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P油田油井解堵方式的探讨

2022-10-12 02:3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崔庆振王春林孙鹏飞
内江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清洗剂酸化油井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崔庆振 王春林 孙鹏飞

由于储层污染,P油田的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递减较快,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解堵作业来恢复油井产能,本文总结了P油田常用的八种油井解堵方式,并分析了各种油井解堵方式的优缺点。

P油田位于渤海海域的中南部,储量巨大,是渤海油田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潜力点。由于P油田自然递减大,稳产基础差,控制液量递减是实现油田高效开采和完成产量任务的主要路径之一。为了解除污染,恢复油井产能,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了156井次油井解堵。本文先分析了P油田油井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总结了常用的8种油井解堵方式及优缺点,对后续P油田开展油井解堵作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 P油田油井污染的主要原因

(1)钻完井液污染:钻井液中高分子的吸附、完井液的固相伤害、压裂液中的瓜胶残留及浓缩等造成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下降,使油井初期产液产油达不到配产。

(2)修井液污染:修井期间漏失的修井液与储层流体配伍性差,容易引起粘土矿物膨胀等伤害;如果修井期间使用暂堵剂,还会堵塞储层孔隙,造成修井后产液产油下降。

(3)微粒运移:P油田储层胶结疏松、砂岩颗粒细,易发生微粒运移[1],堵塞油流通道。

(4)粘土膨胀:P油田储层粘土含量高,部分层段粘土含量高达20%以上,易发生粘土水化膨胀及运移[2],堵塞储层空隙。

(5)重烃沉积:P油田原油粘度较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稳压变化或者作业过程中外来流体的漏失,容易引起重质成分的析出,堵塞筛管和近井地带。

2 P油田油井常用的解堵方式

2.1 过泵酸化

过泵酸化是指利用酸化泵将酸液泵入井内,酸液流经油管,然后由电泵的分离器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1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过泵酸化4井次,整体解堵效果一般,效果最好的是C24ST2井,酸化后最高增油16方/天。

图1 过泵酸化作业时管柱示意图

过泵酸化优点:①不需要钢丝作业,可在钻完井、修井作业期间实施;②对于钢丝作业通井遇阻,无法打开循环滑套的井,也可以开展过泵酸化。

过泵酸化缺点:过泵酸化时,由于泵的摩阻很大,无法实现高排量注入酸液,如图2所示,C24ST2井在过泵酸化时,井口最高压力到2947psi(采油树额定工作压力3000psi),酸液最大挤注排量为3.79bbl/min,由MAPDIR转向技术[3]可知: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下以最大排量注入酸液,有助于改善酸液分布,缩小层间有效注入压差比,利于低渗储层进酸,增大波及面积。所以,过泵酸化时,酸液容易进入高渗透层或者欠压层,不利于酸液均匀分布。

图2 C24ST2井过泵酸化作业施工曲线

2.2 笼统酸化

笼统酸化是指先用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再用酸化泵将酸液泵入井内,酸液流经油管,然后由循环滑套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3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笼统酸化60井次,整体解堵效果良好,效果最好的是M02ST1井,酸化后最高增油109方/天。

图3 笼统酸化作业时管柱示意图

笼统酸化优点:打开循环滑套后,酸液最大挤注排量可达18.1bbl/min(如图4所示),有助于改善酸液分布,缩小层间有效注入压差比,让酸液进入低渗储层。

图4 D35ST2井笼统酸化作业施工曲线

笼统酸化缺点:P油田储层厚、跨度大,酸液设计量大,部分酸液会进入高渗透储层或欠压层,酸液有效利用率低,而且笼统酸化后含水上升幅度大(据统计,笼统酸化后平均含水上升9.4%),导致酸化后增液明显,增油不明显。如图5所示,B12ST1于2020年4月17日笼统酸化后增液4倍,但是含水上升12%左右,一直未见到增油,这不仅给蓬勃号流程处理带来负担,也加重了注采矛盾,不利于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图5 B12ST1笼统酸化后计量数据

