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形式 提升作业价值
——浅谈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2022-10-19 08:18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作业

陆 静

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能够顺利完成。为了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质量,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使作业设计能够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作业设计的个性化水平。作业设计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确保作业内容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保障作业设计策略能够顺利实施。

一、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核心性原则

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教学繁重,需要学生不断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学习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作业设计需要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融入作业中,使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设计需要将质量控制作为核心,注重“质”与“量”的把控,构建优质的作业形式,保证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的学习。作业设计注重类型的全面,再以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为目的,保障作业内容能够顺利完成。作业设计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使作业的价值能够发挥到最大化,使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兼顾,把握作业内容的核心关键。通过作业内容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预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保障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二)个性化原则

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控水平是不同的,需要注重数学作业布置的个性化,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展开作业设计。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个性化的原则,确保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探究,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作业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弥补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保障作业布置形式的有效性。个性化原则使作业内容具有可选择性,使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个性化作业可以使作业内容更加地开放,有助于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提高作业质量的设计水准。在个性化作业下,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不足展开学习,消除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保障数学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数学作业设计应具有明确的主题,便于对作业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分类,确保作业类型能够进行区分,便于个性化作业的展开。

(三)层次化原则

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合学生的差异对其展开训练,使作业层次划分更加地明确化,防止作业设计过程出现问题,保障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保障作业的难度适合,注重作业内容难易比例的搭配,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满足层次化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既要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做好知识提升工作,保障学生能够逐渐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能够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竞争,布置符合学生水平的作业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层次化作业设计能够解决学生的认知差异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四)多样化原则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降低数学学习过程的枯燥性,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水准。传统作业布置形式下,作业内容往往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扩展,因而需要对作业内容设计重新进行规划。多样性是作业设计的重要条件,需要避免同类型作业大量训练的情况,保障作业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作业内容设计需要进行合理安排,注重作业设计内容的划分,保障不同作业的内容形式能够穿插进行,通过作业类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迅速地完成作业,避免作业完成过程中产生枯燥情绪。作业内容需要注重题型的多样化,将相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题型进行展现,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展开学习,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使作业内容能够更好地进行呈现,提高多样化原则的应用水平。

二、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作业内容的难度需要适宜,防止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自信。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较多,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对作业的负担,使学生能够逐渐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数形结合问题,使学生能够养成数形结合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且具有降低数学解题难度的作用。同时,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记忆,如解决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类作业时,需要注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口诀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公式应用方法的理解,借助公式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过程的趣味化程度。通过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赋予作业内容更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优化作业设计形式

作业设计需要具有良好的形式,将数学知识以作业的方式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教师需要认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发挥作业内容的巩固作用,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程度,保障作业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作业设计需要以教材为依据,不能偏离教材内容的要求,将课后练习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保障学生能够快速地完成作业,提升作业设计的基础内容。同时,需要做好作业内容的拓展工作,注重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多种类型,保障作业设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作业设计形式更加地丰富。作业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例如:在作业中融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商品打折、图案设计等,利用关系式、不等式等对方程进行求解,让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案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而且,学生可以对作业内容进行选择,挑选自身的薄弱方面展开训练,使作业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作业设计的多样化程度,逐渐对作业设计形式进行完善。

(三)提升作业内容价值

高中数学作业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价值,确保内容设计的完整性,使作业设计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作业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需要对作业内容方面引起重视,促使学生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实现良好的作业设计基础。一方面,作业内容应具有较强的覆盖面,包含数学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通过作业内容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数学知识形成有效记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采用多向思维进行思考,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素养的提升。数学作业的关键价值在于对知识点的巩固,并且结合一些数学问题展开分析,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教学效果能够展现出来。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渐发展,避免作业设计内容脱离课程节奏,保障作业价值能够迅速实现。

