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

2022-10-17 08:57戴立磊
河北中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普兰绝经期草酸

戴 炜 廖 梦 戴立磊

(1.湖北省荆门市口腔医院心理科一科,湖北 荆门 448000;2.湖北省荆门市口腔医院心理科二科,湖北 荆门 448000;3.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心理科,湖北 荆门 448000)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重要阶段,女性除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症状外,还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抗抑郁药及心理疗法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1]。已有报道证实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2]。但有报道[3]认为,抗抑郁药对绝经后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患者对副反应耐受性差,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更乐于接受非药物治疗[4]。我国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针灸治疗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5],且副反应低[6]。本研究采用电针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38例,并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北省荆门市口腔医院心理科门诊(20例)和住院(60例)治疗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0例(最终完成38例),年龄45~53岁,平均(48.68±2.28)岁;病程1~33个月,平均(14.34±7.69)个月。对照组40例(最终完成35例),年龄45~50岁,平均(48.51±3.32)岁;病程3~33个月,平均(13.77±7.24)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女性,围绝经期,且均符合西医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7],中医郁证[8]的诊断标准;24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17分;没有严重的自杀倾向;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干扰试验评估的疾病;有神经系统疾病者;在入组前3个月内有药物滥用者;共患酒精和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方法过敏者;既往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无效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或计划妊娠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88),起始剂量5 mg晨服,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最大不超过20 mg晨服。可酌情使用改善失眠的药物,如右佐匹克隆等。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针刺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 mm×40 mm,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百会、神庭逆督脉循行方向针刺,四神聪向百会围刺,印堂朝鼻尖方向针刺,平刺进针,平补平泻,得气后,神庭—印堂、四神聪连接电子针疗仪(SDZ-Ⅱ型,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选择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HAMD-17[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围绝经期健康状态评估量表改良Kupperman量表[10]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9]评分。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2组HAMD-17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在时间效应、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HAMD-17评分比较 分,

2.2 2组HAMA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HAMA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PSQI评分比较 分,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0%(4/40)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退出2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2.5%(5/40)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坐立不安、头晕,退出5例。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分泌失衡有关。抗抑郁药物仍然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艾司酞普兰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抗焦虑、抑郁的双重作用,且对胆碱能受体、组胺受体等无抑制作用,对抑郁发作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潮热等症状,且副反应较少,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治疗缺乏信心,担心药物副反应,存在抗拒心理[11]。

围绝经期抑郁症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郁证”“不寐”等范畴[12],其发病与肝、心、肾关系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气渐衰,精亏血少,冲任不足,天癸枯竭,导致绝经。《灵枢·本神》云:“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肾藏精,主志,围绝经期女性肾精不足,神志无主,则会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调和。又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脑相济,心脑共主,故心肾相交,脑髓得养。而肾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肾不交,脑髓失养,神明失用,则精神不振,情志抑郁。肝主疏泄,喜条达,调情志。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而围绝经期女性肾水渐亏,母病及子,肝失所养,疏泄不及,气机郁结,导致情绪低落。《景岳全书》载“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总之,肝、心、肾对七情的调摄失衡在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3]。针灸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神志类疾病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11]。《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景岳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各脏腑器官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头部腧穴进行针刺,并连接低频脉冲电流增强穴位刺激,可起到调任通督、宁心疏肝的作用。百会、四神聪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神庭可镇静安神,主惊悸不得安寝(《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印堂位于两目之间,重在调神。诸穴合用,养心安神,切合病机。有研究表明,针刺四神聪、百会穴可有效提高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14],提高睡眠效率,改善认知功能[15],且对改善睡眠、焦虑及调节内分泌均有一定的疗效[16]。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除典型的抑郁症状外,多伴有焦虑、失眠以及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及4周,2组患者HAMD-17、HAMA、改良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HAMA、改良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4周,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证实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电针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但联合治疗对患者焦虑、睡眠及躯体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佳,且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与国内一些研究结论相似[17-18],其原理可能为针刺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水平、相关信号通路表达以及拮抗神经元凋亡等[19]。且电子针疗仪有多组输出,能同时对多名患者使用连续波进行治疗,方便实施规范化治疗,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以及睡眠、躯体障碍。但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偏少,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改善方案,增加样本量,观察远期疗效,以及患者的复发率和依从性。

猜你喜欢
普兰绝经期草酸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治疗效果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神奇的“艾司”
草酸与钙会发生反应小葱拌豆腐搭配健康吗?
围绝经期女性拥有良好心态很重要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