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游唼喋总生机
——记金鱼画大师、桃花坞年画的守护者凌虚

2022-10-11 08:39
前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

马 镇

海派金鱼画大师凌虚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就像他笔下的金鱼图,五彩缤纷、生机盎然。叶圣陶曾作诗赞他“写出珍珠鱼至乐,回游唼喋总生机”。凌虚画作上的每一笔都是艰辛,他用坚韧的毅力书写了他品格的高贵、用正义的呼喊坚守了民族文化的尊严。

海上拜师学艺

凌虚,号万顷,别署碧浪野叟。1919 年8 月9 日,出生于浙江湖州。他自幼喜爱绘画,虽父亲早逝、家境清贫,但从未中断画画。

18 岁那年,凌虚到上海谋生,他凭着平日自学的绘画技能,应聘到一家广告社画广告画。六元的月薪虽然微薄,但他终究做上了绘画的工作。在工作中,他看到一则“厕简楼金石书法讲习班”的招生广告。厕简楼是民国时期的海派金石书法大师邓散木的斋号,凌虚下定决心去投考,可学费成为凌虚莫大的难题。凌虚报考书法班被录取后,邓散木一眼看中凌虚的才华,知其家贫,当即免去了凌虚的学费,使凌虚能够挺过困境。

创办于1926 年的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是一所开设绘画、音乐、艺术、教育等多学科的艺术学校,集中了潘天寿、黄宾虹、李叔同、徐悲鸿、朱屺瞻等旅居上海的一大批杰出的画家。凌虚从厕简楼金石书法讲习班结业后,恰逢上海艺专招生。怀着对绘画艺术殿堂的渴望,他立即前去报考,岂料“一举中第”,凌虚被录取入国画系学习。最令凌虚想不到的是,国画系学制四年,由于他的绘画功力出众,学校破例直接让他插班到三年级学习。

凌虚求学的生活是清苦的。由于课余打工挣钱不易,每学期的学费他要分三次才能付清。为了省钱,他曾住过肮脏的小旅馆、住过寺庙,直到可以卖画挣些小钱了,方租到一月一元的独居小房。

江河向海,无语东流,默默耕耘者必有收获。1940 年秋,凌虚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八仙桥会址举办了人生的第一个画展。画展中有一幅《卖油炸桧者》,展出后在上海文化界与民众中引起了巨大轰动。画中人物是一位上海街巷常见的头顶竹箩、吆喝卖油条的人,消瘦的面庞、凄苦的眼神、破旧的衣衫,以及压在人物头顶上有些夸张的竹箩和油条,酣畅淋漓地描绘出了底层民众在日寇的铁蹄下艰难生存的现状,鞭挞了侵略者的罪行,成为当年上海文化界重要的反日作品之一。同年,凌虚的《濠乐图》获基督教青年会美术奖金展金奖。画面中,五条鲤鱼游于水藻之间,形象灵动、生机盎然,由此奠定了他鱼藻画妙手的声誉。

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凌虚曾先后到多所中学任教。因为看不惯校方对教师利益的盘剥,他出头与校方理论、抗议,甚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还参加了“四二一”运动,因而屡屡被校方清退。凌虚从青年时代便是一位品性正直、充满正义感、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无所畏惧,即使堕入深渊也绝不回头。

1949 年5 月27 日,上海解放,凌虚迎来了新的人生。

江南金鱼王

凌虚对新中国充满了热爱,这从他1950 年积极报名参加文化界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可见一斑。江南农村的贫穷与艰苦触动了他的心灵、极大地影响了他建国初期的创作。他在这一时期画了众多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

1956 年,凌虚被中国农工民主党吸收为党员,他的政治生命有了归宿。

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化艺术也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令凌虚对中国画传统艺术形式的改造有了新的认识与追求。他思考,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闯出一条前人没有开辟的天地,为民族艺术殿堂再增添一份光彩。在题材上,他选中了金鱼。这是因为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他在水藻鱼虫画上已经形成个性化的技法,并且在画界有了一定的声望;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多次将金鱼画作为中国的“名片”赠送给外国首脑,而鱼藻画正是他绘画生涯获得的第一个奖。传统意义的金鱼画虽然历代都有,但未成强势,画家对技法的探索还有更大的空间。由此,他开始对着金鱼刻苦地写生,艰难地探求更适合金鱼的水墨技法。为了体验金鱼的动态,他甚至强迫自己学会了游泳。

筚路蓝缕,终获成功。凌虚摒弃古人画金鱼的技法,充分发挥中国画笔墨的特性,创造出独特的大写意金鱼技法。墨分五色、浓淡相宜,金鱼的身、眼,他用笔点画,毫无抹染;对飘逸的鱼尾,他落下寥寥数笔,便让画中金鱼有了万千的妙姿,如水中活物,令人目不转睛。他的彩鱼也不脱墨法,点画之间五彩斑斓、千姿百态、妙绝古今。我们都知道,居于北京的美术大师吴作人晚年的金鱼画有了很高的成就,也因此,世人将凌虚称作江南金鱼王。精于西画的吴氏金鱼胜于形体,而凌虚的大写意金鱼更能展现出中国画笔墨的神韵。

