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酵方式对柿子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2022-10-10 03:50冯翰杰李涛杨梅巩文杰张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清汁果浆发酵酒

冯翰杰,李涛,杨梅,巩文杰,张军

(天津农学院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392)

柿树是一种柿科(Ebenaeeae)柿属(Diospyros)落叶乔木,主要种植于亚热带和中温带,产区集中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此外朝鲜、菲律宾也有种植,生长环境温暖且光照充足。柿树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种,已有千年种植历史[1]。研究发现,每100 g 柿子中含糖28 g,其他碳水化合物25 g,蛋白质1.36 g,脂肪0.2 g,磷19 mg,钙10 mg,铁8 mg,维生素C 16 mg,还含有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酚类物质[2],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柿子在抗动脉硬化[3]、预防心血管疾病[4]、抗肿瘤和抗痉挛[5]、止血[6]、降低胆固醇[7]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柿子在治疗皮肤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8-10]。

天津地区柿子产量较大,开发柿子酒可以避免柿子浪费,不同的发酵工艺对柿子酒香气成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试验采用电子鼻、气相-质谱及感官评价3 种技术手段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对比3 种不同发酵方式对柿子酒香气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主要香气物质,对比香气物质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柿子,购于天津市红旗农贸批发市场;酒样,实验室不同发酵工艺的柿子酒;标准品,正构烷烃标准溶液nC6-nC16;氯化钠,广东化学试剂厂;SY 安琪酵母,安琪酵母有限公司;亚硫酸,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果胶酶,法国LAFFORT 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恒温水浴锅,江苏科研仪器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7890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HeraclesII快速气相电子鼻-气味分析仪,法国AlphaMOS 公司;IT-09A5 磁力搅拌器,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004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发酵工艺

1.3.1.1 发酵方式

果浆发酵:将柿子清洗沥干经机械破碎,得到柿子果浆(加入亚硫酸、果胶酶),调整柿子果浆的糖度和酸度,加入酵母发酵,发酵后去除果渣,将柿子果浆酒澄清、除菌过滤、装瓶储藏。

清汁发酵:将柿子清洗沥干经机械破碎,得到柿子果浆(加入亚硫酸、果胶酶),将柿子果浆挤压过滤得到柿子清汁,调整柿子清汁的糖度和酸度,加入酵母发酵,发酵结束后终止发酵,将柿子清汁酒澄清、除菌过滤、装瓶储藏。

皮渣发酵:将柿子清汁制作过程中的柿子皮渣放入发酵罐,调整柿子皮渣的糖度和酸度,加入酵母发酵,发酵结束后去除果渣,将柿子皮渣酒澄清、除菌过滤、装瓶储藏。

1.3.1.2 发酵方式的选择

以SY 安琪酵母为发酵菌种,用白砂糖调整糖度为200 g/L,酒石酸调整酸度为7.5 g/L,在20 ℃条件下发酵,然后对不同发酵方式生产的柿子酒进行理化分析与感官评定,选择合适的发酵方式。

1.3.2 HeraclesⅡ快速气相电子鼻-气味分析仪的

程序设置及方法[11]

1.3.2.1 常规参数

柱温箱温度40 ℃,进样口温度200 ℃,进样口压力25.0 kPa,进样口流量10.0 mL/min,阀温度250 ℃,捕集阱温度40 ℃,检测器温度250 ℃,分流10.0 mL/min,柱压80.0 kPa。

1.3.2.2 试验参数

初始条件:初始炉温为50 ℃,以3 ℃/s 的速度升温至250 ℃,数据采集时间为110 s,数据采集周期为0.01 s。

1.3.2.3 进样前处理方法及进样方式

将装有5 mL待测酒样的顶空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40 ℃下平衡10 min,在顶空瓶中抽取500 μL 气体,手动进样。每个样品进行5 次平行试验。

1.3.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

SPME-GC/MS)试验

1.3.3.1 顶空固相微萃取[12]

将10 mL 酒样置于装有磁力搅拌器的顶空瓶(15 mL)中,加3 g NaCl,加盖封口,平衡30 min。将PDMS 纤维头插入顶空瓶,37 ℃恒温水浴锅中萃取30 min,然后将PDMS 纤维头插入进样口,在270 ℃下解析10 min,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1.3.3.2 气相色谱条件[13]

N-NOWAX 柱(60 m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在初始温度40 ℃下维持10 min,然后以5 ℃/min 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至260 ℃并维持5 min,FID 检测器温度为260 ℃,进样口温度为250 ℃,载气为He,流量1 mL/min,不分流进样,GC 运行时间约为50 min。