(四)注重作业设计质量

高中数学学习的负担较重,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提高作业内容的内在价值,适当地对作业内容进行安排。在传统作业形式中,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作业对学生展开训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造成学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具有必要性,符合当代减负政策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掌握作业设计的核心,使作业内容逐渐趋于完善,通过作业设计质量来取代数量,保证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为了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作业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作业设计的典型性。选择典型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对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展开训练。第二,确保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对作业内容进行精心策划,使作业内容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展开布置,提高作业与数学课堂的结合程度。第三,提升作业设计的全面性。作业内容需要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覆盖面,防止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产生遗漏,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全面展开,保障作业设计的质量。

(五)赋予作业实践意义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具有实践意义,将生活问题融入数学作业中,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作业内容能够基于实际问题展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知识需要回归生活,并且符合生活实际的要求,防止数学知识脱离实际,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高中数学中具有较多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作为作业后,能够引发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思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效果。对多数学生而言,对实际问题往往存在着较大困扰,无法掌握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的规律,甚至无法得到最优化的解题方案。实际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题型,采用大量的文字信息进行描述,在阅读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例如:高中数学中有着较多的实践性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识图、捕捉信息等能力,能够从曲线中筛选信息,如燃油价格变化、国内GDP变化情况等,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着眼点。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转换思维,从文字信息中确定等量关系,对解题关系式进行罗列,结合函数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

(六)完善作业设计层次

高中作业设计需要遵守层次化原则,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归类,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保障作业具有良好的层次变化。作业设计层次的划分依据如下:第一,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便于课程体系作业的布置,针对同一指示对学生展开训练,提高作业内容设计的有效性。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提高对知识的分析能力,保障数学作业的知识层次。第二,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遵循由浅入深的作业布置原则,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数学作业具有难易程度的划分。作业布置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日常测验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对作业层次进行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保障数学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通过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逐步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

(七)做好作业审查工作

为了使作业内容能够发挥作用,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审查,确保作业质量能够过关,提高作业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作业内容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数学知识具有巩固能力,保障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知识,增强数学知识的审查效果。同时,需要确保作业内容与课程的匹配性,充分发挥作业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提高作业设计的可靠性。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学生能够迅速地完成作业,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便于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进而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例如:作业审查过程中,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批注,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形式,确保作业的优化设计水平。通过对作业内容进行审查,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督促,针对学生的不足展开训练,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提高作业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推进作业内容的审查力度。

(八)明确作业设计目标

作业设计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避免随意对作业进行布置,否则不仅会增加作业的数量,还会影响到作业设计的效果,甚至出现学生应付作业的情况。作业设计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使作业内容与教学过程能够相辅相成。作业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够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练习,保障学生能够快速提高知识水平,使作业布置与课堂具有连贯性,保障作业设计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若不能掌握明确的目标,将会影响到作业的布置与实施,对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阻碍作用。教学目标对作业的布置具有引导作用,确保作业设计符合实际教学状况,提高作业内容设计的精准化程度,保障作业内容之间可以有序衔接,使作业设计目标具有可行性。

(九)发挥作业功能特性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功能特性的分析,保障作业能够发挥出教学功能。首先,需要与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作业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通过作业对数学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其次,需要确保作业内容的合理性,构建丰富的作业类型,避免作业内容过于单一化,导致学生对作业逐渐失去兴趣。而且,作业设计应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最后,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的完成需要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应注重作业量方面的取舍,同时做好作业内容的反馈工作,对作业完成情况展开分析。

(十)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作业内容较多的情况,需要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保障作业完成的效率。数学科目的考试时间有限,通过作业完成效率的训练,能够缩短学生解题花费的时间,保障学生能够快速完成作业。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审题的效率,能够抓住数学问题的关键点,合理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地灵活,同时提高解题方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错误的解题过程,影响解题思路的正常判断。其次,需要分清数学问题的难易,优先解决简单的问题,降低难题对作业完成效率的影响,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放弃,合理对作业时间进行分配。最后,需要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规定作业的完成时间,对解题速度进行把控,养成又快又准的解题习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需要对作业进行合理设计,通过作业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设计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完成作业目标,提高作业的完成效率。同时,需要做好审查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快速地完成作业,保障作业设计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作业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解题勿忘我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