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读写教学方法探究

2022-10-19 08:17林飞红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课本整体

林飞红

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而言,读写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英语读写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读写能力是众多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种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读写教学,在实践应用的过程教师要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作用及其基本教学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通过梳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英语读写教学的基本思路,明确教学创新改革的方向,结合当前小学英语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教学方法,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从宏观视角出发优化整合课本教学资源,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后融入日常学科教学活动中去,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确定各课时教学主题,科学划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与进度,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升整体授课效率和质量。在传统英语读写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大多根据课本教材章节的划分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逐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单元教学的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但是就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看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而言,课本知识内容相对较为分散,大多以零碎的基础知识为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授知识,忽略了从单元整体视角下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势必会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系统的认知结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突出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的构建作用,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应认真梳理单元知识点,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随着课程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逐步引领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在实践与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的读写授课过程中,融入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桎梏和限制。这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单元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设计,改变传统授课过程中单一以学科逻辑思维为主线的课堂组织模式,更有助于从语言能力系统发展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也给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善于发掘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并结合小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整合。另外,单元整体教学方式的设计真正做到了将教学主题与学习话题进行有机融合的基本教育要求,突出了学科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教学引导和学生互动参与的课堂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的高效和开放,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三是有助于学生构建语言知识系统。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可以在单元学习总目标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反馈情况制定出细化的课时教育目标,围绕学生语言能力发展需要制定逐步深入的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摒弃传统教学“教教材”的问题和不足。在落实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时,教师并不是按照课本教材的内容分布情况对学生实施灌输教育,而是基于一种平等互动的对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语言知识体系,并将其中所隐藏的语言组织、语言内容具化为文本输出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养成教育,从而更好地形成语言知识系统。

四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学科价值。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自身角色定位也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者逐步向组织者和参与者方向转变。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实践与运用中得以锻炼和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转变可以为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互动创造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教学过程不再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教学,而是基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充分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师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育人作用。

二、 单元整体理念教学要求及读写教学基本流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英语课堂中主要是以课本单元内容为教育基础,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科学规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课本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契合性。在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后,教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征以及本单元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对教学活动进行细化和设计,确保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互动,保障课堂学习任务和教学主线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计划时,应注意关注学习任务的合理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开展,在单元学习计划和各课时教学任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完成各项细化目标。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科学平衡读写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况,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为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推进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小学生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一实际学科特点也使得日常教学工作面临着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筛选,科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助力学生逐步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基于以上教育背景,教师在推进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活动时要立足小学生的认知,增加单元学习主题的情境,确保教学过程既具有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知识的连贯性,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注意力。鉴于此,老师可以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的内容充分发掘各课时教学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渗透单元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写学习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反馈情况,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实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引领学生在逐步深入的课堂学习中逐步强化应用能力和读写素养。

(二)单元整体理念下读写教学基本流程

1. 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方案的整合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计划时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单元知识内容,并依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制定符合教学实际现状的单元学习计划,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为有序推进单元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英语读写教学的设计要将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划分为多个细化的学习任务,分布到日常各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去,便于小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细化的知识要点设计中也应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情况逐步加大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设计与学生学习现状的契合度。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要科学平衡各课时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也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征,提高学生对读写内容的掌握能力。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之上,针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细化教学活动内容的层次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的不同提出优化设计的举措,鼓励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明确单元目标的引领下,借助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课堂逐步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优化单元教学设计。

2. 明确课时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之后要进一步细化课时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现行课本教材资源中Listen and read部分的内容是课本文本阅读的重要载体。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读写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完善课内教学互动的设计,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在积极互动的参与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读写能力。在细化的课时内容设计环节,教师要加强对Listen and read部分的教学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点词汇、短语以及句型的有效教学,帮助学生深入解读阅读文本内容,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学习策略。另外,针对Listen and read部分的内容也要结合学生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生成,基于学生学习体验进行拓展运用,鼓励学生借助课堂笔记的方式对整节课时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在完成上述教学互动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围绕课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读写练习和实践,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指明精确的教学方向和细化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又如,在引导学生解读阅读文本内容时,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同时也要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读写应用能力。

3. 引入导学问题

导学问题的设计是指引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年龄因素的限制,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相对较弱,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的读写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根据以往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能力的导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内导学问题的引领下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内学习活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性的启发问题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活化学生语言学习思维,奠定良好的读写学习基础。例如,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阅读感悟学习活动,在英语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渗透跨文化学习的意识。借助阅读材料带领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学生读写实践中能够有所体现,避免中式英语问题的发生。另外,相较于传统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读写课堂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特征。教师在导学问题的设计和规划方面也应当突出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逐步递进的导学互动中突出读写课堂教学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脉络,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在当前外研版的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学习主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练习指明了方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巧妙运用各单元主题连接单元知识要点,在单元主题线索的贯穿下实现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桥梁作用。为此,在具体教学应用时教师可以将单元学习主题作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教学载体,将课本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多元化的实践学习活动。在创设读写学习情境时,教师要立足课本教学资源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积极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仿照课本中的句型问答进行练习,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强化课内学习的体验。