1.3.3.3 质谱条件

EI 电离源,电离电压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230 ℃,扫描范围为30~500 u。

1.3.4 柿子酒感官评价

参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和GB/T10220—2012《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制定柿子果酒感官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柿子果酒感官评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2.1.1 电子鼻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进行主成分分析[14]

由图1 可知,第一主成分对数据信息贡献率为99.751%,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0.149%,两个主成分的总贡献率为99.900%,表明此图谱能够较好地反应所测样品中气味数据的完整性。识别指数为92,在80~100 之间,表示该数据区分分析结果为有效结果,识别指数值越大,区分效果越佳。

图1 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主成分分析

由图2 可知,3 种原料的样本之间有差异,其中果浆发酵与清汁发酵、皮渣发酵的柿子酒相对气味距离均较远,差异较大;清汁发酵、皮渣发酵的柿子酒气味距离相对较近,差异较小。在对柿果加工过程中,柿果中部分成分会被挤压过滤出去,导致果浆发酵与清汁发酵、皮渣发酵相比,气味差距稍大。

图2 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主成分分析三维图

2.1.2 电子鼻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进行判别因子分析

由图3 可知,第一区分指数达到89.44%,第二区分指数达到10.56%,二者累计区分指数合计达到100%,说明判别因子分析能够更好地显示3种发酵方式柿子酒间的差异。从图3 还可以看出,皮渣发酵和清汁发酵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小,果浆发酵与皮渣发酵和清汁发酵样品间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

图3 不同发酵方式的柿子酒的判别因子分析

2.1.3 电子鼻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定性分析

由表2 可知,3 种发酵方式柿子酒的香气成分中大部分化合物都有存在,其中,醇类、酯类等分子量较小的挥发性物质占绝大多数。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柿子酒的香气成分中醇类和酯类分别约占50%、52%和46%。3 种方式发酵柿子酒香气成分中都含有3-戊醇(果香味)、乙酸丙酯(梨和草莓样果香)、辛醇(强烈的柑橘香气)、己酸丁酯(特有的菠萝香气),使柿子酒增添了独特风味。皮渣发酵中含有β-紫罗酮(紫罗兰、甜果香),清汁发酵中含有正壬基苯和磷酸三丁酯,果浆发酵中含有丙二醇甲醚,表示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

表2 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中可能的风味信息

续表

2.1.4 气相-质谱联用分析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香气成分

由表3 可知,异戊醇(苹果白兰地香气、辛辣味)、正己醇(草本植物、青草味)、丁二酸二乙酯(愉快气味)、乙酸异丁酯(柔和水果酯香味)等是柿子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峰面积最高的物质,为柿子酒香气成分中的主要成分。

表3 不同发酵方式的柿子酒样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

续表

由图4 可知,3 种发酵方式柿子酒的香气成分大部分为醇类、酯类、醛类,醇类是柿子酒香气的主要成分。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总醇类相对峰面积分别为39.62%、33.47%、45.32%,其中异戊醇相对峰面积最高,分别为32.03%、32.03%、29.32%。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总酯类相对峰面积分别为2.79%、21.65%、3.53%,其中丁二酸二乙酯相对峰面积最高,分别为1.18%、0.04%、1.39%。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总醛类相对峰面积分别为 12.56%、0.00%、7.97%,其中缩醛相对峰面积最高,分别为12.43%、0.00%、7.85%。酸类、烷类、酚类和其他类物质含量较低,对酒的香气起重要的修饰作用。清汁发酵柿子酒香气成分中酯类数量最多,为27 种,果浆发酵次之。清汁发酵的柿子酒香气更浓郁,具有典型性。

图4 柿子酒中香气物质分类

2.1.5 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的感官分析

由图5 可知,根据柿子果酒感官评分标准,对3 种发酵方式柿子酒进行感官评价[15]。研究发现,清汁发酵柿子酒香气得分与皮渣发酵比较接近,在柿子压榨过程中香气成分有所损失,与电子鼻检测结果相同。清汁发酵柿子酒综合感官评分大于果浆发酵和皮渣发酵柿子酒,与气相-质谱检测到清汁发酵柿子酒香气成分较多的结果相同。

图5 不同发酵方式的柿子酒感官评价雷达图

2.2 主成分分析

用SPSS 软件对表3 中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如表4 所示。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59.027%、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40.973%。