2.3 分层酸化

分层酸化是指先用钢丝作业捞Y堵、关闭非酸化层位滑套、打开酸化层位滑套,再用酸化泵将酸液泵入井内,酸液流经油管,然后由生产滑套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6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分层酸化8井次,整体解堵效果良好,效果最好的是E49井,酸化后最高增油60方/天。

分层酸化优点:对污染储层进行针对性酸化解堵,减少酸液进入高渗透储层或欠压层,提高了酸液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分层酸化缺点:①需要钢丝作业捞Y堵、开关滑套,无法与钻完井、修井作业交叉进行;②由于常规酸化反应速度快,PH值上升快,容易产生二次沉淀,需要及时、快速返排出残液,因此分层酸化只能进行一次,酸化一口井的某一层或者两层,如图6所示,对zone#2分层酸化后,无法再对zone#1和zone#3酸化。

图6 分层酸化作业时管柱示意图

2.4 过泵清洗剂

过泵清洗剂是指利用酸化泵将清洗剂泵入井内,清洗剂流经油管,然后由电泵的分离器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1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过泵清洗剂4井次,整体解堵效果一般,效果最好的是E19ST2井,第一个计量点增油20方/天,后来增油逐渐减少,有效期仅50天。

过泵清洗剂优点:①不需要钢丝作业,可在钻完井、修井作业期间实施;②对于钢丝作业通井遇阻,无法打开循环滑套的井,也可以开展过泵清洗剂;③不需要返排,挤注完清洗剂并关井24小时后,可以直接启泵生产进流程。

过泵清洗剂缺点:P油田的油井产液量大,产液量递减的主要原因是微粒运移和粘土膨胀,清洗剂只能解除防砂段和近井地带的有机污染。因此,清洗剂的解堵能力有限。

2.5 笼统螯合

笼统螯合是指先用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再用酸化泵将清洗剂、螯合剂[4]分别泵入井内,工作液流经油管,然后由循环滑套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3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笼统螯合26井次,整体解堵效果良好,效果最好的是B09ST1井,解堵后最高增油40方/天。

笼统螯合优点:①清洗剂可以解除有机污染,螯合剂可以解除由微粒运移和粘土膨胀造成的储层污染,解堵能力强;②笼统螯合解堵可以使用简易返排方式(如图7所示)进行返排,与笼统酸化的常规返排方式(如图8所示)相比,所用设备少,占地面积小,不仅方便作业,也降低了作业风险;③常规酸液与粘土、细粉砂反应速度快,挤注排量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后快速上升(如图4所示,注酸排量迅速升至18.1bbl/min),而螯合剂与粘土、细粉砂反应速度慢,螯合剂进入地层后,挤注排量也不会快速上升(如图9所示,螯合剂的挤注排量在2.9~3.9bbl/min之间),所以,与笼统酸化相比,笼统螯合作业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解堵液进入低渗透层,更有助于解堵液分布;④与常规酸化解堵相比,螯合解堵后含水上升幅度小(据统计,螯合解堵后平均含水上升4.8%)。

图7 简易返排示意图

图8 常规返排示意图

图9 E43ST2井笼统螯合作业施工曲线

笼统螯合缺点:需要钢丝作业开滑套,无法与钻完井、修井作业交叉进行。

2.6 过泵螯合

过泵螯合是指利用酸化泵将清洗剂、螯合剂泵入井内,工作液流经油管,然后由电泵的分离器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1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过泵螯合43井次,整体解堵效果良好,效果最好的是E39ST2井,解堵后最高增油73方/天。

过泵螯合优点:①不需要钢丝作业,可在钻完井、修井作业期间实施;②对于钢丝作业通井遇阻,无法打开循环滑套的井,也可以开展过泵螯合;③清洗剂可以解除有机污染,螯合剂可以解除由微粒运移和粘土膨胀造成的储层污染,解堵能力强;④可以使用简易返排方式进行返排;⑤与常规酸化解堵相比,螯合解堵后含水上升幅度小。

