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压力及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2022-10-11 07:18陈嘉泳黄瑞滨郑锦滨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援外医疗队职业倦怠

陈嘉泳,黄瑞滨,郑锦滨

(1.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事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2.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自1963年起,中国开始向医疗条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派遣以医务工作者为主的国家队伍,在当地执行医疗援助任务,至今已有59年历史[1-2]。我国目前共派出57支援外医疗队,其中42支医疗队在非洲。援非医疗队员不仅需要长期在经济相对落后、卫生条件恶劣、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执行任务,同时还需面对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地理气候、人文、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差异产生的跨文化适应压力的挑战,容易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等应激反应,严重时可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3]。相关研究[4-6]表明,援非医疗队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而非洲地区疫情形势则更为严峻[7-8]。国内外研究[9-11]表明,新冠肺炎使医务人员出现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职业倦怠不仅会使医务人员感到疲乏不堪、精力丧失,还会导致其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就感下降,对患者服务消极、冷淡,从而对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工作产生消极影响[12-13]。目前,国内对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研究主要以新冠疫情定点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而援外医疗队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状况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非洲执行援外任务的医疗队员开展网络调查,分析心理知觉压力与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职业倦怠和降低心理疾患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10月5日—10月20日期间在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队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匿名调查。纳入标准:(1)中国援非医疗队的队员,包括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翻译和厨师;(2)自愿参与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刚好圆满结束执行援外任务的队员;(2)初到非洲地区执行援外任务的队员。共收到228份完整电子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92.1%。

1.2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由研究者借鉴文献[3-4]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岗位类型、出国经历和家庭状况。(2)医疗队员在受援国工作情况,包括已援外时间,对受援国医院重视程度、受援国政局局势和驻地安全性和文化娱乐活动的满意度。(3)杨廷忠等[14]编译修订的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该量表包括1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量表总分为0~56分,得分越高提示心理知觉压力越大,>25分即判断为存在心理知觉压力。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7。(4)李超平等[15]修订的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该量表包括15个条目,分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采用0~6分的Likert 7级计分法,0表述非常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3个维度的得分为0、1、≥2分别记为无倦怠、轻度倦怠和中重度倦怠。该量表整体及各维度 的Cronbach's α系 数 分 别 为0.865、0.939、0.913、0.889。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s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法拟合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0名医疗队队员平均年龄为(43.5±7.2)岁,其中,女性48人(22.6%),男性162人(76.4%),已婚183人(87.1%),医生155人(73.8%),由三级医院派出187人(89%),高级职称140人(66.7%),工 作20年 以 上88人(41.9%)。186人(87.7%)队员家庭顺心,援外时间6个月以上194人(92.4%),对受援国医院重视程度、驻地安全性、文化娱乐活动表示满意的分别为101人(48.1%)、133人(63.3%)和80人(38.1%)。

2.2 心理知觉压力、职业倦怠得分及单因素分析

210名医疗队队员的心理知觉压力得分为(22.71±6.92)分,其中无明显心理知觉压力129人(61.4%),存在心理知觉压力81人(38.6%);职业倦怠中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9.45±5.22)分、(5.12±4.41)分、(8.03±6.83)分,无职业倦怠152人(71.7%),轻中度倦怠37人(17.5%),中重度倦怠21人(9.9%)。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学历、家庭顺心、当地医院重视程度及对驻地安全性满意度状况与援非队员心理知觉压力水平有关(P值均<0.05)。不同职称、家庭顺心、驻地安全性等级间的职业倦怠水平有差异(P值均<0.05)。见表1。

表1 援非医疗队员心理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例(%)]

(续表1)

2.3 心理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对驻地安全性和当地医院重视不满意是存在心理知觉压力可能的危险因素,而家庭顺心则是保护因素;初级职称和对驻地安全性不满意是队员存在职业倦怠可能的危险因素,家庭顺心则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援外医疗队员职业倦怠和心理知觉压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高负荷工作和恶劣工作环境是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压力源[12,16]。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6%的医疗队队员存在心理知觉压力,高于王金龙等[4]在2018年对808名援外医疗队员的调查结果(25.9%)。考虑可能的因素包括:(1)本研究调查的对象为非洲地区援外医疗队,相比其他地区的医疗队,非洲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经济落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2)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当地居民普遍存在对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和危害程度的认知偏差,加之疫苗接种率极低,使得疫情形势更为严峻。而援非医疗队员在此期间处于“风暴中心”,不仅需承担在受援国医院的医疗援助任务,还承担针对在非洲地区的华人华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又面临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援非医疗队员容易出现一系列生理、情绪等应激反应,势必导致其存在职业压力、情绪疲惫、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个人成就感等工作倦怠症状。本研究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7.4%,国内外多项研究[9-11,17-18]结果为24.8%~71.43%,这可能与不同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样本特征以及测评量表等差异较大有关,但均提示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存在职业倦怠现状。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级职称援外医疗队员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这与多项研究[4,9,12-13]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初级职称队员刚进入工作岗位,相关工作经验、社会经历不足有关,而且其福利待遇与高级职称者存在差距,导致其感觉自身工作价值和职业期望得不到实现。本研究发现,家庭不顺心和对驻地安全性不满意是援非医疗队员职业倦怠和心理知觉压力的共同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1)可能因为医疗队员不仅需要承担高强度医疗工作,还需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身心压力较大。而由于工作原因,长期缺乏父母子女的沟通、陪伴和照顾,如果家庭发生不顺心的事情也极易造成队员负性情绪积累,产生抑郁、焦虑、压力等;(2)对驻地安全性不满意一方面由于非洲地区经济落后,部分区域政局不稳定,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地社会各行各业造成巨大冲击,引起公众恐慌,扰乱正常生活节奏,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队员产生身心压力和负面情绪。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受当地受援医院重视的队员更容易存在心理知觉压力,这与王金龙等[4]和Chen等[6]研究结果一致,良好的组织支持和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组织支持感的高低对职业人群的心理状况有明显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为改善援非医疗队员心理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状况,现提出以下建议:(1)做好援非医疗队员的选拔工作,医疗队的组成应以高年资(高职称)医师为主,队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临床业务能力;(2)按照有关规定,医院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应当向外派初级职称队员做适当倾斜;(3)加强出国前和援外期间心理咨询和培训,以提高年轻队员的工作自主性和控制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个人成就感;(4)政府及派援单位应加强对援外医疗队员家庭的支持、关怀,减轻家庭不顺心引发队员的担忧;(5)争取中国驻受援国大使馆和经商处方面对医疗队驻地建设、安全性保障的更多支持,积极与受援国卫生部和医院领导沟通,督促受邀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切实履行好双方协议中的承诺,重视援外医疗队;(6)医疗队应结合各受援国国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构建的远程医疗实践模式,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医疗队的工作时间,平衡好受援医院医疗工作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9-20]。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量偏小,在调查结果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应答偏倚,因而本研究的样本可能不能代表非洲地区所有援外医疗队的情况;其次,非洲地区不同的国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可能也会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再次,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调查方法,在样本采集方面,与真实的源人群具有一定差异;最后是本研究心理知觉压力量表经评定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其仅作为一种简易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并不能确切了解和诊断队员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有待采用更有针对性的量表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援非医疗队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这与其自身情况、家庭状况、驻地环境及工作状况等相关,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展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医疗队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降低职业倦怠。

猜你喜欢
援外医疗队职业倦怠
援非医疗队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中国援外医疗大事记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2016年援外医疗队中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气象援外项目可行性考察及方案设计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