表4 主成分分析中解释的总方差

由表5 表明,因子载荷量>0.950 的物质共有89 种,在第一主成分中有48 种,其中有35 种在清汁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有25 种在皮渣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有23 种在果浆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第二主成分中有30 种,其中有26 种在皮渣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有6 种在清汁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有6 种在果浆发酵的样品中检测出。

表5 成分矩阵

主成分分析可知,主成分为两类香气,一类香气在皮渣发酵酒和果浆发酵酒中基本一致,主要为缩醛、丁二酸二乙酯、3-羟基-2-丁酮,相比于果浆发酵,皮渣发酵酒的缩醛成分更高;清汁发酵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异戊酯、2-糠酸乙酯、乳酸乙酯。二类香气在皮渣发酵酒中种类最多、含量最高,主要为2-甲基丁醇,清汁发酵和果浆发酵酒的香气成分种类相同,主要成分为S-(-)-2-甲基-1-丁醇,但其在果浆发酵酒中含量远高于清汁发酵。

一类香气在皮渣发酵酒和果浆发酵酒中的含量分别为16.37%和11.99%,且种类相近,而清汁发酵酒香气物质含量为22.49%。因此,一类主成分在皮渣发酵酒和果浆发酵酒中基本相同,和清汁发酵酒对比明显。二类香气在皮渣发酵酒和果浆发酵酒中的含量分别为8.06%和6.59%,在清汁发酵酒中的含量仅为0.97%,对比结果与一类主成分类似。

如表6 所示,一类香气在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酒中体积占比分别为16.37%、22.49%和11.99%,其中皮渣发酵缩醛占比12.43%,丁二酸二乙脂占比1.18%;清汁发酵乙酸异戊酯占比12.43%,2-糠酸乙酯占比6.76%;果浆发酵缩醛占比7.85%,丁二酸二乙脂占比1.39%。二类香气在皮渣发酵、清汁发酵、果浆发酵酒中体积占比分别为8.06%、0.97%和6.59%。其中皮渣发酵2-甲基丁醇占比6.76%,清汁发酵S-(-)-2-甲基-1-丁醇占比0.87%,果浆发酵S-(-)-2-甲基-1-丁醇占比6.39%。通过对比成分一和成分二得知,皮渣发酵酒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清汁发酵酒的香气成分以成分一为主,果浆发酵酒的香气种类和含量较少。3 类不同发酵方式的柿子酒中,皮渣发酵和果浆发酵的香气成分具有相关性,清汁发酵的香气成分和另外2 种发酵酒的香气成分具有很大差别。

表6 各类香气物质占比

3 结论

利用电子鼻、气相-质谱联用及感官评价3 种技术从不同方面对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评价。

3.1 电子鼻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通过电子鼻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发现,清汁发酵与皮渣发酵柿子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较小,与果浆发酵柿子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较大。通过电子鼻定性分析,清汁发酵、皮渣发酵、果浆发酵柿子酒香气成分中,醇类酯类分别约占52%、50%和46%。3 种方式发酵柿子酒香气成分中都含有3-戊醇(果香味)、乙酸丙酯(梨和草莓样果香)、辛醇(强烈的柑橘香气)、己酸丁酯(特有的菠萝香气),为柿子酒增加了独特风味。

3.2 气相-质谱联用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通过气相-质谱联用对不同发酵方式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可知,异戊醇、正己醇、乙酸异丁酯等物质相对峰面积最大,是柿子酒香气成分中的主要成分。清汁发酵柿子酒挥发性香气成分中脂类数量多,为27 种,果浆发酵次之。因此,清汁发酵的柿子酒酒香更浓郁,更具典型性,感官得分最高。

3.3 柿子酒中主要香气成分

皮渣发酵柿子酒主要香气物质为缩醛、丁二酸二乙酯、3-羟基-2-丁酮、2-甲基丁醇。清汁发酵柿子酒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异戊酯、2-糠酸乙酯、乳酸乙酯、S-(-)-2-甲基-1-丁醇。果浆发酵柿子酒主要香气物质为缩醛、丁二酸二乙酯、3-羟基-2-丁酮、S-(-)-2-甲基-1-丁醇。

猜你喜欢
清汁果浆发酵酒
HACCP体系在速冻黄皮果浆生产中的应用
甘蔗龙眼桂花梨百香果复合发酵饮品配方优化
制糖生产过程中清汁pH值测定方法的探析
夜空在黑色的果浆里流浪
冻结方式和冻藏条件对冻藏水蜜桃果浆品质的影响
蓝莓果浆品质测定及感官评价
野生柿子发酵酒技术
混合汁与清汁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对成品糖的影响
三种甘薯发酵酒抗氧化特性研究
枸杞西红柿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