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常见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2022-10-15 05:15周莎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降糖降糖药敏感性

周莎莎 陈 霞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常见慢性病之一,荟萃分析显示,2017年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4.15亿,其中中国已达1.1亿左右[1]。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90%以上。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口服药物有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噻唑烷二酮类等,还包括很多新型降糖药物,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价格不一,且T2DM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不但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造成影响,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因此,在提高对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效果同时,还需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更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参考[3]。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治疗T2DM的4种不同降糖机制的给药方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阿格列汀、达格列净)进行分析,在比较临床疗效的同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以期寻找低成本且高效的治疗方案,为T2DM患者提供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1)符合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患者有糖尿病症状,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BG)≥11.1 mmol/L,符合其中一项即确诊为T2DM;2)经单用口服降糖药无效;3)年龄在18岁以上。

排除标准:1)严重糖尿病并发症;2)肝、肾功能异常;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4)妊娠期及哺乳期;5)正在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6)口服研究药物外的其他降糖药或其他影响血糖药物[4]。

1.2 治疗方法

4组患者均在饮食及生活方面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疗程设定为12周。A组: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价格:28.75元/盒),0.85 g/次,3次/d;阿卡波糖(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价格:19.2元/盒),50 mg/次,3次/d。B组: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同A组,格列齐特(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价格:36.65元/盒),60 mg/次,1次/d。C组: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同A组,阿格列汀(武田制药株式会社大阪工厂,价格:80.66元/盒),25 mg/次,1次/d。D组: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同A组,达格列净(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价格:61.04元/盒),10 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FBG、2hPBG和HbA1c水平,同时定期随访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4组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1.4 治疗成本

本研究依据国内文献[4-5],将直接医疗成本作为治疗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挂号费+检测费+药物费。所有费用均按照南通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为计算依据。4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且均可耐受,未予以特殊处理,不产生成本。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的疗效判定标准确定治疗效果。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2hPBG和HbA1c变化情况,判定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1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1.6 敏感性分析

由于成本-效果分析中的许多参数是可变的,因此须进行敏感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在增值,而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药费还有下降的趋势[6-7],假设挂号费及检测费上涨10%,药品价格下降10%,其他费用保持不变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4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安全性评价

在12周治疗期间,4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各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予以特殊处理。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治疗效果

4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D组治疗有效率最优。见表4。治疗前4组FPG、2 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FPG、2 h PBG、HbA1c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4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5 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5 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PG(mmol/L) 2hPBG(mmol/L) HbA1c(%)治疗前 10.64±1.85 13.64±1.58 8.57±1.02 A组 35治疗后 6.13±0.56a 8.34±1.15a 6.41±0.62a治疗前 9.80±1.92 13.25±1.77 8.18±0.98 B组 35治疗后 6.04±1.19a 8.71±1.35a 6.40±0.69a治疗前 10.53±1.84 13.42±1.47 8.81±1.35 C组 35治疗后 6.21±0.49a 7.93±1.32a 6.35±0.54a治疗前 11.20±2.54 14.14±1.42 9.10±1.11 D组 35治疗后 6.23±0.75a 7.98±1.27a 6.47±0.64a

2.4 成本-效果分析

4种方案的成本比较,A组最低,C组最高;经比较发现:B组与A组相比,治疗成本高,且效果差。C组与A、B、D组治疗成本有明显差异(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成本-效果比综合考量,A组成本-效果比最低,从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案D与治疗方案A相比,每增加一单位效果只需多花费17.91元。见表6。

表6 4组患者成本-效果比较

2.5 敏感性分析

假设挂号费及检测费上涨10%,药品价格下降10%,其他费用保持不变进行敏感性分析,其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基础分析结果较为稳健。见表7。

表7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T2DM病程长,控制不佳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且降糖药物种类多,价格不一。因此,通过药物经济学筛选安全、有效、经济的T2DM降糖方案极为重要[8-9]。研究遴选的T2DM降糖方案(二甲双胍分别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组、阿格列汀、达格列净)是本院临床用量较大,且药物联合使用频次较高的治疗方案。对于T2DM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单药二甲双胍控制无效后推荐双联口服降糖药治疗[2]。

研究显示,4种临床常见降糖方案均将血糖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阿格列汀、达格列净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1%、82.86%、94.28%、97.14%;人均治疗成本分别为382.03元、420.39元、898.29元、586.77元;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4%、14.29%、2.86%、5.71%;各降糖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45元、5.07元、9.53元、6.04元。方案D的有效率最高,方案A成本最低,方案C、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降糖方案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敏感性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而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降糖方案的有效率最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角度分析,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降糖方案相比,每增加1%效果只需要增加17.91元;为此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降糖也是不错的治疗选择。

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干扰因素较多,因此按照本研究的纳排标准能够入组的研究病例有限,使得本研究病例数量不多;此外,不良反应的数据是患者门诊随访时,通过询问患者而获得,可能存在遗漏情况。而随着医药政策改革的推进,药品厂家及药品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该研究的结果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为临床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降糖降糖药敏感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
何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瞳孔大,决策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