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

2022-10-19 08:18吴凡
大众文艺 2022年19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华思政

吴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丹阳 2123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处于现代技术更迭,网络媒体大发展、大转型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各种问题错综复杂,高校学生获得思政信息的媒介更广泛,渠道更丰富,同时是各种矛盾冲突的爆发期,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高校思政课改革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重塑高校思政课的新面貌,在新媒体时代广泛传播的效应下,寻找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教育路径,是值得探索的。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信息智能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也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和工业革命时代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交往方式也在悄悄变革,信息革命让丰富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及,让学生享受足不出户也能线上学习便利的同时,相应的也承受着来自网络的负面消息的冲击。如何发挥新媒体时代的长处,减轻技术革新可能的消极影响,聆听学生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挑战思政课的全面性和延伸性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的全面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室的课程高校思政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表现在与学生所拥有的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谁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之间的较量。这种能力的较量不仅在于教师拥有足够庞大的知识体系或生动贴近学生的教学模式,也体现在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网络平台,汇总整合有效资源,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否则教学与时代脱钩与先进技术脱节,会给学生造成思政课离现实生活遥远的错觉。

新媒体时代资讯和信息是无孔不入的,虚拟性、隐蔽性的特征,使得庞大的数据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相比之下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长的情况下,想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构建,以抵御新媒体可能带来的思想入侵,是思政课始终面临的挑战。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对社会的认识浅薄,对社会现象的产生缺乏本质思考,一则热点新闻或者短视频就可能刷新学生尚在健全的三观。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辨别信息真伪,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的题中之意,也是新媒体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人们通过手机屏幕,躲在对话框背后交流,性别、辈分、职业、年龄等身份要素被弱化,久而久之也习惯了线上无差别地交流,并且在潜意识里认为线上是虚拟的、匿名的,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言论的。这种及时同步获得关注点赞等反馈的时代特征,满足了青年学生渴望被关注、希望被认可、盼望被重视的心理特征。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如何提升与学生的沟通成效,缩短和学生之间的代际差异,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的需求,是高校思政教师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的。

(二)挑战思政课的权威性和正统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具有碎片化、即时性的特征,讯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纸质教材的更新,从编写校订到出版刊印,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让高校老师和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对等,时间同步,可以搜索到的知识范围相近,如果思政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就会给学生造成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不相适应的错觉,给高校思政课的先进性带来挑战。加之西方文化入侵,文化输出和舆论洗脑无孔不入,不一样的声音时刻挑战思政课的权威性。未来的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一代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思政教师要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不遗余力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向校园渗透。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编辑者和传播者,猎奇心理导致新奇的观念很容易抵达学生的头脑,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也因为生活经验有限,缺乏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容易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学生乐于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方式接收讯息,但同时注意力容易被年轻化、低龄化、趣味化的内容吸引,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对文字的“不耐受”,并在无节制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养成“即时满足”的行为习惯,对帮助学生构建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深刻而具有批判精神的逻辑思维,系统化专业化的学科体百害而无一利。智能终端的普及使高校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形式愈发交互,思政课的“话语独享、独白特质以及以集体主义、社会本位为核心的传统话语体系被逐渐消解”。思政教师应当主动出击,专门针对学生模棱两可的问题,或者网络媒体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背离却备受热议的观点进行澄清,对历史虚无主义或反动言论进行抨击,引导学生了解事实真相,走出误区,提升思辨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

从意识形态层面看,经过编辑而非绝对真实的文本影像,或被精心包装的内容,会对辨识能力尚在完善的学生造成影响,容易跌入骗局甚至是被洗脑。而这种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学生如果一旦思想偏激就可能形成直观或片面的理解,对思政教师所传授的理论产生怀疑,挑战思政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官方媒体,紧跟时代发展大势,明确时代赋予的责任。

如何保证思政课的核心地位,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基本的政治定力,是高校思政课需要面对的时代之问。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是思政课构建话语体系的更高要求。作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校园主阵地,如何“对症下药”提高教育的精准度,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新一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克服的难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和高校思政课结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高校思政课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要以传统文化为“救命稻草”或“灵丹妙药”,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历史观,去观察社会现实的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搞僵化主义,新媒体时代可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为青年群体所喜闻乐见的主题风格,但是要保有底色和底线,要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世界越是动荡、时代越是变革,我们就越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时度势的优秀品格,因时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发挥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的战略定力。传统文化的理念、思想和主张,能否适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但是历史的鸿篇巨制包含着深刻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发展理论,经过科学化理论化时代化地凝练和升华,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完全可以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源泉的。

