读服务,聚焦不会阅读等问题

1.培养阅读推广人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注重培养“阅读推广人”,负责入系部、下班级开展阅读指导活动,提升学生读者的阅读质量与阅读水平。“阅读推广人”须经过层层遴选,并接受岗前培训和日常专业指导,且自身热爱阅读,方可胜任。其主要活动形式为:(1)通过将培训所学应用到日常阅读指导中,为有阅读障碍或阅读困难的同学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2)依托各级各类读书活动,通过撰写书评、推荐语等形式向学生读者推介馆藏新书热书,吸引读者入馆阅读;(3)通过拟定阅读主题举办小型读书沙龙,向图书馆总结反馈阅读效果,并发表改进意见,等等。

2.开辟阅读新窗口

(1)校园阅读体验中心。通过校企共建咖啡书吧的形式,引进广西首家校园阅读体验中心,内部环境幽雅舒适,设有阅览区、分享区、饮品区、展示区等,陈列各类热门图书、新书、畅销书,为读书沙龙、名师讲座、日常阅读提供了绝佳场所,也是校园阅读文化育人的一处新地标。(2)打造“卫星组团”式大阅读格局。要将校园阅读常态化,离不开校园阅读大环境的建构。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图书馆为轴心,以校园阅读体验中心、休闲阅读点、各系“小书馆”为轴线,在食堂区、宿舍区、教学区分别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校园范围内形成人在书中、书在身旁,随处可阅、随心可阅的“卫星组团式”阅读大格局,升级读者的阅读体验,打造校园阅读新生态。(3)开设“读者荐购”服务新窗口。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开通“读者荐购”服务平台,凡师生读者有想读或想推荐的好书,均可在图书馆平台上予以推荐购买,图书馆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并采购,并及时通知读者进行借阅,此举大大提升了师生读者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3.将校园阅读制度化、常态化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广西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顶层设计,在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部署,形成“五级联动”育人机制,即“党委宣传部—图书馆—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各系”围绕校园阅读文化品牌层层推进,在校内形成以点带面的阅读效应。其中,党委宣传部打造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百米建筑历史文化艺术长廊”“鲁班讲坛”“土木学子规”等建筑类特色文化品牌;图书馆培育了“阅读马拉松”“朗读者”“同读一本书”等一系列校园阅读文化品牌;校团委则提档升级“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建设“书香朗读亭”;学生工作处定期举办“每周一读”,由辅导员领读,汇编作品集在校内LED宣传栏进行滚动展播;各系设立“小书馆”,举办“一系一品”等文化活动。通过层层有主题、级级有特色、教师来引领、师生齐共读的方式,形成以点带面的阅读辐射效应,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自觉走近阅读、爱上阅读。

三、高职院校阅读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结与反思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双高”建设单位和“三全育人”示范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在课题研究的样本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学校推行“校园阅读文化品牌”建设上积累的经验做法上,也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高职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作为切入点,意在研究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实施路径及其建设过程中相配套的一系列特色做法,为其他兄弟院校解决学生不爱阅读、不会阅读等问题提供一定参考。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一是图书馆硬件环境的升级是一项大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困难各不相同,应该以学生需求和成人成才为导向,针对问题,整体谋划、有计划地逐项推进,为阅读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是由于参赛学生人数较多、阅读基础和需求各不相同,阅读推广人面临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较为充裕的高素质阅读推广人队伍,给予学生高质量的专业指导,但“阅读推广人”的培养存在较大难度,各高职院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学生阅读评价反馈机制建设至关重要,这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四是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从全局和整体的视角做好顶层设计,为阅读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氛围等。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阅读文化品牌培育与推广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或满足社会所需,更是为了助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从制度到行动层层推进,多措并举、全员并育,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困难,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坚定“四个自信”,立志成才,勇担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图书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书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