随着金鱼画的成功,凌虚的金鱼画成为国家赠送外宾的珍贵礼品。1956 年,他的《十二页金鱼画册》,在时任外长的陈毅出访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时,被赠送给了苏加诺总统。1957 年,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凌虚作《百鱼图》赠与他。此图在50 尺长卷上画了120 种金鱼,神态各异、无一相同,凌虚为中国画艺术殿堂增添了又一件珍品。

凌虚的金鱼画超越了古人。他是站立潮头,开宗立派者。

守护桃花坞木刻古版

凌虚的绘画事业如帆鼓峡风,乘风破浪不可阻挡,但江有曲折、峡有暗礁、船有滞行,凌虚的人生也有跌宕起伏。1957 年,凌虚被下放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离开了生活20 年的上海,孤身一人来到苏州。

或是冥冥之中上苍的眷顾,让凌虚来到历史悠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这座艺术殿堂,开始了他的又一段艺术之路。

凌虚很快进入到木刻年画的创作之中,向作坊工人学习雕版知识、整理古版资料并从中汲取木刻艺术的知识、钻研新年画的创新与发展。就像雨后山间的泉水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凌虚创作的年画便“喷涌”而出,以精致别样的造型、新颖明快的色彩、喜闻乐见的内容,风靡一时,一经投放市场便销售一空。

整理桃花坞木刻古版,是凌虚对中国传统年画艺术的巨大贡献,厥功至伟。到年画社后,凌虚看到仓库里堆放着近千块破旧不堪、无人问津的木雕古版,就像发现了宝藏一般,立即着手整理。整理中,他看到一块横雕的古版,中间雕有“致祥”二字,周围雕的装饰纹与桃花坞年画中有名的《一团和气》极为相似。这令他马上联想到中国民俗中的一句吉祥语——“和气致祥”。凌虚断定这块古版应该与“一团和气”是有机的整体。他激动地将这块古版与“一团和气”雕版组合在一起,请技工印刷出来,果真浑然天成,令年画主题更加鲜明。这幅恢复了本来面貌的年画被命名《和气致祥》,成为桃花坞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后来,日本出版的《中国明清时代版画》一书中,被发现有一幅桃花坞木版年画《和气致祥》,与凌虚恢复的同名年画大致相同,从而印证了凌虚判断“致祥”古版与“一团和气”年画古版为一个整体是正确。

春风又绿江南岸

戈壁沙漠有一种风砺石,经千万年的风雨雕琢,以其形态的奇崛、色彩的绚丽装点了世间。凌虚就像一块人间的风砺石,千凿百炼成为瑰宝。十年浩劫中,他遭到不堪回首的打击,右手腕致残,继而,他用坚忍不拔的毅力,练就了左手作画。

1976 年10 月,神州雾散、大地回春。渡尽劫难,凌虚的生命又焕发出创造力。

为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他伏案三个月,用左手创作出新时期的《百鱼图》。此图长24 尺、高1 尺,以中国人悠悠千年培育出的不同时期的金鱼种类组成演化图,寓意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的历史,笔墨之间溢满了爱国情怀。

如果说,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是凌虚的第一个艺术高峰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他的第二个艺术高峰期,那么,十年浩劫结束后,他又迎来了第三个艺术高峰期。1984年,凌虚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新时期的第一个画展。为了让凌虚的艺术回归上海,上海美术馆闻知凌虚在南京举办画展的消息后,立即去函,邀请他转赴上海举办画展。1985 年5 月,画展如期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凌虚连续举办的两个画展,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人们终于可以目睹这位杰出艺术家在新时期焕发出的艺术光彩。

“文革”中曾一度被关闭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恢复生产后,凌虚被调回了年画社。面对一片凋零的年画社,他下定决心,要为延续数百年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再创辉煌。1979 年,凌虚回到年画社后,为恢复木刻年画的传统艺术,准备再将《和气致祥》木版重新制作。就在这时,他发现一幅带有现代痕迹的《和气吉祥》,竟冒充古版风行于世。凌虚对此非常愤怒,真版被毁,如果假版成真,那么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六百年传承就会中断。这是对人类文化瑰宝的亵渎。凌虚到处申述,从不气馁。

2002 年8 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收到凌虚的申述信后,给他回复了热情洋溢的支持信。信中说:“我认为这一幅(真古版)可以作为桃花坞的‘历史作品’。”“它已经成为桃花坞年画的一个公认的象征,甚至是中国民间文化和苏州城市文化的象征。”

2004 年6 月28 日,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凌虚用半生时间保护的古版《和气致祥》,作为苏州的名片,印在纪念会议的首日封上,向世界发行。凌虚胜利了,这个胜利到来时,他已经是85 岁的老翁。

2016 年8 月19 日,凌虚先生仙逝,享年97 岁。

猜你喜欢
桃花坞木刻年画
桌上盆景(外一幅)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摩登姑苏:被低估的“桃花坞”
武强年画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邓中和插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