5. 发展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最终目的。立足新时代教育背景,教师在开展读写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最终学习质量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语用能力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从语言技能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语言构建能力。在学习课堂中,围绕学生实际阅读学习现状进行文本深度教学,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在内化与吸收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语言基础。例如,在学习Unit 5 Free time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然后带领学生初步学习课本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如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Play the piano/Ride a horse/Fly a cat等。在讲授单词和短语的过程中,可以辅助一些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短语。最后基于有效课内学习的过程,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实践练习,在语言运用和对话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单词和短语含义的掌握程度,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之间的有机关联。

三、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读写教学实践策略

(一)整合单元内容,明确读写目标

在日常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课本中各单元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知识点分布较为分散,但同时这些分散的知识点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推进读写教学的课堂中,从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优化课本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为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和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按部就班的授课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学生语言能力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基于此,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读写课堂中,教师就要基于小学生学习认知实际情况,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和选择,围绕既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剔除课本中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内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科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具体读写教学课堂中,可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主题和重点课程分布情况,前置性的预习活动中明确后续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教学进度的设计,按部就班地推进生词、短语、句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课时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前两节课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增加对话学习和阅读板块的内容,指引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用能力进行读写输出,在实践与运用中发现不足并进行梳理归纳;第四课时的教学针对上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优化补足,并将读写能力集中为写作技巧进行锻炼和输出训练。借助这种递进式的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单元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入浅出的实践练习中理清语言知识的脉络结构,科学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读写兴趣

在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方式推进读写教学活动时,强调学生语言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情况。作为一门日常语言交际类的学科,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对话场景和应用情景的再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核心本质在于透过阅读文本内容深入了解掌握单词、短语以及固定句型的用法和场景,并在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用法应用到自己文本输出的实践之中,在完成输入到输出过程转化的同时带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步提高,充分体现读写教学相互促进和辅助的价值。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落实读写教学活动时,要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创设具体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自然的情感流露,并借助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在读写转化中提高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英语课本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这一实际课程教学特点,教师就可以从生活化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距离的同时,在具体语境中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促使学生在读写练习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例如,在学习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单元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When question类型的特殊疑问句,并具备Talk about dates and ages的能力。针对对话练习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自己生日经历出发进行对话练习,在熟练掌握课本对话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对话内容和形式,在具体情境的对话事件中,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

(三)推进任务教学,培养读写能力

在以往小学英语读写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但是语言输出能力薄弱的情况,不会读、不敢读、无话可写等问题较为突出。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语用能力较弱,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输出和表达。基于这一实际教学现状,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出发增加课内学习任务,借助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首先,在课前导学环节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定的前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明确阅读学习的重点,为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和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基础。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增加递进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不断探究,在实践与分析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最后,基于上述有效的阅读学习输入,教师可以进一步突出单元学习的主题,为学生设计符合学习能力的写作练习活动,将英语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地融合,在写作输出的过程中检验学生阅读输入的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搭建读写支架,培养核心素养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英语读写教学活动,其基本教学活动需要建立在单元学习内容模块之上,紧扣单元学习主题进行语言锻炼和实践学习活动。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发掘课本教学内容的教学作用和价值,借助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支架作用搭建学生读写输出的基本框架,在实践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学习契机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感受出发进行写作练笔,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学习感受,使学生在这种延伸拓展的写作活动中加强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结束单元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写作输出的兴趣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调动。此时教师可以围绕既定的学习任务开展写作实践活动,明确写作的练习要点,结合学生阅读感受和想象落实单元练笔学习的目标。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课本中的文本内容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写作范本,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些优秀范文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引领学生对其写作方法、语言运用技巧进行解读和学习借鉴,从基础仿写入手,逐步拓展写作练习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逐步提升学生读写应用的能力,同时在反复的练习和仿写中强化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夯实课程学习质量。

(五)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单纯依靠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变化适时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秀课外读物,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英语写作输出不断积累素材。在现行的课本中,单元知识内容通常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章节知识彼此分离却又紧密相关。在课外拓展阅读的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对课内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一边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一边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在读写相互转化中总结语言输出和表达的技巧。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针对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学习感受,在学生互动交流中拓展学习思维,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 结语

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讲授教学之外,同时也要立足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求,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出发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和归纳课内所学知识,在实践与应用过程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此,为了最大化发挥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流程入手,围绕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课堂中有序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带动读写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课本整体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