过泵螯合缺点:E43ST2井于2019年10月实施了笼统螯合作业,于2021年8月实施了过泵螯合作业,对比两次施工曲线(图9和图10)可知,笼统螯合的最高挤注排量是3.9bbl/min,过泵螯合的最高挤注排量是2.2bbl/min,所以,笼统螯合作业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解堵液进入低渗透层,更有助于解堵液分布。

图10 E43ST2井过泵螯合作业施工曲线

2.7 分层螯合

分层螯合是指先用钢丝作业捞Y堵、关闭非解堵层位滑套、打开解堵层位滑套,再用酸化泵将清洗剂、螯合剂分别泵入井内,工作液流经油管,然后由生产滑套进入油套环空,最后进入地层(如图6所示)。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分层螯合8井次,整体解堵效果良好,效果最好的是E44井,解堵后最高增油36方/天。

分层螯合优点:①对污染储层进行针对性解堵,减少解堵液进入高渗透储层或欠压层,提高了解堵液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②螯合剂与垢或粘土中的阳离子反应后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反应时间约长,生成的络合物越多,解堵效果越好,而且不产生二次沉淀,因此,同一口井,分层螯合可以进行多次,如图6所示,对zone#2分层螯合后,还可以对zone#1和zone#3进行单层螯合或者笼统螯合。

分层螯合缺点:①需要钢丝作业捞Y堵、开关滑套,无法与钻完井、修井作业交叉进行;②钢丝作业次数多,作业时间长。

2.8 动管柱分段解堵

动管柱分段解堵是指先起出原井生产管柱,然后下入冲洗验封管柱进行冲砂、验证封隔器的密封性,再起出冲洗验封管柱并下入分段解堵管柱,挤注清洗剂和螯合剂(如图11所示),起出分段解堵管柱,下入生产管柱,最后启泵返排。P油田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油井动管柱分段解堵3井次,整体解堵效果一般,效果最好的是B17ST2井,解堵后最高增油20方/天。

图11 动管柱分段解堵作业时管柱示意图

动管柱分段解堵优点:可以对普通合采管柱的油井进行针对性的分段解堵作业。

动管柱分段解堵缺点:①动管柱作业成本高,作业时间长;②挤注完解堵液后,要进行二次压井,会漏失一定量的压井液,再次造成污染,影响整体解堵效果。

3 结束语

表1 P油田常用油井解堵方式对比

(1)过泵酸化作业方式:由于挤注排量低,不利于均匀布酸,酸液有效利用率低,而且返排方式复杂,增油效果一般。建议:同等作业条件下,该作业方式不如过泵螯合。

(2)过泵清洗剂作业方式:只能解除有机污染,增油效果一般,而且有效期特别短。建议:同等作业条件下,该作业方式不如过泵螯合。

(3)动管柱分段解堵作业方式:由于作业成本高,作业时间长,而且增油效果一般。建议:同等作业条件下,该作业方式不如笼统酸化或者笼统螯合。

(4)笼统酸化、分层酸化、笼统螯合、过泵螯合、分层螯合等五种作业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平台作业条件(能否具备钢丝作业、能否放下常规返排设备)、井筒情况(是分采管柱还是合采管柱、是否钢丝通井顺利、能否打开滑套)、储层情况(层间矛盾是否突出、是否有高渗透层或欠压层)、电泵排量、当前产液含水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出最适合的解堵方式。

猜你喜欢
清洗剂酸化油井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捞油井捞油周期优化与捞油管理研究
油井遭袭
海水酸化,水母独霸
水基型清洗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飞机零件机加后的清洗工艺的研究与分析
反复见水井的治理措施
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的清洗技术浅析
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