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最重要

2022-10-16 21:36蒋明玉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

○蒋明玉

1988 年,世界上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糖果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东西要放整齐,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科学家在幼儿园学到的,是基本的伦理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应该从小训练、逐步养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人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时时都在悄悄地发生积极的影响。对此,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一方面说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也容易沾染各种不良习惯。因此,从小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矫治他们的不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多年前就指出:“现在强调兴趣很多,但强调学习习惯比较少,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是很重要的,如做完题后进行检查、验算,找到错误要进行订正,再如加法要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要成为自动化的习惯。”可见,周教授非常强调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所包含的思维之丰富、严谨、细腻都要强得多。思维能力与科学精神的系统培养主要靠数学课程去承担。因此,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在学生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重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也是各门学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

总之,我们有理由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教育时期,教师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在强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依然要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关注习惯培养,研究和丰富习惯培养的内涵。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