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

2022-10-19 16:47胡建新
中华魂 2022年8期
关键词:时时黑天鹅责任意识

文/胡建新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指出:“百年变局,一件事一件事出来,一会儿灰犀牛,一会儿黑天鹅。对变化莫测的形势要有一种底线意识、危机意识”,“有位革命前辈曾说过这样的话,‘时时放心不下’。我听了很有共鸣。”

“时时放心不下”,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6个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彰显了我们党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里、置于头顶的初心使命。可以说,时时放心不下是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砥节砺行,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勇毅笃行,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慎思敏行。

时时放心不下,既是一种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也是一种担当精神、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要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他说:“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事怎么办?”粟裕同志在淮海战役期间,经常衣不解带、夜不成眠,曾连续7个昼夜不睡觉,后来美尼尔氏综合症发作,仍放心不下战事而带病坚持指挥;焦裕禄同志看到群众吃不饱穿不暖而心如刀绞,看到风沙盐碱地没有治好而心急如焚,弥留之际还放心不下麦田长势,让人把麦穗拿到病床前看了又看、问了又问;林俊德同志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核科学事业,罹患绝症、生命垂危时仍放心不下研究课题,坚持在病床上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人民领袖和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为我们树立了心系国家兴衰存亡和人民安危冷暖的光辉典范,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躬身践行。

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就要胸怀“国之大者”,把各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种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无时不在,需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操心尽责的事情可谓千头万绪、层出不穷。当务之急,就是要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应当看到,在疫情持续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受到影响,广大党员干部尤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摆到最重要位置,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心尽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做到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要从一件件具体事、细小事做起,把对群众的关心爱护贯穿于党政机关的议事日程和日常工作中,体现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每一件急事、难事、愁事上,把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就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勇敢担负起保安全、促发展的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和见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锐,培养“察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洞察力和“挽狂澜于既倒之时”的决断力,及时发现、科学研判和果断处置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保持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牢牢把握安全发展的主动权。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判预警,采取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和可操作可持续的举措,办实事而不图虚名,求实效而不尚虚谈,创实绩而不做虚功,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位领导干部担任主官后,坚持24小时不关手机,一有情况马上决策处置;每逢节假日,都要到基层察看实情、掌握动态。他常说:“天天想着出事,往往不会有事;天天觉得没事,往往就要出事。‘群众过节’,就是‘领导过关’;要用领导的‘操心指数’、‘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倘若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有这样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警醒姿态和敬业精神,就不怕“黑天鹅”、“灰犀牛”等意外事件发生。

“正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只有“时时放心不下”,才能“事事安然无恙”。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黑天鹅”、“灰犀牛”和“回头浪”、“拦路虎”,但是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甘于夙兴夜寐、枕戈待旦,勇于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善于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安全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时时黑天鹅责任意识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时会觉得痒?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黑天鹅
都市度假屋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要有礼貌
市场突遇黑天鹅机构 继续减仓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丁当黑天鹅华丽变身双面女神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