(二)思政课回答时代之问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性元素比如“外圣内王”的追求,“中庸”“和同”“民本”等人文精神的塑造,“仁爱”“孝慈”“诚信”“节俭”等道德规范的树立,都是高校思政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新媒体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高校思政课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应势而动,在大机遇和大挑战中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思政课符合时代特征的需要拓宽创新路径。让思政课堂进头脑、进课堂,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灵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掌握青年特征、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个体学生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能动力量,自觉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驱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生生不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保持文化定力,保有民族特质,发挥强大的精神力量,必须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艰难困苦中凝聚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是实现现代化、开创新局面的制胜法宝。新媒体作为一种产业技术革命的时代产物,本身作为工具是中性的,但是一旦被政治所利用,就可能沦为“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工具,也就具有了‘非中性’作用”,高校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线上线下都应该占领,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使命,不仅要学会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好各种平台,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动,优势融合互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和高校思政课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隐性育人特色,提升思政课对学生的终身关怀,在长期实践中、践行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彰显传统文化隐性育人本色

新媒体时代学生缺乏对虚拟与现实关系的思考,在无序的碎片化浏览中,不利于培养连贯性文本的阅读习惯,在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面前自然缺乏深入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兴趣。沉溺于网络世界,对四季时令的变化无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的了解停留在虚幻的“剧本式”的剧情中,容易造成认知和社会现实脱节的普遍问题。

传统文化重视人伦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在时节的更替和光阴的流转中,让学生触摸到历史和现实真实的温度。高校思政课除了要凸显政治地位以外,还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到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渠道更加扁平化,大学生在线上的虚拟空间里获得了比现实空间更加充分的表达机会和更大限度的交流自由。高校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他们更加习惯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年轻人占移动社交用户的主流,自我展示、情绪宣泄等是网络社交媒体承担的价值属性。线下思政课中的人际关系,往往受多种“人设”的约定,学生在校园或课堂中不能实现对自由的追求。思政课作为线下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判断的主阵地,应该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给学生表达和发言的机会。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的想法,思政课才能更有针对性。在思政课堂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教育引领者和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需要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独立思考的能力。线下课堂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单一渠道,而应该弥补线上的冰冷感和距离感,成为学生情感交流、精神寄托、实践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思政课堂感受温度和关怀,找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二)发挥传统文化终身育人的长处

新媒体时代在“变现”“流量”的思维导向下,如何让学生树立长远远光,而不是只图眼前短视功利,是思政课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之一。中华优秀传统品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循序渐进涵养意志品质的特性。短视频的流行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很多学生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往往缺乏钻研精神,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传统文化显性和隐形特征,是长期主义对抗短视功利的成果,循序渐进和毅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行,锻炼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书法艺术为例,讲究字如其人,人亦如字,人字合一。形神兼备的书法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旨趣的重要途径,是思政课中不难能可贵美育素材。书法运笔过程中的“迟急”“区直”“藏出”“起伏”变化,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节奏和韵律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培养自制力和自控能力。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书法艺术,都是个体情感的表达,提按顿挫间把握时间的节奏,黑白布局间体会空间的平衡,感受个体生命状态的韵律之美。通过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探索坚忍不拔。

(三)突出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优点

部分思政课沦为形式和摆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课堂教学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高校思政课的庞大理论体系传递着国家意志,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学生习惯了线上实时互动实时得到反馈的交流模式,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参与度和实际操作,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学”和“习”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是实践哲学,“知行合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论和感悟都从“践行”中来。

从内容上看,要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能够将所学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和过去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可以和当今的国际时事热点相结合,或者和将来的时代发展大势如学生就业、创业的前景相结合,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解决学生的担忧和迷茫,才能提升课堂满意度,才能培养无惧风雨的时代新人。从方法上,要抓重点,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着重在热点问题或有疑惑的问题上用力,而不是重复初高中已经学过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升华思想境界,铸就优良品格。

结语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要求,扩宽育人途径,丰富美育素材。高校思政课应当勇担重任,把学生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华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